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690字,读完约7分钟

新华社南京7月5日电:水清、岸美、业兴——江苏省南通市小康路绿色实践

新华社记者杨孙

近年来,江苏省南通市围绕生态保护与恢复开展了绿色实践。黑色和有气味的水体变得清晰和清晰,海岸线已经恢复给人们。绿色产业蓬勃发展,人们的幸福感和成就感大大提高。

南通狼山国家森林公园,景色宜人(6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杨磊照片

这条河平坦清澈

除了四类水郝河,其他河流一般都不如五类水,城市里到处都是又黑又臭的水体。2018年,一份水质调查报告让南通人难以释怀。

从事水利工作30多年的赵瑞龙是南通的一位专家。水质出乎他的意料:长江在城外汹涌澎湃,千年濠河在城中,水资源丰富的南通怎么会停滞不前?

“这里有107条又黑又臭的河流,治理是独立的。缺乏系统的解决办法和有效的促进机制是症结所在。”赵瑞龙了解到,中心城区有大量的破碎河流,处理陷入了“九龙治水,河流治水”的零散处理的困境。

如皋古庄社区是中国七大盆景流派之一的汝白盆景的发源地。当地人从事盆栽苗的生产和销售,把房子的前后变成了一个特色庭院,把“盆景”变成了“景观”(6月13日无人机拍摄的照片)。新华社记者杨磊照片

需要靶向治疗来诊断疾病。为此,南通确立了“系统思维、区域治理、精确调度”的新理念。从2018年起,将在濠河周围的78条河流开展治水试点。此外,水利工程智能管控系统还整合了主城区44个涵闸泵站,实现统一调度、联动和联合调整。

水清岸美产业兴——江苏南通小康路上的绿色实践

如皋市古庄社区居民王光明正在修剪树苗(照片摄于6月13日)。新华社记者杨磊照片

今天的文峰河鲜花盛开,景观栈道翻新;董浩河水质清澈,儿童玩耍,老人散步健身。两年前,这两条河都是断头河,有黑色的臭水和杂草丛生。随着这一变化,一个500米长的水下挡土墙,拓扑导流墙,作出了很大贡献。这项新技术使这两个地区的水系统畅通无阻,死水“活”了下来。

水清岸美产业兴——江苏南通小康路上的绿色实践

仅在8个月内,濠河周围的44条断头河全部与大型水系相连,45平方公里范围内的水系畅通无阻,均达到三级水质标准。赵瑞龙没有想到他的团队能够“带着问题进门,带着答案出门”。

经过两年的努力,南通中心城区16个城市的黑臭水体已被彻底清除,所有过水的地方都是风景名胜,成为系统治水最真实、最生动的写照。

在如皋花木市场,两名园丁正在修剪盆栽植物(6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杨磊照片

安·吕晶梅

生于江边,长于江边,但对于这条母亲河,“90后”范淼的印象很模糊,直到最近几年,长江的宏伟轮廓才逐渐清晰起来。

园艺师周从上海回到如皋,创办了活体园艺博物馆,并在那里修剪树苗(6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杨磊照片

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在南通主要城区的长江沿岸,修建了城墙,拉起了铁丝网。旧港口区、旧工厂区和破碎的社区参差不齐,切断了人与大河之间的联系。南通虽然是一座“江海之城”,但人们总有一种遗憾:“河边没有河,水边亲水难。”

水清岸美产业兴——江苏南通小康路上的绿色实践

范鹏住在崇川区狼山镇街,就在临江附近的五岳脚下。巫山地区是南通市南部狼山、君山、尖山、黄泥山、马鞍山及周边长江海岸线腹地的总称。曾经,五岳互不相连,没有河边生态走廊。此外,港口企业和沿江产业众多,粉尘、污水和噪声等污染使得生态容量日益紧张,“黄金海岸线”一度成为“生态伤疤”。

