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477字,读完约16分钟
在过去的五一假期中,随着COVID-19肺炎疫情的缓解,消费市场得到了显著提振。然而,经过两个多月的下跌,国内生猪价格仍未出现复苏的曙光。
经过一年多的超级周期,猪价进入下行通道了吗?在国内外供应形势依然复杂的情况下,生猪养殖业能否延续高利润的神话?最近,《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实地走访了一线农户,并采访了国内多家生猪龙头行业上市企业和分析师,以探索市场供求现状,改变行业格局。
高成本的散户投资者小心翼翼地填写这一栏
2019年春节前夕,由于严重的非洲猪瘟疫情,河南省新乡市元阳县农民李华(化名)匆忙卖掉了圈里剩下的几十头猪和母猪,以求止损。然而,从那以后,随着猪价的逐渐上涨,李华虽然还在为疫情担忧,但还是抵挡不住高额利润的诱惑,和十里坝村的农民一起恢复了元气。
“现在庄上有五六户人家,但规模跟不上过去。目前,饲养成本太高,而且不时有流行病的消息。没有人敢上去,他们都一步一步地走。”尽管猪又被饲养起来了,李华的猪圈仍然是空荒芜的地方。她告诉记者,经过半年的自我繁殖和自我支持,目前该家族有100多只股票,但与此前的四五百只股票相比,仍明显不足。目前,全县中小农户存栏量低,周边地区最大的农场过去有数百头母猪,但现在只有几十头。
据她介绍,去年年底,当猪价最高时,一头猪能赚2000多元。虽然今年春节以来猪价一直在下降,但目前一只猪可以赚几百元。
“看着养猪是为了赚钱,但现在疫苗还没出来,没人能保证他们不会生病。就在两天前,周围养猪场的农民中还在爆发疫情,所有的投资都被浪费掉了。”谈到是否考虑增加养殖规模,李华摇了摇头。除了害怕疫情,目前高昂的养殖成本也是她需要考虑的问题。“当猪的价格高的时候,所有的成本都要上涨。目前,一袋材料(玉米、豆粕等。)的售价超过200元,几乎和平时100元的价格一样贵。体重超过30公斤的小猪也快卖2000元,而且不容易买到。看着最近几个月猪价在不断下跌,空养猪赚钱的空间越来越小,我不敢增加目前的成本。”
一方面,我们希望获得生猪价格高企带来的红利,另一方面,我们也害怕疫情的惊雷带来的毁灭性打击。目前,养猪户普遍存在谨慎补货的心态。
“事实上,散户饲养的许多猪都是三元母猪,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种猪。由于前一次疫情的影响,市场上种猪的损失相当大。现在基本上可以用的母猪都用了,但是生产效率肯定比以前低很多。”谈到国内生猪养殖市场的现状,中国南方一家生猪养殖上市公司的负责人汪洋(化名)告诉《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承认,在之前疫情的影响下,国内中小散户的生产能力非常明显。目前,由于疫情仍然零星存在,养殖风险过高,大多数散户投资者不敢采用自我繁殖、自我支撑的传统养殖模式。取而代之的是,他们饲养更大的猪,缩短饲养时间,并尽快把它们放出去,或者用三元母猪来饲养一些小猪,并尽快卖掉小猪,而且不敢在货摊上呆太久。“按照过去从小猪到大猪的饲养过程,需要半年多的时间。一只小猪的价格目前大约是2000元。如果出现疫情,损失将太大,散户投资者负担不起。”
唐人神相关负责人也表示,非洲猪瘟疫情在一些地方仍零星存在,对产能有抑制作用。小农不敢提高产量,大企业仍在生产能力范围内。据介绍,目前,由于种猪场亏损严重,市场上二元母猪短缺,很多都被三元母猪取代。与二元母猪相比,三元母猪的生产效率下降了20%-30%,生长速度减慢,料肉比提高。
许多生猪价格跌破30元大关
尽管供应方没有出现快速扩张,但国内生猪价格自2月中下旬以来一直呈持续下降趋势。根据农业部的数据,5月6日,中国猪肉的平均批发价为43.02元/公斤,为2019年12月30日以来的最低水平。自2月19日创下50.08元/公斤的历史新高以来,该指数已连续三个月保持下跌趋势。
“目前,东部三省生猪价格已全部跌破30元/公斤,国内低价主要集中在北部地区。虽然南部地区的价格在五一期间没有向下波动,但整体价格在4月份也大幅下降。”猪卓闯分析师张丽丽说。
