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002字,读完约8分钟
3月17日,海外累计确诊病例数超过10万,此后数据迅速上升。到目前为止,世界范围内COVID-19肺炎确诊病例总数已超过66万,其中中国已确诊8.1万例,这意味着海外已确诊58万例。疫情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蔓延,对中国一些依赖欧美市场出口的外贸企业和相关产业产生了重大影响。 为了弄清疫情对外贸行业的具体影响,《证券时报》今天推出了一系列调查报告,试图通过尽可能生动的案例来感受行业的真实冷暖。
“不要在这个时候想着赚钱!”
“我已经给人降价了,而你给我涨价了?我不打算按这个顺序赚钱。你知道西班牙疫情有多严重吗?你知道西班牙死了多少人吗?”听着电话那头贸易公司老板的问话,李女士忍不住发火了。"你知道纸箱的价格在未来上涨了多少吗?"你知道有多少电子材料涨价了吗?如果你是裸机,我会以上次的原价给你。你可以自己拿包装。"
李女士和李先生在深圳市宝安区从事外贸扬声器业务多年。目前,有一个数百人的小工厂,产品销往世界各地。“目前没有取消订单,工厂开工后仍然很忙,主要是处理几年前积累的订单。这些订单可能在四月中旬发出。四月以后的订单还没有登记。”
贸易公司提到的提价订单是西班牙客户的“翻身订单”,也就是老客户的订单。“最近,许多材料的价格都上涨了,比如纸箱,几年前价格上涨了10%以上。之后,它上涨了30%。我把这些涨价因素加到报价里,每一个都涨了两块钱,我的利润不变。”然而,该贸易公司不同意:“在这个时候,你不应该考虑你赚了多少钱。独自做这件事很好。算了,我会告诉你丈夫的。”
“你告诉我丈夫,我们的工厂还得生存。”李女士苦笑了一下。目前,他们最大的希望是在美国大订单。在早期阶段已经沟通了很长时间,并且已经向对方发送了几十个样本。最初的口头协议于今年7月提交。这个订单是固定的,全年的压力都减轻了很多。“如果像钟南山院士所说的那样,全球疫情能够在4月份得到控制,那么7月份的订单仍然很有希望。”他们密切关注全球疫情的最新发展。
“真正的危机只会在4月份出现。”
东莞张先生主要从事拉伸薄膜加工。他仍然加班到周六晚上8点才回家。“他从年后开始工作就一直很忙,主要是在年前下订单。毕竟,今年的工作起步晚,而且有很多积压。单赶上来了。”忙碌的另一个原因是,鉴于目前不确定的经济形势,他害怕招人。“现在他很忙,但是如果四月份之后没有一份工作,我该怎么做才能招到这么多人呢?”所以让这些人加班并坚持下去!"
