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64字,读完约3分钟
新华社北京5月15日电:实现经济持续复苏的条件和信心——国家统计局发言人解读4月份经济数据
新华社记者陈薇薇
根据国家统计局15日发布的数据,4月份,工业生产由下降转为上升,服务业、消费和投资的下降幅度缩小。你如何看待主要指标的变化?如何判断当前的经济形势?国家统计局发言人刘爱华在当天举行的国务院办公厅新闻发布会上作了分析。
随着我国防疫水平的提高,继续稳步恢复生产。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截至4月24日,84.6%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正常生产水平的一半以上,比4月初提高了4.1个百分点;60.8%的企业达到80%以上的正常生产水平,比4月初提高了9.6个百分点。
从主要指标来看,生产需求呈现正变化:
就产量而言,工业产量从下降上升了。四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9%,三月份同比下降1.1%。在行业方面,在41个主要行业中,28个行业的增加值同比增长,与上月相比增长12个行业。服务业有所改善。4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下降4.5%,比3月份下降4.6个百分点。
在需求方面,投资活动已经回升。1-4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0.3%,比1-3月下降5.8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大幅收窄。市场销售继续复苏。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8178亿元,同比下降7.5%,降幅比3月份小8.3个百分点,其中文化办公用品和通讯设备保持快速增长。
“4月份主要经济指标有所改善,中国经济运行逐步恢复正常。”刘爱华表示,连续两个月的复苏和改善反映了经济增长的弹性。同时,1-4月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4月用电量等主要指标增速由负转正,表明保持经济持续复苏和好转势头的条件和基础已经具备。
然而,与此同时,国外疫情仍在蔓延,国内经济的稳定复苏仍面临许多挑战。
据刘爱华分析,从1月到4月,工业规模以上增加值、服务业生产指数、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主要指标仍处于下降范围,表明整体经济没有恢复到往年的正常水平。此外,4月份全国城市调查失业率比去年同期高1个百分点,就业压力相对较大。
“消除前一时期严重流行病的影响仍然具有挑战性。这不仅取决于国内恢复工作和恢复生产的进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取决于海外流行病和外部经济变化。”刘爱华说。
“一方面,在各种政策的影响下,在市场参与者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有条件、有基础、有信心、有信心实现经济的持续复苏和改善。”刘爱华说,另一方面,面对不确定性和复杂情况,要坚持底线思维,有效扩大内需,重点帮助企业脱困,稳定基本经济形势,最终实现全面恢复正常经济。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有条件、有信心实现经济持续复苏——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解读4月经济数据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14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