据卓创信息监测,4月份境外销售人民币3元的平均价格为33.71元/公斤,比上个月下降7.29%。终端需求始终不尽如人意,重点企业月平均运营率为17.14%,比上个月下降0.17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下降20.37个百分点。标准猪的供应量相对较少,但肥猪的供应量充足,在终端商品疲软的大环境下,生猪价格正在下降。
在五一假期期间,尽管科维德-19的肺炎情况有所缓解,消费市场得到显著提振,但生猪的价格和需求并没有显著改善。
Sogou.com分析师冯永辉表示,近几天来,整体市场持续走软和波动。总体而言,中国近一半省份的生猪价格已降至30元/千克以下。到目前为止,整体生猪价格已经见底,接近30元/公斤。
然而,5月11日,生猪价格结束了连续多日的下跌,呈现出小幅反弹趋势,许多地方的生猪价格停止下跌,再次上涨。11日,全国瘦肉型猪平均价格为30.23元/公斤,较前一天的30.21元/公斤小幅上涨0.02元/公斤;与去年同期的14.61元/公斤相比,增长了17.4元/公斤,同比增长率收缩到106.91%。
生猪价格的持续下跌给空的生猪养殖利润带来了好处。
“据测算,4月份生猪养殖和自养平均利润为2293.65元/头,比上个月下降11.76%,同比增长1008.73%。1-4月,生猪自繁自养平均利润为2567.15元/头,同比增长6824.4%。”卓创的分析师王亚南表示,农业利润下降有两个主要原因。首先,生猪价格一直在下降,4月份肥猪消化缓慢,且有持续积压。此外,需求疲软,生猪供过于求,导致生猪价格下降。二是饲料价格持续上涨,玉米和豆粕价格持续上涨,推动猪饲料价格上涨,养殖成本持续上升。据测算,4月份猪饲料平均价格为2410.38元/吨,同比增长3.45%,同比增长12.7%。当月玉米和豆粕价格呈上涨趋势,涨幅较大。玉米平均价格为1967.71元/吨,比上个月上涨5.5%;豆粕平均价格为3081.99元/吨,比上个月上涨2.83%。
需求疲软可能是下降的主要原因
关于近期国内生猪价格持续走低的影响因素,文股份相关负责人接受了《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一方面,目前的市场容量和产量与前期相比略有增加,供应方面有所改善;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当前市场需求低迷,这导致生猪价格下跌。
汪洋在接受Be采访时也表示,虽然生猪价格持续下跌,但短期内价格波动不会太大。目前,市场供给仍然不足,供给缺口仍然很大。自2月份以来,生猪价格已经下降。一方面,市场上投放的生猪较前期有所反弹;另一方面,市场需求也下降了。由于生猪价格居高不下,消费者会有选择地减少需求。然而,根据该公司掌握的数据,短期供应缺口无法弥补,各地仍在填列,试图扩大产能。
“事实上,生猪供应的缓慢增长符合行业此前的预期,但全球COVID-19肺炎疫情造成的需求大幅下降,但已经超出了此前的判断。”张丽丽还表示,4月和5月是生猪消费的淡季。进入夏季后,消费者对肉制品的热情将会减弱。此外,在疫情形势下,企业和学校返校进度缓慢,使得消费市场难以推广。从供给方面来看,前期国内领先企业的布局也出现在北部地区。这一现象可以从近期仔猪供应量的明显增加和价格的下降中看出。
“受疫情下道路堵塞的影响,2月份国内仔猪价格创历史新高,但3月份以后,随着母猪数量的增加,市场上的仔猪供应量也明显增加。”她说从母猪被补充到小猪被放出来只需要大约一个月的时间。随着新增母猪产量的逐步放开,目前我国南方的仔猪价格已超过2000元/头,东北地区已降至1500元/头左右,山东地区也降至1800元/头左右。
根据Sogou.com的分析,目前生猪价格持续下降的趋势主要是由于猪肉消费持续疲软和冻肉储备的连续冲击,导致生猪市场供大于求格局的短期变化。此外,整体市场需求在假期后再次下降,屠宰企业降价的意图非常明显。在生猪价格一再下跌后,农民对市场前景的信心受挫,屠宰的整体热情有所提高。部分地区集中屠宰现象明显,猪源供应的短期增加也加剧了生猪价格的下降。
生猪价格仍有望在第三季度回升
当国内生猪价格下跌时,由于疫情,海外市场的肉类产品出现短缺。
