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69字,读完约2分钟
记者|王宗尧
编者|作为一家医疗器械和设备制造公司,洪钟医疗的主要产品是丁腈手套和聚氯乙烯手套。然而,奇怪的是,该公司继续去项目下不断减少聚氯乙烯手套,这是令人惊讶的。更令人惊讶的是,该公司可能被怀疑夸大R&D员工人数,并利用高科技企业的资格避税。
在前两次首次公开募股后,4月17日,洪钟医疗再次发布招股说明书,打算向创业板冲刺。与前一次不同的是,在最新版本的招股说明书中,洪钟医药的筹资项目和筹资金额发生了变化。其中,筹资项目由唐山第六分公司丁腈手套项目变更为江西中鸿普林医疗用品有限公司丁腈手套项目及补充营运资金,筹资金额由3.64亿元增加至5.8亿元。
作为一家医疗仪器设备制造公司,今年COVID-19的突然爆发使得许多医疗仪器设备制造企业表现良好,生产丁腈手套和聚氯乙烯手套的洪钟医疗也借ipo之机筹集资金,扩大生产。然而,当《红周刊》记者翻阅其招股说明书时,发现其中有许多疑点需要公司解释,否则上市后很难让人放心其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降低产量的同时很难理解这个项目
根据说明书,洪钟医疗主要有两种产品,一种是腈手套,另一种是聚氯乙烯手套。近年来,腈手套的收入增长并不坏,但聚氯乙烯手套的情况并不乐观。
2017年之前,聚氯乙烯手套是洪钟医疗的核心收入来源。例如,在2015年和2016年,聚氯乙烯手套的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65.62%和55.95%。然而,从2017年开始,聚氯乙烯手套的收入开始下降。根据招股说明书,2017年聚氯乙烯手套的收入仍可达到4.51亿元,但在2018年和2019年,聚氯乙烯手套的销售收入分别下降到4.34亿元和3.1亿元,分别下降了3.94%和28.44%,聚氯乙烯手套的收入占2019年总收入的26.67%。除了收入比例下降外,聚氯乙烯手套的毛利率也越来越差。2017年,聚氯乙烯手套的毛利率为19.54%,2018年降至14.18%,2019年进一步降至6.81%,表明此类产品的盈利能力越来越差。
对此,洪钟医药在招股说明书中表示:“报告期内,由于pvc手套行业竞争加剧,发行人进行了业务调整,积极降低了部分低附加值pvc手套的产量。”然而,令人费解的是,由于洪钟医药有限公司的pvc手套销量下降,毛利率越来越低,该产品的利润越来越少,该公司也表示正在积极减少这类产品的产量,但奇怪的是,pvc产品的建设却在增加。
根据洪钟医药招股说明书中的在建项目,江西洪钟聚氯乙烯手套生产线是在建的重要项目。本公司声明,为建设江西洪钟聚氯乙烯手套项目,2018年,发行人新购建建筑物、机械设备等在建项目8025.2万元,年末在建项目相应增加;2019年,该项目在建工程新增11632.85万元,2019年末固定资产转移至13077.85万元,在建工程减少1445万元。
结合洪钟医疗此前披露的招股说明书数据,不难发现pvc手套的销量自2017年以来一直在下降,毛利率自2018年以来大幅下降。奇怪的是,在这种情况下,2018年开始大举投资建设聚氯乙烯手套,2019年增加投资1.16亿元。更奇怪的是,招股说明书中说公司正在积极减少聚氯乙烯手套的生产。这不矛盾吗?
此外,由于2019年1.31亿元的聚氯乙烯手套项目已转入固定资产,其聚氯乙烯手套的生产能力应增加。然而,根据其招股说明书中披露的产能数据,2019年其聚氯乙烯手套的产能从2018年的48.17亿只降至36.68亿只。公司在招股说明书中给出的解释是,公司在2019年4月关闭了第二分公司的pvc手套生产线,因此减少了约12亿的产能。这意味着在建的聚氯乙烯手套项目已转化为固定资产,但生产能力没有增加。
另一方面,2019年聚氯乙烯手套的产能利用率仅为88.08%,与2018年的94.10%相比大幅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建设江西洪钟pvc手套生产线的意义是什么?难道只是为了闲置产能而花费数亿美元吗?从这个角度来看,所谓的江西洪钟pvc手套生产项目本身就充满了疑点,而在建项目的真实性也值得怀疑。
购买数据存在矛盾
除了上述聚氯乙烯手套在马来西亚减产和新项目的矛盾外,洪钟医疗披露的财务数据也存在矛盾。
以采购数据为例,根据招股说明书中披露的前五名供应商的采购数据,2017年,公司向前五名供应商采购原材料和能源共计26067.41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43.52%。根据这一数据,其2017年的采购总额应为5.989754亿元。根据洪钟医药招股说明书披露的信息,其总采购应包括原材料采购、辅助材料采购、能源采购、包装材料采购、工程服务采购等。
洪钟医药采购的主要原料有丁腈橡胶、聚氯乙烯糊树脂、增塑剂、降粘剂及其他生产辅料等。根据招股说明书披露的采购情况,2017年主要原材料采购金额为36245.28万元,占当年原材料采购比例的76.98%,即主要原辅材料采购总额为47084.02万元。
此外,洪钟医药生产所需的能源包括天然气、蒸汽、电力、天然气和煤炭。据披露,2017年洪钟医疗购买的总能量为1.371462亿元。这样,公司2017年采购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和能源的总额高达60798.64万元,但这一数额实际上超过了当年的采购总额59897.54万元,令人惊讶!披露的采购数据可能不真实。事实上,洪钟医药的采购数据与现金支出和负债之间的财务数据的异常交叉核对也证明了其采购数据的不可靠性。
根据招股说明书披露,2019年,洪钟医药从前五名供应商处的采购总额为4.04亿元,占当年采购总额的48.58%。因此,该公司当年的采购总额为8.32亿元。从理论上讲,由于它有巨额购买,它应该有相应的经营现金支出或形成相应的经营负债。
在合并现金流量表中,反映其相关现金支出的“购买商品和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8.06亿元,当年预付资金也减少了462万元,即当年购买的经营现金支出约为8.1亿元。
它的运营负债呢?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公司应付票据和应付账款总额为2.14亿元,而初始金额为2.35亿元,这意味着当年公司的经营负债减少了2000多万元。
从当年8.1亿元的现金支出中,扣除经营负债减少2000多万元后,实际用于采购支出的经营现金只有7.9亿元左右,这部分金额还包括用于采购支出的增值税。
当年,洪钟医疗8.32亿元的采购总额理论上不含增值税,生产经营所需的大部分采购项目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从2019年4月1日的16%降至13%。虽然工程服务采购当年仍存在,但根据披露的主要客户名单,金额并不高,只有4000多万元。因此,我们按13%的增值税率估算全年,当年含税采购总额约为9.4亿元。
奇怪的是,该公司当年的现金购买支出只有7.9亿元,而含税购买总额高达9.4亿元,那么它为高达1.5亿元的含税购买支付了多少?
