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04字,读完约4分钟
新华社北京六月十三日电。问题:新的进展!创业板改革计划正式落地
新华社记者刘辉、吴艳婷
备受市场关注的创业板改革取得新进展,一系列征求意见的改革方案已正式实施。12日深夜,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登记管理办法(试行)》等相关制度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同时,中国证监会、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国结算和证券业协会发布了相关配套规则。
这意味着创业板改革即将进入“实践”阶段。深圳证券交易所表示,从6月15日至6月29日,将收到被审查公司提交的首次公开发行、再融资、并购等相关申请。从6月30日起,开始接收新申报企业提交的相关申请。
各方期待的改革方案主要吸收了哪些市场意见?深圳证券交易所发言人表示,相关制度规定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调整和完善。
在发行和上市审核中,进一步明确了创业板的定位,在充分体现包容性的前提下,设定了行业负面清单。同时,完善小额快速再融资机制,修订完善审计时限要求,进一步提高审计效率。
在持续监管方面,改善红筹企业的上市和退市条件。将市值退市指数调整为连续20个交易日每日收盘市值低于3亿元;公司因涉及财务指标而实施*st后,如果下一年度的财务报告有保留地发布,也将被终止。此外,还明确了上市公司发行股票和可转换债券的上市条件。
在交易规则方面,为适应创业板的股价结构特征和投资者的交易需求,单笔限额申报的最高数量调整为30万股,市价申报调整为15万股。同时将相关资金的涨跌幅度放宽至20%。
四川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陈力指出,新规升级后,创业板市场定位更加清晰,以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要特征,直接推动了中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设定行业负面清单,原则上不支持房地产等传统行业的企业在创业板上市,这表明创业板关注的是滴灌式的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更好地发挥了融资效率。
据开源证券总裁助理、研究所所长孙金菊介绍,正式颁布的制度规则对之前征求意见稿进行了多次升级,反映了实践中市场关注的焦点,也对股票项目的过渡做出了明确安排,有利于更好地保证创业板登记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
孙金菊认为,不同的资本市场参与者需要尽快适应创业板改革的新变化。对于企业来说,创业板注册制度有利于帮助合格的创新创业企业融资和发展;对于投资者来说,创业板在注册制度下更加市场化,一些重大的制度变革也将带来新的投资机会。对于券商等中介机构而言,市场化的询价机制将迫使投资银行提高定价能力,上市公司供应量的增加将考验券商研究机构对股票的研究和筛选能力。
如何在即将到来的创业板注册制度试点的下一步稳步推进?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信息,将有条不紊地进行被审核企业的翻译和新申报企业的受理和审核,并做好衔接安排,促进注册系统审核的顺利、高效进行。抓紧建立创业板上市委员会、行业咨询专家库、股票发行监管委员会和会计法律专业咨询委员会,做好委员和专家的遴选工作。压缩中介机构的责任,建立中介执业质量评估机制,督促保荐人等中介机构勤勉尽责,提高发行人等市场主体的信息披露质量。
“创业板改革再次迈出坚实步伐,将正式开启注册制度试点的新征程。”华兴资本集团董事长包帆表示,创业板改革有效地服务于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有利于企业特别是新经济企业更高效、便捷地获得资本支持,并利用资本市场实现跨越式发展。与此同时,我们将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的基本制度,增强资本市场的功能,促进市场活力在更广范围和更深层次上的释放。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新进展!创业板改革方案正式落地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16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