根据CCTV最近的报道,由于频繁爆发集中感染,美国许多肉类加工厂处于停产状态,肉制品供应短缺。美国一些大型连锁超市相继宣布对牛肉、猪肉和其他肉制品的限制。
根据美国和美国中西部调查和报告中心今天的追踪,自疫情爆发以来,美国至少有40家肉类屠宰场和加工厂已经关闭。受此影响,美国每周肉类产量同比下降36%,全国各地都出现了现货短缺。
“海外疫情已导致大型屠宰企业停工,供应链也存在很大问题,但对国内生猪市场的影响仍不明显。”冯永辉认为,海外屠宰企业无法正常开工,最终将影响中国肉类产品的进口,进口量的减少无疑将有利于国内市场。然而,他认为,即使美国企业出现COVID-19肺炎,也不会完全停止生产。如果本地供应持续短缺,又没有屠宰猪只和家禽,便会尽快推动复工,所以这种极端情况是暂时的。需要观察后续海外市场影响。如果生产停滞长期放缓,必然会降低产能,对产业链造成很大冲击。
温的上述人士也认为,在疫情形势下,海外冷冻产品的出口量将会减少,对中国的出口量可能会下降。但是,由于进口量仍然相对较小,对中国生猪养殖业的影响不会太大。至于后期国内生猪价格走势,他认为从需求角度来看,随着国内疫情影响减弱和返校速度加快,猪肉消费需求有可能回升。此外,从过去的价格趋势来看,猪肉价格在每年的5月和6月之后也将呈现上升趋势,因此预计国内生猪市场将在6月之后回升。
一家未透露姓名的生猪养殖上市公司的负责人卢航(化名)也认为,进入第三季度后,国内生猪价格有望上涨。他表示,由于季节等多种因素,每年第三季度市场生猪供应将出现一波下滑,因此,肉类价格在6月份之后可能不会继续保持下跌趋势,更有可能出现反弹。
对于目前疲软的猪肉价格是否会持续,汪洋认为,春节后,由于学校不开门,市场消费受到限制,而且由于节日放养,传统的生猪淡季消费是在春节后,整体需求有限。但是,六月之后的夏天,天气炎热,市场对肉类消费的需求并不旺盛,所以肉类价格回升的高峰期要到秋冬两季才会到来。
【观察】被超级周期动摇的行业格局的向下转折点何时出现?
长期以来,由于供求之间有节奏的波动,中国生猪养殖业一直保持着周期性的价格涨跌趋势。非洲猪瘟疫情于2018年8月在中国发生,加速了工业生产能力的下降。在周期性变化叠加后,2019年春节前后,国内生猪季节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高利润期,行业格局也相应发生了变化。
产业集聚的主导模式已经改变
虽然中国生猪养殖行业以小散养户为主,但从10家大型生猪养殖上市公司(石闻、沐源、正邦科技、新希望、天邦、中粮肉、大北农、天康生物、唐人神、奥农生物)公开披露的数据显示,自2016年以来,这10家上市公司销售的生猪总量的市场份额迅速上升,从2019年的2016年开始,中国生猪养殖行业面临非洲猪瘟的考验。 上述10家上市公司总屠宰量的市场份额仍逆势增长,比上年增长约1.48个百分点,行业集中度有所提高。
“尽管目前的非洲猪瘟疫情与前一个高峰相比有所减弱,但在不同地方仍有零星的疫情。将来,疫情也可能正常化,这对生产者有很大影响。一旦疾病发生,将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一家未具名的生猪养殖上市公司负责人卢航(化名)在谈到这一超级周期引发的行业格局变化时表示。
在他看来,这一周期内产业格局的变化已经超越了过去。目前,养猪对生物安全的要求很高,散户投资者很难跨过养殖和防疫的投资门槛。因此,由于疫情和周期性波动,许多中小养殖企业已经正常退出,这无疑对促进产业集中度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此前,新希望董事长常陆也公开表示,在非洲猪瘟的形势下,整个生猪养殖业的趋势是中小散户退出或选择与大公司合作。根本原因是生猪养殖日益成为技术密集型产业,包括动物营养、防疫等,整个行业的生猪养殖生产能力日益集中在一些资源丰富的大公司。
除了行业的优势资源越来越接近头,在当前的疫情下,主导格局正在悄然改变。
5月7日,沐源公司发布2020年4月生猪销售简报,显示当月公司实现销售收入39.9亿元,首次超过老领导文公司37.78亿元的收入水平。根据简报数据,2020年4月,沐源卖出了124.7万头生猪,而温的股份在同一个月卖出了86.42万头生猪(包括生猪和鲜活产品)。就屠宰量而言,沐源也连续两个月超过了文的股票,在业内名列前茅。