事实上,该公司在2018年也有类似的情况。据披露,其2018年从前五名供应商的采购总额为3.49亿元,占采购总额的36.87%,因此其采购总额应为9.45亿元。当年“购买商品和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7.88亿元,预付款项减少300多万元后,经营现金支出约为7.91亿元。经营负债方面,年末应付票据和应付账款总额较年初增加约7500万元,现金支出和经营负债总额约为8.66亿元。
那一年,从2018年5月1日起,其采购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从17%降至16%。即使全年预计为16%,当年的含税采购总额也高达10.97亿元,比8.66亿元的经营现金支出和负债总额多出约2.31亿元。那么,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对高科技企业资质的质疑
招股说明书显示,洪钟医药系高新技术企业,2018年至2019年享受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企业所得税税率为15%。但是,从招股说明书披露的信息来看,洪钟医药的高新技术企业资质存在一些疑问。
根据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相关要求,如果一个企业最近一年的销售收入超过2亿元,研发费用总额应不低于同期销售收入总额的3%。其中,洪钟医药2018年和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9.68亿元和11.71亿元。根据3%的估计,这意味着其当年在R&D的费用不应低于2903万元和3512万元。然而,招股说明书披露,在过去两年中,洪钟医疗的R&D费用分别只有923.32万元和930.89万元。显然,这是真实的,
此外,根据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相关要求,企业中从事R&D及相关技术创新活动的科技人员比例不低于当年从业人员总数的10%。根据招股说明书披露,洪钟医药2019年员工总数为2399人,其中R&D员工251人,占10.46%,刚刚超过高科技企业认可的要求,似乎符合相关条件。然而,许多迹象表明,其R&D工作人员可能有“聚在一起”的嫌疑。
根据2018年3月披露的招股说明书数据,截至2017年底,公司员工总数为2133人,2020年4月,也就是本次披露的招股说明书,2017年底员工总数为2235人,比年初披露的员工数多出数百人。
此外,在2018年发布的招股说明书中,2017年共有119名技术和R&D人员,仅占员工总数的5.58%。当时,R&D的人员数量远远不能满足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要求。然而,根据新的招股书,2018年已经是一家高科技企业,2018年底员工为2693人,这意味着当时R&D的员工数量应该超过270人,才能满足认定高科技企业的条件,这意味着其R&D团队在2018年突然增加了150多人。2019年,随着员工数量的减少,R&D员工的数量刚刚减少到符合10%的认可条件。这不是很可疑吗?
众所周知,R&D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所以大多数企业都非常重视R&D人才,所以R&D人才的薪酬不应该太低而不合理。那么,洪钟医疗R&D人员的薪酬情况如何?
根据招股说明书披露的R&D费用明细,2019年洪钟医疗有限公司R&D人员的总人工成本为605.84万元。据当年披露的251名R&D人员计算,R&D人员人均年收入仅为25100元,人均月收入仅为2010元。这个工资值得R&D人事吗?
另一方面,2019年管理费用中员工工资为1971.27万元。根据披露的人员构成,当年管理和行政人员为75人,如果算上56名财务人员,当年人均工资也将超过15万元。如果其管理人员的薪酬水平是合理的,那么其R&D人员的薪酬显然是不合理的。如果按15万管理人员的年薪水平估算,其R&D人员605.84万元的工资仅够40名R&D人员的工资,不足员工总数的2%,显然不符合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条件。因此,R&D 251人员在招股说明书中很可能有大量的水,这不可避免地导致“聚在一起”的嫌疑。
如果洪钟医药真的不符合高新技术企业的资质要求,那么其所得税税率将不仅从目前的15%提高到25%,而且需要返还以前的优惠金额。此外,它还可能面临相关部门的处罚,这可能会对其未来的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这篇文章发表在6月20日的《红色周刊》上)
(本文提到的个股只是例子,不是投资建议。(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中红医疗“高新技术”资质有“水分” 一边减产一边上项目做法令人诧异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16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