本篇文章3197字,读完约8分钟

实体经济在国家经济中占据核心地位,其壮大离不开技术型人才的支持。因此,弘扬工匠精神,发展高职教育具有广阔的前景。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高职教育功不可没。高职院校并非“简化版”的高职教育,而是同样具备高职教育的优势,致力于培养具备高素质、高技能和高适应能力的人才。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在线教育形式层出不穷,对教育的影响也各有千秋。高职院校需要思考如何以开放的方式进行教育,并与企业的需求紧密结合。在云计算的大环境下,“微专业”的建设逐渐受到关注。“微专业”的出现,有助于解决高职院校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的问题,以及教学中存在的重教轻学等问题。本文旨在分析高职教育的教学方式,探讨微型市场营销专业的建设,为解决高职教育与企业需求之间的不适应问题提供参考。

微专业概述

“微专业”这一概念最初是由美国网络教学慕课平台EDX提出的,它指的是慕课平台为学生提供的针对特定专业的专业课程。完成这些课程并通过考试后,学生可以获得慕课平台颁发的专业证书。微专业是在主修课程之外,针对特定的学术领域、研究方向或核心能力设置的主要学科。经过弹性与系统化的训练,学生在某一领域具备相当的理论知识与实务技能。总的来说,设立微专业的目标是为了满足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方面的需求,提升某个方面的核心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增强学生的综合知识结构,提高他们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重点是要解决高校专业设置与新时代新发展下的企业需求相适应的问题。

2015年初,以MOOCS的方式,网易在线开设了“微专业”版块。在百科全科上,“微专业”是要对某个职位的主要知识进行提取,然后以一种有效、专注、快速的方法,经过5-10门以上的核心课程,就可以迅速地掌握某个专业的工作能力,让学生迅速地就业,弥补了所学专业和企业招聘的不相适应的问题。基于“大智移云”的用户互联网经验,提出了“微专业”模型,该模型符合时代发展需求,为职业教育机构培养具有职业资格的技能型人才开辟了新途径。该课程是对“网络时代”出生的孩子们的一种全新的教育方式,对其进行了有益的补充和改进。以“学以致用”为宗旨,有效地克服了“传统的教育方式不能满足企业和社会需要”的问题。为了拓展大学生的人格发展途径,培养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较强的适应能力的综合性人才,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我国部分高等学校纷纷设置了“微专业”。实践表明,实行微专业教学模式,既可以打破高职院校与高职院校之间的屏障,又可以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是一种非常值得在我国高等学校开展的实践活动。

高职市场营销微专业构建思路

市场营销微专业通常在第四和第五学期设立,市场营销系的同学们首先学完市场营销的基本课程,然后转入市场营销微专业的学。这样可以更好地将本系的学内容进行整合和消化。如果第四学期的“微专业”与原主干学科有重合,则可以学分互认,并鼓励学生主动报名参加微型学科的学。完成第四学期的显微系课程后,才能颁发微观系的毕业证明书。这一认证将使学生在学校和企业的工作中占据优势,尤其对于那些与学校有紧密合作的企业。在第五学期,同学们除了在职期间,还会利用零碎时间修读一些微型专题课程,以更好地适应当前工作,并为未来的事业发展找到突破口。非市场营销专业的毕业生也可以选择“市场营销微专业”课程,同时修读副系或第二专业。这既可以降低跨系学的费用,又能取得类似第二学位的证书。毕业后找工作时,他们将拥有两张证书(毕业证和微专业证),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提供更多选择。

校企共商微专业课程体系。“微专业”的设立旨在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精准对接,让学生在毕业后能够迅速适应职场,减少甚至避免额外培训或“回炉再造”的需求。这一目标的实现,意味着我国高校在制定“微专业”的课程体系时,不能再单方面决定,而是必须有相关企业的积极参与和深度合作。只有通过校企双方的共同探讨和研究,才能制定出既符合实际需求,又能有效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教学方案和操作方式。在“大智移云”的时代背景下,充分利用“微专业”的“所学即所用”特点,让学生能够进行碎片化学,这不仅能降低他们对知识的抵触感,更能激发他们的学兴趣和意愿。在这样的学方式下,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和实践岗位所需的各类专业技能,提升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同时,这种校企合作共同培养的模式,也让学生能够更加自信地步入企业,迎接岗位的挑战。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正是企业所需,这无疑为他们打开了通往成功的大门。“微专业”的设立不仅有助于解决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兴趣和就业竞争力。只有持续深化校企合作,不断完善“微专业”的课程体系,我们才能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多元化师资队伍的打造。提升高校学生综合素质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为此,各教育机构纷纷开设微型教育项目,并邀请业内顶尖人才参与其中。这次,通过与业内专家和学校老师共同合作,制定出一份科学、合理、实用的教学计划,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一方面,通过节假日到企业任职培训,让学生了解岗位所需的技能和素质;另一方面,在课堂上引入实际企业案例进行剖析解答,使老师们具备“双师型”素质,同时锻炼一批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此外,邀请企业专家到校园任教,开展师资培训、远程教育等方式,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运用“双导师”培养模式,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做到“两面沟通、互相借鉴”,共同推动微型行销专业的发展。在建设师资方面,除了业界的专家、企业的介入,以及学校的专职教师的协助外,还要充分吸收一些有关政府部门的建议,对大学生的就业、创业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指导。

教学过程对接企业项目。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企业需求的多样性与日俱增,这对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早期微专业课程系统的建立,到后来的项目引进业界的专家和企业人员,都反映出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对教育教学的深入参与。这种模式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企业需求,也能让他们在实际工程项目中掌握专业知识,提升自身能力。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企业和对专业知识的认识,我们将企业的工程项目引入到特定的课程中。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在理论学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工程项目进行实践,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同时,这也为企业工程提供了有益的建议,促进了校企间的良性互动。本课程的期末考试分数分为在线学和企业实践两个方面。在线学部分主要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企业实践部分则侧重于检验学生在实际工程项目中的运用能力。这样的考核方式旨在全面评估学生的综合素质,让他们在理论学和实践操作中找到平衡,从而更好地适应企业需求。将企业工程引入教学流程,可以使课程内容更加合理,课程任务更加接近企业生产实际。这种贴近实际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提前熟悉企业环境,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同时,它也可以顺利建立起校内实训基地,为同学们提供一个稳定的实岗位,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不断提升自己。在未来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探索和实践这种模式,以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和企业。

自2020年起,受到“互联网+”的冲击,职业学校开始启动网络课程,并有效整合优质资源,帮助学生形成自主、自律的在线学惯。同时,高职教育机构也认识到传统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脱节,开始寻找解决方案。作为一种新兴学科,“微专业”的出现为“双导师”教学模式指明了方向,为企业培养合格人才提供了可能。微专业是一种新型教育方式,它兼具实践能力和雇佣性质,并获得社会认可的教育效果。在制定人才培养计划、设置核心课程、安排教学过程、学分确定和认证等方面,都需要认真考虑,并深入研究如何构建健康的“微专业”职业导向教育生态。

作者:张志军,伍烨,万欢,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高职院校市场营销“微专业”课程构建探究

地址:http://www.rm19.com/xbsy/63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