早在2019年10月,当市值冲抵2157亿元人民币时,沐源就成功超越了文的股份,成为a股市场生猪养殖领域的“新兄弟”。截至5月11日,据报道,沐源股份的最新市值为2571亿元,远超文股份的1574亿元。
自2019年以来,国内生猪养殖领军企业沐源、温、正邦、新希望等竞相“竞争”扩容,阿里、万科等子龙头企业跨境养猪的消息让市场对未来行业格局的变化充满遐想。
根据沐源披露的最新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该公司的生猪产能在2020年第一季度末达到约2800万头,预计到今年年底产能将达到4000-5000万头。根据温的股份披露,公司目前的产能为3500万头,今年的目标将继续向4000万头产能的完成规模推进。2019年,正邦科技销售生猪578.4万头,在a股生猪养殖上市公司中排名第三。到2020年,该公司的生猪屠宰规模预计为900-1100万头。
这一差距仍有拐点,或者尚未到来
在行业领军企业扩张加速的背景下,国内生猪供应缺口有望迅速填补吗?既然生猪价格自今年2月中下旬开始下跌,这是否意味着下行周期的拐点已经出现?
“最近的价格下跌主要是由需求方的低迷造成的,但判断周期拐点更多的是由供应方决定的,取决于母猪的存栏量。”文股份的相关负责人正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在接受E公司采访时指出,虽然许多大企业在前期扩大了产能,产量也在逐步增加,但整体市场供应缺口仍然存在,预计供应的增加要到明年才会更加突出,今年也不会出现明显的价格变化。
卢航还认为,现在说拐点还为时过早,这一结论不能从市场供求结果中得出。虽然猪的价格最近有所下降,但价格仍然很高。至于拐点何时出现,产能释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也要考虑各种疾病对市场的影响,所以需要观察。
“如果房价出现大幅下跌,那将是在明年下半年,甚至是明年,而且这也是一个逐渐下跌的过程。”中国南方一家生猪养殖上市公司的负责人汪洋(化名)认为,从猪舍建设到产能形成大约需要一年半的时间,前期龙头企业的产能需要逐步释放。目前,市场供给远未达到支撑下行周期的水平。
唐人神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判断生猪价格走势取决于供求关系。在需求方面,随着COVID-19肺炎疫情的逐步缓解,包括各种国家经济刺激政策,市场需求将在后期逐步回升。在供应方面,虽然目前很多龙头企业规模较大,但项目建设期需要六个月到一年,生猪养殖需要一年左右才能释放,这些产能要到明年才能形成,短期内很难弥补产能缺口。
“目前,无论是大企业还是中小农户都有很大的积极性来填补这一栏,他们的生产能力已经扩大。但是,由于这种循环,一半以上的中小农户被淘汰,这部分生产能力将无法恢复。”冯永辉认为,近期生猪价格的下降趋势并不意味着大周期的转折点已经到来。拐点最终取决于供给,而不是需求。目前的供应仍有缺口,预计今年9月以后供应紧张的局面将会缓解。
然而,张丽丽认为,自2月中旬以来,国内生猪价格一直在下跌,几乎没有反弹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最近一轮猪价下跌已经显示出转折点的迹象。
“只有当猪的价格降到10元/公斤以下时,供应方才能恢复,猪市场供求平衡的价格是7-9元/公斤。目前,生猪价格下降速度有所放缓,表明市场供应缺口依然存在。”她说,由于供应方面的复苏在北部地区很明显,生猪价格在北部明显疲软,在南部强劲。在后期,有必要继续关注疫情对市场需求的影响。预计今年7月和8月之后,北方市场的价格可能会大幅下降,南方市场的产能也将开始释放。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多地猪价跌破30元大关 最强猪周期拐点来了?养猪龙头公司这样看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14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