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53字,读完约4分钟
自今年年初以来,中国遭受了比往年更多的暴雨。
据水利部有关部门统计,今年迄今已有20多次强降水过程,为2013年以来第二大强降水过程。
6月24日10时,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连续23天的黄色暴雨预警。这意味着,自6月的主汛期以来,几乎每天都有暴雨警告。
然而,暴雨还没有结束!
明天(25日),云南东北部、贵州南部、广西中北部、湖南中南部、江西、浙江和福建北部将有短期暴雨,预计每小时降雨量为30至50毫米,局部降雨量超过70毫米。
在持续的暴雨考验下,水库安全吗?应该防范哪些次生灾害?
26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1122万人受到影响
持续的暴雨也导致了频繁的洪水。
据水利部统计,截至6月22日,全国16个省、自治区的198条河流今年发生了超警戒洪水,比去年同期有所增加,其中包括8条河流的超防护洪水和8条河流的超历史洪水。
洪水造成的损失也非常严重。
数据显示,截至6月23日,今年洪灾已造成广西、贵州、广东、湖南、江西、重庆等26个省(区、市)1122万人受灾,57.1万人紧急转移安置,21.3万人需要紧急生活救助;9,300多所房屋倒塌,171,000所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86.1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241亿元。
其中,重庆和贵州受到严重影响。
截至6月22日,洪灾已造成重庆綦江、巫山、彭水等26个县(区)21万人受灾,11.1万人避难,近1900人需要紧急生活救助,200多间房屋倒塌,农作物受灾面积730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2.1亿元。
\\\\\\\\\\\\\\\\\
贵州省遵义、铜仁、黔东南州9个县(区)7.4万人受灾,5500多人转移安置,3200多人需要紧急生活救助,400多所房屋不同程度受损,农作物受灾面积210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5亿元。
6月23日,国防部召开长江流域防汛抗旱电视会议,进一步分析判断长江流域防汛抗旱形势,强调要坚持底线思维,强化风险意识,更加扎实有效地做好长江流域防汛抗旱工作,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上下功夫。
三峡库区的水位是不是比防洪标准高出近两米?
目前,长江流域的许多支流和站都经历了超警戒和超洪水。
一篇关于三峡库区水位接近147米的报道,超出防洪限制近2米,引起了很多网民的关注。"这是否意味着水库不安全?"
事实并非如此,防洪限制水位的概念与警戒水位的概念完全不同。
防洪极限水位是指水库在汛期能够有效蓄水的上限水位,也是水库在汛期防洪时的起始水位。还有正常水位、防洪高水位、设计洪水位和校核洪水位。
以三峡库区为例,库区“近147米”水位与三峡工程水库正常水位175米仍有较大差距。
不要担心水库的安全。
一方面,水利部最近对1390多个小型水库进行了检查和突击检查,对突击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采取了“一省一票”的形式,并下发到省级水利部门,要求其限期整改。
另一方面,对于大中型水库,水利部不断加强“网上网下”监管,禁止超汛限水位非法运行,将依法科学精细地开展防洪调度,有效减轻下游防洪压力,充分发挥防灾减灾效益。
同时,水利部也督促相关责任人坚守岗位,加强检查和防范,一旦发现险情,及时处置,并迅速转移上下游受威胁人员,确保“保人民”中人员的安全。
为了应对次生灾害,应该掌握这些知识
很多朋友都会问,当暴雨来袭时,山洪、泥石流、城市内涝等次生灾害频繁发生,遇到它们该怎么办?
请收集以下知识点
山洪
万一发生山洪,不要向溢洪道方向跑,但要迅速向两边躲避。
不要轻易涉水过河。万一出现被河水冲下等意外现象,尽量抓住河里的漂浮物或岸边的树根和树枝,以躲避危险。
泥石流
在山谷中移动时,一旦遇到暴雨或暴雨,要迅速移动到安全的高地,不要避开或停留在低洼的谷底或陡峭的山坡上。
注意周围环境,特别要注意不正常的声音,如远处的土石崩塌和洪水咆哮,这可能是泥石流即将发生的征兆。
当泥石流来袭时,应立即跑到沟岸两侧的高度,不要沿沟方向向上游或下游跑。
城市内涝
当城市发生暴雨内涝时,低洼社区、凹地立交桥和地下交通设施都是易积水的区域,遇到暴雨时应及时撤离。
总之,我们应该密切关注雨季的预警信息。一旦发出预警,尽量少出门,出门时避开危险区域。
大家注意安全!(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曾世扬季雷磊观点工作室:李维文陈宝)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连续23天暴雨预警,1000多万人次受灾!南方还好吗?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17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