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83字,读完约3分钟
20年的奋斗,还是曾经的空.
近日,上市公司宇恒药业股份有限公司(002437)接到控股股东哈尔滨宇恒集团的“通知函”,进入破产程序。宇恒集团及其实际控制人朱一直在等待保本冻结7.06亿股,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32.18%,其中3636.48万股将于7月16日司法发售。
宇恒药业是控股的第一家上市公司。在品尝了资本市场的甜头后,他还在2017年赢得了新邦制药。
两年前,宇恒集团很难与“破产重组”联系起来。在2018年胡润百富榜上,朱夫妇以105亿元人民币“斩获”黑龙江首富,被誉为“东北之王”。这是他们连续第四年进入名单。
在15年内将160万变成100亿
以朱为首的宇恒集团,起源于黑龙江一家濒临破产清算的制药厂。
黑龙江首富来自陕西省。1988年大学毕业后,他成为Xi电力中心医院的眼科医生,并于1993年开始经商。
千禧之际,朱以168万元收购了黑龙江省康复研究院附属制药厂。尽管连年亏损,朱开发的“松美乐”鹿瓜多肽注射液看到了商机。
收购这家制药厂后,朱创办了宇恒药业。之后,朱将宇恒制药转化为gmp(国家良好生产规范)。
2004年,“松美乐”鹿瓜多肽注射液进入国家医疗保险,成为国内市场五大骨折愈合注射液之一,给宇恒药业带来了可观的效益。
2007年至2009年,产品对宇恒药业的贡献率分别为56.18%、50.56%和40.39%。仅在2009年,鹿瓜多肽注射液就为宇恒制药带来了1.57亿元的营业利润。
2010年6月23日,宇恒药业等四家公司的上市仪式在深交所举行(左一为朱
图片来源:时代财经画廊
随着该产品的普及,宇恒制药于2010年6月登陆a股市场。当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朱的感情:“最后,不缺钱。”
上市后,宇恒药业的股价一直在持续上涨。截至2015年6月,复牌后的股价达到234.72元/股,朱的股价也随之飙升,当年他首次跻身胡润百富榜。
玉恒药房越k线
感受到资本的力量,朱的开始大幅度地扩张。在朱和夫妇的控制下,宇恒药业在医学界甚至被称为“M&A机器”。
据不完全统计,自上市以来,宇恒药业共花了129亿元在资本市场疯狂购买购买,只有27宗并购,但只有14宗最终完成。
在这27笔并购中,最大的一笔是2017年由宇恒集团子公司西藏玉溪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收购的新邦制药21.04%的股权。通过这次收购,和他的妻子朱控制了上市公司。此次收购还使新邦药业创始人张一次性套现30.24亿元人民币。
善意如雷,制药帝国开始崩溃
资本是一把双刃剑。盲目并购不仅拖累了宇恒药业的整体业绩,也使上市公司的商誉居高不下。
2018年,宇恒集团的风险逐渐暴露。截至当年年底,宇恒药业的负债已经超过50亿元。同期,宇恒药业的商誉达到33.6亿元,占总资产的35.25%。
但对朱来说,更不利的是,制药业的风向在过去几年已经发生了变化。
在过去,朱通过“购买大品种辅药和中药注射剂”的模式,收购了哈尔滨蒲公英药业、上海华佗、南京万川等一系列公司,创建了“医药帝国”。
2019年7月,在国家卫生和健康委员会发布第一批重点监测目录后,辅药和中药注射剂成为制药业产能过剩的典型案例,在随后的地方政策和医疗保险目录调整中被严格限制或淘汰。
这一击对朱的打击可想而知。目前,在整个医药行业全面改造创新药物的时候,朱虽然也规划了创新药物企业,但在实际操作层面上,并购的方式还在继续。
2019年,宇恒药业的业绩如雷贯耳,亏损26.62亿元,这是该公司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主要原因是一口气计提了26.15亿元商誉减值准备。商誉减值的原因是两年前收购的上海华佗和南京万川的经营业绩未能达到预期。
事实上,宇恒药业的净利润已经连续三年下降。根据宇恒制药发布的2020年上半年业绩预测,扣除后的净利润约为-6000万元至-4000万元。
同时,宇恒药业的整体负债率也从2018年的53.64%飙升至2019年的75.21%。
