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18字,读完约3分钟

新华社杭州4月11日电:星星之火明天亮起——浙江诸暨股份订单帮助中小企业“热身”

新华社记者岳德良

“我们现在有口罩订单,但没有生产能力。我打算申请和购买生产口罩的设备。”

“市里有20多家口罩制造商。我建议你不要制作面具。您的订单可以与现有的口罩制造商共享。”

“然后每个人都会一起工作。”

"那我现在就把你拉进进口头罩制造商组,互相交流."

4月10日,在浙江省诸暨市布森服装有限公司车间,公司总经理罗宏平与经济信息局投资部干部杨洁敏达成了共享订单、合作共赢的意向。

为了应对疫情的突然冲击,诸暨布森服装有限公司在复工后进行了紧急改造,并购置了设备开始生产防护服。“由于多年积累的资源,我们的企业有很多防护服订单,而更多的中小企业没有订单。共享订单始于3月底。”

亲身经历过此事的杨洁敏告诉记者,有一天,兴城针织公司的负责人打电话给他,焦急地说,该企业有数百名员工,没有订单。这些员工应该做什么?接到申诉后,“我立刻想到了布森服装公司,该公司已经生产了防护服。信件部门与桥匹配。经过沟通和检查,两家公司决定分享订单合作。现在兴义针织已经正常运营。”

星星之火 点亮明天——浙江诸暨共享订单帮助中小企业“抱团取暖”

“服装企业有一个共性,如果没有订单,员工就会流失。即使企业将来有订单,也很难招到工人。因此,对中小企业的影响很大。”罗宏平说,我们的一些订单已经拿出来与大家合作,现在有8家企业相互合作。

诸暨富润鸿泰医疗用品有限公司是在疫情期间新成立的,拥有三条生产线,每天可生产20多万个口罩。"最近,国外订单数量很大,交货时间很紧."福润鸿泰医疗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宝英多次对此“忧心忡忡”。例如,他两周前收到日本的订单,要求在三四天内交付一百万个面具。"现在由我们的一家企业生产已经太晚了."。

星星之火 点亮明天——浙江诸暨共享订单帮助中小企业“抱团取暖”

赵宝英的“求助信息”由市经济信息局、商务局等部门和防疫物资生产企业发出,立即得到了其他针织企业的响应。“经过调查和检查,确认公司产品质量符合客户要求,福润鸿泰医疗用品有限公司‘分享’了38万张口罩订单。”

星星之火 点亮明天——浙江诸暨共享订单帮助中小企业“抱团取暖”

不仅生产防疫材料的企业在紧急转型,而且订单共享也在传统行业如袜子和金属加工中变得“流行”。杨洁篪表示,越来越多的上下游产业链和同行业企业参与订单共享,共渡难关。

“过去,我可以用二郎腿喝茶放松。现在我每天都要出去找订单。”拥有10多名工人和70台机器的袜子加工厂的个体业主娄军说。

娄军是诸暨市大唐街数万名加工商之一。"前后20天,我经历了两天的冰天雪地和火灾."娄军加工厂的大部分工人来自河南、安徽等地。“三月初,没有工人。我希望每个人都能早点回来。随着海外疫情的发展,从3月下旬开始,加工厂数百万双袜子的订单逐渐被客户取消,压力突然加大。”

星星之火 点亮明天——浙江诸暨共享订单帮助中小企业“抱团取暖”

“幸运的是,浙江凯时力科技有限公司拿出订单并分享,这缓解了紧急需求。”卢俊说道。

浙江凯时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总监蒋告诉记者,实际上,目前袜子企业普遍困难。“我们还是拿出200万对订单与其他企业分享。我希望大家一起努力,开创一个更好的局面,让更多的工人谋生。”

"虽然天气越来越热,但我们公司需要保暖。"诸暨企业家协会会长、富润控股集团董事长赵林中表示,订单共享现象反映了新时期灵活运用“乔峰经验”的特点。"这不仅是集体防御,也是相互帮助."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星星之火 点亮明天——浙江诸暨共享订单帮助中小企业“抱团取暖”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12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