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473字,读完约6分钟
中国经济周刊|重庆报道记者何实
这座有着73年历史的钢铁厂被搬离了这座城市,留下的土地被规划用于商业和住宅用途。那么,原址的土壤需要处理吗?
毫无疑问,由于钢铁厂的性质,留下的土壤不可避免地含有氰化物、重金属、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其他严重危害健康的物质。要求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公司对土壤进行专业修复和处理。
同时,在修复和处理过程中,如果需要运输被污染的土壤,处理单位也应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的要求,避免对运输路线和目的地造成危害。
2018年8月31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规定,生产、使用、储存、运输、回收、处置和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有毒有害物质的泄漏、流失和扩散,防止土壤污染。
近日,《中国经济周刊》收到报道称,重庆钢铁集团搬迁后,重庆市在土壤修复过程中出现了污染土壤的非法处理。这一事件已经发生了三年多,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得到妥善处理。
成千上万的污染土壤被运到水泥厂倾倒和储存。
重庆钢铁集团原址位于大渡口区,是国家重要的军工钢铁生产基地。在今天的重庆,这已经是城市内环内的核心。
2011年,在环保搬迁计划启动几年后,在大渡口区生产了73年的老重庆钢铁厂被彻底关闭。此后,重庆钢铁厂旧址被规划为商业和住宅用地。
2014年,重庆渝富资产管理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土地拍卖赢得老重庆钢铁厂地块。眼神交流显示,重庆渝富资产管理集团有限公司的唯一股东是重庆渝富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2016年4月,重庆渝富盛兴土地开发有限公司(重庆渝富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子公司,现更名为重庆渝富土地开发管理有限公司)发布了重庆市大渡口区滨江老工业区葛老溪地块原址污染土壤修复治理招标文件,对该地块土壤的修复治理进行公开招标。
2016年5月,北京建筑工程环境修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建筑工程修复公司)中标。根据微信公众号《北京市建设与修复》发布的一篇文章,当年7月22日,北京市建设与修复局接管了重庆市仡佬族西地块原址的污染土壤修复与处理项目,该地块是目前最大的复合工业污染场地。文章还提到,待修复的土壤总量约为22万立方米,投标金额超过8700万元。
杨莉,重庆长寿区人,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在处理过程中,北京建筑工人将受污染的土壤运到重庆长寿西南水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寿水泥厂)的工厂进行倾倒和储存,造成长寿水泥厂附近的严重污染。
杨莉长寿水泥厂堆放的土壤,2020年3月30日。
李阳非常关心这件事,因为他的家乡在长寿水泥厂附近。据他说,附近的居民非常担心有毒土壤的积累。
杨莉向记者提供了“现场开挖土的最终处置方案”,其中详细描述了老重庆钢铁厂所在的仡佬族西地块污染土的几种处置方法。
规划中列出了5家合格的污染土壤处理厂,位于重庆市合川区和江津区,其中没有长寿水泥厂。
目前,记者还不确定该方案是否是北京市建设与改造局提交给重庆渝富盛兴土地开发有限公司的最终方案
杨莉了解到,在重庆钢铁厂老厂区存放和处理污染土壤时,长寿水泥厂没有审批程序和技术改造措施。2018年5月,原重庆市长寿区环保局(以下简称长寿区环保局)下发文件称,长寿水泥厂已将污染土壤存放在老的重庆钢铁厂,并予以制止,要求重庆长寿西南水泥有限公司水泥窑, 在项目未完成生产设施及相应配套环保设施建设、通过专家论证和验收并报我局(长寿区环保局)审批之前,不得用于开展污染土壤的协调处理。
杨莉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提供了长寿区环保局发给重庆大学的《环境影响评价意见批复》。批准信的日期为2017年6月。
根据批复文件,重庆大学此前已向长寿区环保局提交了《污染土壤协调处置技术研究审批表》,指出长寿水泥厂投资约3300万元进行技术改造,可以满足污染土壤的处置要求。长寿区环保局同意技术改造,并表示该项目只有通过验收测试才能正式投入运营。
然而,据李阳说,技术改造尚未实施,所以长寿水泥厂仍然没有能力处置污染土壤,并接受处置是不可能的。目前,大约6万平方米的污染土壤仍然堆积在工厂,这已经超过三年。
杨莉还质疑说,北京建筑工人于2016年7月开始在老重庆钢铁厂施工,将受污染的土壤运送到长寿水泥厂,但直到2017年4月,原重庆市环保局才对该场地的修复工程提出意见。那么,在施工方案被批准之前的所有施工和管理行为都被怀疑是非法的。
修理工作已经通过了验收。
根据杨莉给《中国经济周刊》的报道,根据重庆渝富盛兴土地开发有限公司的投标文件,本项目的施工工期为现场施工150天,场外处置215天,总工期365天。从2016年7月22日北京市建筑修缮工程开工典礼算起,本工程应于2017年7月竣工。
然而,据李阳称,该项目仅在2018年10月竣工,建设期被推迟了一年多。根据当地环保部门2018年10月发布的评估文件,从2017年4月至2018年9月,修复单位按照技术方案对小区内污染土壤进行了开挖、运输、筛选、修复和外运/回填,共开挖污染土壤247,321立方米,其中重金属污染土壤70,069立方米,高浓度有机污染土壤115,456.5立方米,低浓度有机污染土壤115,795.5立方米筛选出的重金属污染土壤经固化/稳定化修复检测达标后送江津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高浓度有机污染土壤和复合污染土壤运至水泥窑协同处置,低浓度有机污染土壤经化学氧化检测达标后回填。共清理并检测合格筛分石料52067.6立方米,场地内污染地块回填修复效果达到修复目标。
当地环保部门的评价文件也强调,本次效果评价仅针对重庆市大渡口区滨江老工业区葛老溪地块的改造。污染土壤的异位处置应按照技术方案实施,并在8个月内完成,之后应单独申请效果评价。
然而,据杨力报道,中国外运水泥窑协同处置的数万块污染土壤,仍堆积在长寿水泥厂已有三年多。
受污染的土壤将严重影响当地的健康环境,危及居民的健康,附近的居民对此深感忧虑。中国经济周刊将继续调查此事。
(假设杨莉是化名)
职责:姚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的版权作品必须经过授权,重印时必须注明出处。违反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重庆:水泥厂堆积了6万立方米的重污染土壤,附近的居民对环境卫生深感担忧。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1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