从客户的订单来看,与几年前的订单相比,目前的新订单明显谨慎。“例如,有一个客户在一年前订购了1000卷和1000卷,但本周他只给了我订单。只有300卷。”这在有外贸业务的客户中尤为明显。对于外贸的长途运输来说,包装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并且使用了大量的拉伸膜,特别是在运输和集装箱包装时,很多层都用拉伸膜包裹,防潮、防水、防碰撞。然而,自COVID-19疫情爆发以来,对外贸易受到很大影响,这也间接影响了他捉襟见肘的电影业务。
张说,在他的工业园区,有几家工厂开始为4月份的假期做准备,因为没有订单。“真正的危机只会在4月份出现,每个人在2月和3月都会有事可做。”相对来说,他家的情况是乐观的,因为最大的客户是一家国内快递巨头,而这部分业务是正常的,这可以保证他的工厂的日常运作,而且工人也很少,”这可以持续几个月。我目前的计划是保持稳定。如果有一些客户支付周期很长,他们就不会接电话。我宁愿休息一下,留下一颗小子弹。”
(张先生所在工业园区的负责人表示,很多负责人计划在4月份开始休假)
前天催货,后天取消订单
服装外贸行业也是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根据数据,许多知名的快速销售服装品牌,如zara和hm,已经聚集在欧洲和美国。受COVID-19疫情影响,上述企业在全球范围内采取了关闭门店等措施,销售受到影响。
广东某外贸企业是欧美服装品牌的部分款式的合作伙伴之一。据记者了解,2月份COVID-19在中国的疫情比较严重,但当时欧美客户的订单基本正常,员工返岗问题是当时最大的困难,但都挺过来了。
然而,自3月中旬以来,欧美新确诊病例数开始激增,这些企业的经营状况开始急剧好转。一方面,欧美客户开始集中精力大量取消订单,甚至有些客户前一天催货,第二天突然取消订单。另一方面,一些没有取消订单的商品的支付周期明显延长,一些商品的支付周期直接从几十天延长到近一百天,进一步增加了企业的现金流负担。
作为对策,上述企业停止订购和提取所有上游材料,并采取了停止报关等措施。然而,由于之前订购了大量材料,他们仍然遭受了相当大的损失。更令人担忧的是,我不知道需求何时会恢复。许多原本忙碌的员工在公司里无事可做,企业已经建议一些没有生意的员工暂时休假。
出路在哪里?
受COVID-19疫情影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对外贸易都受到了影响。与日本、韩国等亚洲出口导向型经济体相比,前两个月对中国出口的影响更加明显。
据海关统计,今年前两个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为4.12万亿元,同比下降9.6%。其中,出口2.04万亿元,下降15.9%;进口2.08万亿元,下降2.4%;贸易逆差425.9亿元,去年同期顺差2934.8亿元。
以美元计算,前两个月中国进出口总额为5919.9亿美元,下降11%。其中,出口2924.5亿美元,下降17.2%;进口2995.4亿美元,下降4%;贸易逆差为70.9亿美元,去年同期顺差为414.5亿美元。
根据日本财务省发布的数据,2月份日本出口同比下降1%。
据韩联社报道,韩国工业、贸易和资源部及海关的数据显示,韩国2月份出口同比增长4.5%,15个月后由负转正,3月1日至20日同比增长10%,显示出口明显反弹。韩国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启动天数的增加。如果消除这种影响,2月份的平均日出口量将同比下降11.7%,3月份的前20天将同比下降0.4%。
如今,东亚经济体将面临欧洲、美国等地COVID-19爆发的冲击,外部需求将受到进一步考验。
至于出口增长可能出现的下行周期,华金证券预计至少会持续到2020年底。
华金证券的研究指出,根据2019年出口贸易国家的比例,中国对美国、欧盟和韩国等主要爆发地区的出口值分别占16.8%、17%和4.4%;从简单的猜测来看,至少40%的出口订单将明显受到疫情的影响,面临减产或延期。
华金证券认为,从中国对美国、欧洲和韩国的出口商品结构来看,前十大类商品的出口值占近70%。由于疫情的影响,预计出口需求将放缓或变得更加明显。相关商品的外商在2020年可能会进入一个困难时期,主要包括机电产品、电器产品、机械产品、纺织服装、杂项、家具用品、工业金属、塑料橡胶、玩具、车辆等运输设备。
针对外贸出口行业面临的困境,各级政府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此前,为稳定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国务院共提出了六项措施,包括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外贸信贷供给、实施延期还本付息等政策。受疫情影响大、前景好的中小型微型外贸企业可以通过谈判延期。广东、浙江等主要外贸省份也出台了一些措施,试图稳定外贸形势。
然而,这次外贸行业面临的困境是由全球COVID-19爆发造成的。与以往不同的是,如果海外疫情在短期内得不到有效控制,外贸需求方将继续受到冲击。
根据CICC最近的研究意见,海外疫情呈上升趋势,外部需求可能会进一步下降。稳定增长将主要依靠稳定内需的政策。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疫情冲击波丨国外客户前一天还在催货 后一天就取消订单…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12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