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49字,读完约3分钟
编者按 在抗击疫情期间,传统的线下经济,如餐饮、旅游和制造业,遇到了巨大的困难,但在线经济,如新鲜的电子商务、远程办公和在线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
在未来,如何持续增强在疫情期间蓬勃发展的网络经济已成为一个新的话题。上海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建立一个在线新经济发展高地。
自COVID-19爆发肺炎以来,网络新经济产业表现突出,解决了居民在家中的诸多生活需求。为了进一步满足需求,抓住机遇,利用好形势,加快发展新的经济形式,培育新的产业动能,上海制定了促进网上新经济发展的行动计划。
近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上海市网络新经济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2)》(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明确一年为重点,三年为重点,聚集优势资源,围绕重点区域建设四个“100+”。到2022年底,上海将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国内领先的在线新经济发展高地。
4月23日,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在座谈会上指出,网络新经济是防控疫情的支撑点,是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点,是打造未来发展优势的着力点。要牢牢抓住产业转型的大好机遇,加快发展网络新经济,全面推出新一代网络经济品牌,全力支持新一代网络企业发展壮大,推动网络新经济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强大新动能,为夺取疫情防控双胜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做出更大贡献。
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总量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吴金成表示,网络新经济是一种具有在线、智能和互动特征的新型商业模式,它借助人工智能、5g、互联网、大数据和区块链等智能互动技术,与现代制造业、商业金融、娱乐消费、教育和卫生、流通和旅游等领域深度融合。
具体而言,《行动计划》首先明确了四个“100+”行动目标,即聚集“100+”创新企业,重点抓好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加快培育100多家高成长性创新企业,重点支持约10家创新龙头企业和龙头企业发展;启动“100+”应用场景,聚集用户流量,催化网络新经济发展;打造“100+”品牌产品,推动新产品先行,加快创新产品的市场化和产业化;突破“100+”关键技术,技术创新不断涌现,行业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
此外,该行动计划确定了12个发展重点,即建设基准无人工厂、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推进远程办公模式、优化在线金融服务、深化在线娱乐发展、创新和发展在线展览、拓展全新零售业态、加快发展“非接触”分销、大力发展新型移动旅游、优化发展在线教育、加快发展在线R&D和设计、提升在线医疗发展。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总工程师刘平表示,这12个关键领域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从疫情中诞生的新商业模式,即从无到有,反映“新”的模式,包括远程办公和“非接触”配送。第二类是将成熟的线下商业模式转变为线上线下的融合,即有一个“过渡”,包括网上展览、网上教育和网上医疗。在第三类中,现有的模型在流行期间得到了发展和扩展,即它们变得越来越大,反映出“大”,包括无人工厂、工业互联网、在线娱乐、新鲜电子商务零售等。
同时,《行动计划》还提出支持上海各区、开发区立足网络新经济发展,在区域内积极行动,出台专项扶持政策,不断形成叠加效应,为上海产业高质量发展创造新亮点和新标杆,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互联网产业迎风嘴
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网络新经济浪潮的到来,上海的12个重点领域迎来了新的出路。
自今年年初以来,包括无人工厂、工业互联网、在线娱乐、新鲜电子商务零售等行业在内,由疫情引发的在线需求激增。据相关统计,2020年第一季度,上海生鲜电子商务平台交易额达到88亿元,同比增长167%。
吴金成表示,该行动计划将有助于巩固和推广疫情期间出现的良好做法,创造新的经济场景和新的动能,并有助于疫情防控和经济转型升级。
许多互联网公司对行动计划的启动表示欢迎。
开心网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谭思亮表示,对于现阶段的创新型企业来说,上海“打造网络新经济发展新高地”的举措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肯定和机遇。
怪物充电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蔡广元直言不讳地表示,怪物充电作为一家在上海长宁区成长起来的本土高科技初创企业,对市政府前瞻性、前瞻性和包容性的行动计划感到非常惊讶。在这个行动计划中,我们可以看到市政府对新经济的期待和重视。
关于如何推动上海互联网企业的发展,李强在座谈会上指出,要加大政策和资源支持力度,提供更友好的监管、更强的保护、更广阔的场景、更开放的数据,注重精准的政策和个性化的帮助,使新一代互联网企业在大力推动下,上海越办越好。
同时,李强还表示,所有企业都要抓住机遇,率先蓄势待发,努力创造上海新时期互联网发展的新奇迹。要更新“硬技术”的内容,加大科研开发和创新力度,努力生产更多的“手铐”。要聚集高端人才,瞄准世界前沿,加快吸引和培养行业领军人才,夯实创新发展基础。要加强品牌建设,做好品牌策划,推出自己的品牌,以一流的产品和服务在全国乃至全球市场展示自己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努力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
那么,从企业的角度来看,我们如何抓住机遇,借助网络新经济趋势更好地实现跨越式发展呢?