水清岸美产业兴——江苏南通小康路上的绿色实践

自2016年以来,南通启动了长江五山及沿江地区的生态恢复与保护工作,先后拆除了203家“散污”企业,退出港口货运功能,修复并腾空了长江沿岸5.5公里的海岸线,新增森林面积6平方公里。

如皋古庄社区是中国七大盆景流派之一的汝白盆景的发源地。当地人从事盆栽苗的生产和销售,把房子的前后变成了一个特色庭院,把“盆景”变成了“景观”(6月13日无人机拍摄的照片)。新华社记者杨磊照片

“把生产海岸线变成生态海岸线,把城市后巷变成城市客厅。”南通市狼山旅游度假区管理处副处长邵说。

现在,临江的五岳已经完全开放,恢复的14平方公里土地中有三分之二以上免费向公众开放。范鹏经常在周末带家人去狼山国家森林公园。他不仅可以开车去河边的走廊,看河上的蓝色波浪,还可以骑自行车或在森林里漫步,听山里的鸟叫。

水清岸美产业兴——江苏南通小康路上的绿色实践

如皋古庄社区是中国七大盆景流派之一的汝白盆景的发源地。当地人从事盆栽苗的生产和销售,把房子的前后变成了一个特色庭院,把“盆景”变成了“景观”(6月13日无人机拍摄的照片)。新华社记者杨磊照片

不仅人们更加亲水,而且港口的潜力也得到进一步释放。在新建的通海港区,记者看到码头上的工人工作有序,一排现代化的集装箱码头满负荷运转。“2018年,原南通港务集团集装箱分公司整体搬迁,不仅面积翻了一番,还停止了城市运输。”南通港务集团董事长石曲平表示,今年上半年,港区集装箱吞吐量达到65.96万标准箱,同比增长38%。

水清岸美产业兴——江苏南通小康路上的绿色实践

南通狼山国家森林公园,景色宜人(6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杨磊照片

绿色制造黄金。

赶上嫁接季节,王光明,一个古庄社区的居民,忙得抽不出时间。在他的院子里,大大小小的盆景或铁干树枝,或缠绕在一起,摆成千上万个姿势,等等。

他所在的如皋市古庄社区,是中国盆景七大流派之一的如派盆景的发源地。在当地人眼里,这些小树苗就是“绿色堤岸”。“我今年卖不出去,明年就能长满,收入会更高。”王光明告诉记者,他种植盆景的年收入在150万元到200万元之间。

水清岸美产业兴——江苏南通小康路上的绿色实践

两位游客在如皋花市挑选盆栽幼苗(6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杨磊照片

"‘千万不要富,要开始’是壮族人的梦想标准."古庄社区党支部书记朱说,盆景是古庄人走向小康的“摇钱树”。四年前,社区鼓励农民对门前的自留地进行景观改造,更新苗木,创建特色农家庭院,将盆景变成景观。2019年,古庄社区的综合旅游收入超过2.5亿元,每天接待游客500多人。

水清岸美产业兴——江苏南通小康路上的绿色实践

今天,古庄核心区已建成近300个特色庭院,并通过验收。记者在现场看到,一些庭院形成了亭台楼阁、假山流水、小桥流水的江南园林的微缩景观,而一些庭院则专注于盆景展示,精选的苗木要么是玲玲·空的《探海图》,要么是迷人而美丽的...漫步私家花园,真的是“一个庭院,一个场景,轻松的风景。”

水清岸美产业兴——江苏南通小康路上的绿色实践

南通市观音山街青龙桥社区残疾人科技园朱美兰修剪葡萄(6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杨磊照片

朱说,今后要继续以工业为重点,进一步改善居住环境,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实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小康。

一个孩子和他的家人在南通河边观光带骑车(照片摄于6月14日)。新华社记者杨磊照片

几名游客正在南通滨江观光带骑车(6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杨磊照片

近年来,南通花木盆景、湖桑、森林经济等绿色产业占地100多万亩,全市林业总产值达到211亿元,比上年增长5.93%。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曹志斌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水清岸美产业兴——江苏南通小康路上的绿色实践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10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