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55字,读完约4分钟

在可追溯性方面,快速分离病毒株,快速鉴定病原体,共享病毒全基因组序列,为国际社会和世界各国科学家开展新型冠状病毒研究、诊断试剂开发、药物筛选和疫苗研发提供了条件。

在可控性方面,大数据用于准确的疫情防控,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方法用于预测、分析和判断COVID-19肺炎疫情发展趋势,为疫情防控提供科学参考。

在下一阶段,科学研究主要集中在:

首先,把疫苗研发作为重中之重。在确保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基础上,按照准确、快速、高效的原则,全面推进灭活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重组蛋白疫苗、流感病毒减毒载体疫苗和核酸疫苗等五条技术路线的疫苗研发。

二是以检测技术研发为重中之重,加大突破性和突破性技术研发,加快研发检测时间短、灵敏度高、检测条件和环境相对宽松的核酸快速检测产品,进一步提高我国检测试剂的性能。

第三,加快抗体药物的研发。继续推进抗新型冠状病毒全人类单克隆中和抗体药物的研发,具备成熟的临床前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基础,产业化转化成功率高,快速进入临床研究,加快新型冠状病毒抗体药物的临床评价。

第四,继续推进病毒病原学研究。加强跨学科整合,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围绕病原学、病毒溯源、病毒变异等研究方向继续深入研究。为阐明病毒的致病机理和传播机制,加快药物和疫苗的研发,制定准确的防控策略提供支持。

科技部部长:把疫苗研发作为重中之重 加快推进抗体药物研发

构筑国家生物安全防线:进一步加强生物安全技术部署

问: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风险是关系国家安全与发展、社会整体稳定的重大风险挑战。从加强制度建设和化解未来风险的角度来看,科技界应该在哪些领域加强布局和投资?

答:科技部一贯重视生物安全科技,把生物安全放在科技发展的首位。结合COVID-19肺炎疫情,科技部将进一步加强生物安全技术部署,构筑国家生物安全防线。

首先,提高支撑能力。结合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和“十四五”重点任务布局,加强生物安全、重大疾病等重大科技项目部署,力争突破一批制约我国生物安全能力发展的关键技术和装备,全面提升国家生物安全技术水平。支持能力;进一步完善与生物安全相关的国家生物信息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布局,推进核心关键技术突破和基础平台人才队伍建设,系统提升科技支撑国家生物安全保障国家生物安全的能力。

科技部部长:把疫苗研发作为重中之重 加快推进抗体药物研发

二是加强技术储备。注重生物安全的关键科技需求,加快病毒病原学、免疫学等基础研究,以及传染病防治和重症治疗等临床研究;我们将增加快速检测产品、广谱抗病毒药物、干细胞临床治疗、急救医疗设备和防护设备的科技储备。

科技部部长:把疫苗研发作为重中之重 加快推进抗体药物研发

第三,完善应急机制。围绕传染病防控重大战略需求,加大投入,依托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各方优势科研力量,构建系统化科研体系,平战结合,建立快速反应机制,确保战时快速生产一批实用技术产品。

第四,加强生物安全管理。继续加强人类遗传资源管理,强化严格执法,及时依法惩处违法行为,提高法律震撼力;配合有关部门加快生物安全法和生物技术研发安全管理法规的颁布,构建生物安全全过程监管链。

“1+n”政策体系加强基础研究

问:为促进我国基础研究的高质量发展,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科技部门发布了哪些重要文件?今后将采取什么改革措施?

答:近日,科技部会同有关部门发布了《从0到1加强基础研究工作方案》、《新形势下加强基础研究的几项关键措施》、《加强数学科学研究工作方案》等文件,与此前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研究的若干意见》一起,形成了新时期加强基础研究的“1+n”政策体系。接下来,认真落实政策文件。

科技部部长:把疫苗研发作为重中之重 加快推进抗体药物研发

一是展望未来15年科学前沿发展趋势和国家重大需求,加强2021-2035年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中基础研究体系布局。

第二,全面布局各学科基础研究,倾斜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加强跨学科研究,促进跨学科融合,面向世界科学前沿,加强战略性前瞻性基础研究,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增强源头创新能力。

三是建立符合科学规律的基础研究管理模式,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科研自主权,加快资金使用“承包制”试点改革。

第四,完善基础研究多元化投资体系。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科技部部长:把疫苗研发作为重中之重 加快推进抗体药物研发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10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