达达集团联合创始人杨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达达集团作为上海本土互联网企业的代表,积极响应号召,不断努力创造新模式、促进新消费、赋予智能性能、推出新服务,做好线上线下文章整合工作,创造新的经济发展。
谭思亮表示,作为一个网上内容平台,开心网将继续加强内容生态建设,丰富产品矩阵,充分发挥平台的信息价值优势,为用户提供更具吸引力的产品和更好的内容服务,努力把开心网打造成为网上新经济领域的创新龙头企业,推动上海网上新经济的发展,为上海“打造网上新经济发展新高地”做出贡献。
在深化网络娱乐方面,文悦集团首席执行官吴文辉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提出政府应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和扶持政策,帮助企业吸引和留住人才。特别是对关键领域的关键人才,有关部门可以因地制宜地为他们制定扶持政策,解决上海人才发展的实际问题。此外,他还表示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加强对网络文学版权的保护,并建议政府部门更加重视本市企业的权益保护工作。例如,应畅通企业维权渠道,在司法阶段加大对盗版和侵权行为的处罚力度,以保护企业权益。
专家解释
上海财经大学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劳玉玲:经过多年的培育亮相,上海成为了电子商务的“青藏高原”
当你谈论上海时,你必须首先想到的是金融中心,而不是互联网中心。但事实上,上海多年来一直在电子商务领域努力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上海财经大学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劳国岭在接受《国际金融新闻》采访时直言不讳地表示,多年来,上海的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迅速,但与更为辉煌的金融等行业相比,却没有被人们所重视。
在老国岭看来,上海是电子商务的青藏高原。她曾写道,在“电子商务造山”运动中,上海的电子商务虽然没有产生8848米的“珠穆朗玛峰”,但却上升到许多子领域的顶峰,形成了平均海拔4000米的“青藏高原”,其整体发展位居全国第一。电子商务公司,如品多多、一、饿、美团点评、携程、Qijia.com和上海钢铁联盟正在成为上海的新名片。
“最近,上海的在线经济领域,包括新鲜电子商务、在线教育、云展、在线咨询等。,使消费者进一步认识到上海网络经济的蓬勃发展,特别是与消费者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服务领域,这是上海在互联网领域多年辛勤工作和准备的结果。可以说,疫情给了上海互联网电子商务行业一个崭露头角的机会。老凌说,上海此时宣布要打造“网上新经济”发展高地,可以说是顺势而为,努力为上海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一个爆炸式的土壤。
除了b2c消费电子商务,b2b行业电子商务在上海已经具有良好的发展优势。根据老凌提供的数据,2019年上海的电子商务数量达到3.32万亿,其中1.32万亿来自b2c消费电子商务,其余2万亿来自工业互联网,规模巨大,很多企业都是各行业的领军企业。
老凌指出,工业互联网不仅仅是简单的网上卖东西,b2b电子商务还承担着提升整个产业链服务能力、促进产业转型的重要任务。在各种垂直细分的行业中,上海的b2b电子商务正在提供重要的服务,以帮助行业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只有这种电子商务为企业服务,所以公众的受欢迎程度不高,比如找钢铁网。
值得注意的是,在《行动计划》提到的12个重点发展领域中,除了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服务领域外,还提到了公众不太了解的领域,如无人工厂和工业互联网。在老老看来,这些地区在疫情期间也表现突出。一方面,《行动计划》将帮助更多的人认识到这一领域发展的重要性,也将帮助他们变得更大更强。
老凌表示,可以预见,随着大消费的快速增长、“四大品牌”建设的推进、经营环境的不断优化以及长三角一体化的不断深化,不仅会有更多的优质企业集聚上海,而且会为上海电子商务的优质发展提供更广阔的舞台,推动上海成为“全球电子商务中心城市”。
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南通大学特聘教授徐长乐:与长三角城市携手推进网络新经济
“在网上新经济发展领域,上海曾经错过了许多好机会。与珠江三角洲的深圳和长江三角洲的杭州相比,上海在这一领域的发展相对缓慢。如今,数字经济是未来新经济的重要增长机会引擎。因此,作为未来的全球城市和长三角城市群的中心城市,上海强调发展网络新经济具有深远的意义。”南通大学特聘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徐长乐在谈到上海建设网络新经济发展高地的建议时给予了高度肯定。
