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18字,读完约3分钟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4月27日电(记者李佳璘郭景元)北京市文化旅游局一级巡视员周为民在北京COVID-19防控肺炎新闻发布会上,汇报了五一假期旅游工作的总体安排。他介绍说:首先,除了在防火期关闭的森林景区,鼓励和支持城市的自然景观景区在4月底之前重新开放。二是鼓励和支持城市文化景观景区逐步恢复开放,但只开放室外部分。三是鼓励和支持自然景观景区附近的乡村旅游经营单位(户)在4月底前预约恢复经营活动。居住在农村居民区应当符合农村防控要求。四是推出一批城市自行车道、骑行道和景观走廊,满足市民骑行和自驾游需求,鼓励休闲度假和健身旅游。第五,改善郊野公园的商业配套服务设施,引导市民在郊野公园进行家庭消闲活动。六是启动一批历史文化街区、文化创意产业园、商业街区等场所,有序恢复街(园)内商业配套服务设施的经营活动,引导市民进行家庭式、个性化、漫步式旅游。此外,北京旅行社将恢复在北京的团队旅游业务。鼓励和支持旅行社为北京市民开发小型化、个性化的北京旅游线路。
周伟民表示,今年的“五一”假日旅游要坚持防控为主,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前提下,防控措施到位,限量有序开放,防止无序开放,并为市民提供适度的城市旅游和乡村旅游线路的开放式游/12365;だよ0/市内。同时,为确保景区和民宿防控措施逐区到位,有必要对游客聚集的景区和非景区进行管理,引导公众安全有序地游览北京和京郊。
周伟民强调,旅游景区应严格执行实名制预订,并推广分时预订,引导游客间隔进入公园,在不同高峰出行。同时,应控制和限制接待游客的总量,防止游客聚集在一起。收费景区在实施临时优惠政策前应认真评估,防止客流超限;旅游景点只开放室外区域,室内场所暂时关闭;必须进行入场检查,并应广泛应用“北京保健宝、北京心脏帮助”等验证方法。游客进入公园前必须戴口罩并通过体温测试,并设置1米的安全距离,以增加公共区域和设施的清洁和消毒频率。
据悉,在“五一”假期期间,北京市文化旅游局将重点加强对旅游景区和餐饮场所的日常巡查和隐患排查,严格控制用餐人数,保持餐桌与座位的安全距离,缩短用餐时间,提倡包装和外带;确保酒店防疫控制、消防控制以及用电、特种设备、饮食、住宿等安全工作;监督旅行社合理规划和设计北京旅游线路产品,严格审查旅游包车和司机资质,确保游客安全;符合农村社区防控指南和农村旅游经营单位(户)防控指南的,可以恢复经营。对于游客可能聚集的非旅游景区,如河流、沟渠、路边等,也将加强现场秩序控制和引导,防止乱停车和人群聚集。
此外,相关部门将重点整治旅游“黑车”、“黑导游”、“黑店”、“黑网”,开展旅游执法联合检查,共同发现、共同查处、共同曝光,加强假日旅游市场秩序整顿。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北京发布“五一”旅游工作安排 自然山水类景区、乡村游等4月底前恢复开放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14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