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36字,读完约3分钟
自COVID-19爆发以来,消费行业受到了很大影响。
7月16日晚,中国免税行业明星企业中国免检披露了2020年半年度业绩报告。上半年中国总营业收入193.09亿元,同比下降22.02%;净利润9.31亿元,同比下降71.73%。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中国国际旅行社更名为“中国免检”后首次发布业绩预测,也是该公司上市以来首次出现半年度业绩下滑。
中国中峰表示,2020年上半年,公司的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扣除后的净利润和基本每股收益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了76.85%、77.50%、71.73%、68.86%和71.73%,这主要是由于报告期内COVID-19受肺炎影响,免税店客户同比大幅下降,导致销售收入下降。
2020年,COVID-19的肺炎疫情席卷全球,消费行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为了刺激消费的回归,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帮助消费市场复苏,免税行业迎来了实质性的好处。
7月1日,海南岛免税新政正式实施。免税购物金额从每人每年3万元增加到10万元,商品种类从38种增加到45种,引发了海南免税购物的热潮。根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在新政实施的第一周,平均每日税收优惠比上半年增加了58.2%。
在优惠政策的刺激下,二级市场的免税领域一直在蓬勃发展。其中,海南实施新的免税政策后,中国中央免税连续两个交易日每日交易,总市值超过3000亿元。王府井在两个月内上涨了270%以上,格力地产连续上涨了8个涨停日……就连离境退税概念股也一度随着这一趋势升温,茅野商业、杭州白洁和合肥百货受到短期资金的追捧。
然而,随着最近的市场调整,免税行业也出现了分化。今天,除了昨天宣布申请免税的两家上市公司外,它们都逆势上涨。其他股票,包括王府井和安百里,在前期表现强劲,都跌入了极限,中国中央保险公司下跌了5.9%。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7月16日,沪港通已连续9个交易日卖出中国中央自由,累计净卖出金额为36.53亿元。
不管二级市场的盛衰,业内人士仍然认为免税行业有很大的想象空空间。
根据新纪元证券的数据,海南离岛的免税规模未来将大幅增加,预计2022年将达到600亿元。
根据民生证券的研究报告,随着中国免税产业增长边界的开放,在新的离岛免税政策+中国城市居民免税政策下,预计国内免税市场的销售规模将超过1500亿,比2019年高出三倍以上。随着行业规模的扩大,一直坚守并形成规模优势的领导者钟勉受益最大。
据中国中峰介绍,公司在海南省有四家离岛免税店,分别是三亚的海棠湾免税店、海口的美兰机场免税店、海口的日月广场免税店和琼海的博鳌免税店,并在三亚新开了两家免税店。
在最近的公告中,中国中芬表示,为了扭转不利局面,公司坚持“实现疫情防控”,紧跟形势变化,迅速改变经营策略,大力拓展网上业务,严格控制成本和费用,努力降低疫情对公司经营的影响。同时,中国自由贸易协会坚持以旅游零售为主业,以重大战略项目为重点,积极推进资源重组整合,全面推进核心竞争力企业转型升级。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受疫情影响 中国中免上半年净利下滑逾7成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18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