在流行病时期,“家庭经济”产生并迅速发展。网上购物、网上教育和远程办公发展迅速,不仅保障了消费者的日常物质需求,也丰富了他们的精神生活。徐长乐认为,随着消费者网上消费习惯的进一步发展,市场已经逐渐认识到网上消费在未来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尤其是在生活方面,有了很大的拓展。
他指出,数字化已经成为最基本的生产要素之一。同时,数字经济是市场经济和服务经济高度融合的产物,是未来新经济的重要增长机遇引擎。因此,上海应该下决心赢得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
那么,上海应该如何更好地利用区域优势,构筑网络新经济的新高地呢?对此,徐长乐给出了两个建议。
首先,他认为上海网络新经济的发展不仅仅是上海一个城市的发展问题,还涉及到未来整个长三角城市群的网络新经济发展。“因此,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上海需要与长三角周边城市携手合作,弥补自身的不足,在上海发挥主导作用。”
例如,上海应该在产业联盟和企业联盟中发挥主导作用。同时,在合作共赢的过程中,上海应积极与网络经济发展较好的周边城市结盟,吸收好的经验,包括杭州的三大新经济(新模式、新产业、新业态)、苏州的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无锡的物联网产业等。,这些都值得上海认真研究和加强产业链。
除了借助长三角一体化推动发展外,徐长乐还指出,上海可以与g60科技创新走廊的9个主要城市,特别是g60科技创新走廊的另一个端点安徽合肥,共同打造网络新经济。“合肥像上海一样,是一个国家科学中心。如果两个中心联合起来进行联合研究,就可以领导g60科技走廊的共同发展。”
最后,在推进网上新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徐长乐表示,仍需特别重视风险防范,抓好制度设计、监管和社会监督等。,从而避免经济脱离现实而走向虚拟现实,而是促进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结合,促进虚拟经济对生产和生活的有效供给。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所执行院长潘和林:数字转型升级迎来发展机遇
“这个行动计划在上海的整体发展更为详细,包括场景、技术、生态和包容性监管。可以说,它抓住了构建网络新经济的关键点。”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所执行主任潘和林表示,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近日发布的《上海市推进网络新经济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2)》为上海发展网络新经济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行动方案。
事实上,面对疫情下的“关机”,数字技术的红利开始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生命力。它带来的“非接触”服务显著改变了公众的消费习惯,同时也有力地推动了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的步伐。
潘和林认为,目前,“非接触”服务已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行业趋势,数字技术的发展为消费活力的恢复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与此同时,空的开放市场蕴含着广阔的发展机遇,各种新兴消费业态不断成长和涌现,现代生活服务业的应用场景进一步拓宽,这也为中国社会治理的数字化提供了新的转型机遇。
具体而言,《行动计划》确定了12个发展重点,包括各种“非接触”服务,如建设基准无人工厂、推广远程办公模式、优化在线金融服务、深化在线娱乐发展、创新在线展览、拓展新鲜零售业态、加快“非接触”分销发展、优化发展中的在线教育、加快在线R&D和设计发展、促进在线医疗发展。
潘和林指出,这12个重点发展领域涵盖多个方面,都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方案和措施,包括一些明确的规定和切入点。“例如,在生鲜食品电子商务部分,行动计划提议大规模部署冷链仓储”。
“疫情检查为我们提出了新一轮的现代化任务,有必要对数字化控制手段进行升级。这个项目一经推出,就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它强调核心技术研究和创新型企业的培育,不仅为网络新经济的迅速崛起提供了行动指南,也为上海的各类新产业、新技术和新模式提供了行动指南。登陆发展描绘了一幅宏伟蓝图。”潘和林总结道。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瞄准4个“100+目标” 上海点燃“在线新经济”引擎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13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