另一家由其控股的上市公司新邦制药在2018年也遭受了12.97亿元的巨额亏损,超过了过去8年的累计净利润。最近,新邦制药预计2020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3000-4000万元,同比下降75.27%-67.03%。
由于业绩不佳,朱控制的两家上市公司在二级市场的表现并不令人满意。截至目前,玉恒药业和新邦药业的股价在较高时期分别下跌了73%和81%。
可以说,这一切都为宇恒集团的破产和重组铺平了道路。
大股东的42亿股权资产被冻结
正是2017年对新邦制药的收购让宇恒集团陷入困境。本次股权转让总价为3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每股8.424元人民币。
而朱只花了8亿元人民币策动收购,实际出资是由他牵头的一只规模为46.6亿元人民币的结构性基金。除了收购新邦药业的资金外,还少了16.36亿元。
收购完成后,朱将所持新邦药业的全部股份进行了质押。质押方为中信信托,尚未释放。
为了缓解朱的财务压力,试图自救,开始变卖资产换取资金。
其中,2019年11月,宇恒药业将其优质资产奥诺药业转让给华润三九,换得14.2亿元人民币。奥诺药业生产的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液、维生素C咀嚼片等产品常年位居国内市场份额前列,曾为宇恒药业贡献30%的利润。
2020年1月,宇恒集团持有的京东数码股份有限公司2.43%的股权被司法拍卖,最终被国鑫中央企业运营(广州)投资基金(有限合伙)以14.8亿元的价格购得。根据法律文件,拍卖始于宇恒集团与华能桂城的合同纠纷,宇恒集团持有的京东数码股份被迫拍卖以偿还债务。
然而,即使持续出售资产,也很难补充流动性。今年3月,M&A基金的投资者告知投资者,宇恒集团已完全丧失流动性。
7月7日,新邦制药和宇恒制药相继发布紧急公告。这两家公司背后是同一个控股方,正面临破产和重组的宇恒集团。
图片来源:宇恒制药公告
宇恒制药宣布,由于控股方宇恒集团的破产重组,宇恒集团持有的7亿股宇恒制药股份全部被冻结。根据当日(7月7日)收盘价,冻结资产价值为25.33亿元。其中,近期将有3636万股在淘宝司法销售网络平台上拍卖。
新邦制药的公告还显示,由于控股方宇恒集团的破产重组,宇恒集团持有的新邦制药近3.6亿股股份被冻结。根据7月7日的收盘价,被冻结的资产价值为17.22亿元。
诺亚和渤海银行踩了雷
随着基金的崩溃,宇恒集团为收购新邦药业而设立的M&A基金开始崩溃并逾期,并在后续的履行中陷入困境。参与提供杠杆资金的诺亚财富和渤海银行纷纷出手。
数据显示,M&A基金整体规模为46.6亿元,其中渤海银行通过华西证券参与优先投资,制定了华西证券汇智一号定向资产管理计划,总投资30.6亿元;
共青城泛汇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参与中级阶段,出资8亿元,其中芜湖格非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私募股权基金创世安琳基金(1号、2号)出资5亿元,北京泛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泛盛潘寒投资基金1号出资3亿元。
上海甘霖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作为实际控制人的出资人,参与了下级,出资8亿元。上海甘霖是宇恒集团的全资子公司。
M&A基金将通过信托渠道设立单一信托计划,最终贷款给哈尔滨宇恒集团。宇恒集团通过该产品募集成功获得新邦药业21%的股权,然后将募集价值相同的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给私募。
收购后,新邦制药的股价一路下跌。2017年6月3日,新邦药业的股价达到每股9.83元的高点,然后一路下跌。截至7月21日,收盘价为每股4.94元。宇恒药业2017年6月的股价约为7元/股,截至7月21日的收盘价为4元/股。
新邦医药二级市场表现
随着股价暴跌,宇恒制药在2018年三次因质押而被迫清盘。自2019年以来,宇恒药业的股权已在司法拍卖中售出三次。
据公开信息,创世安琳基金1号和2号成立于2017年4月,基金实收规模约为5亿元。基金经理是诺亚手下的格非资产。
今年3月,创世安琳基金即将到期,诺亚召开投资者简报会,告知投资者宇恒集团已完全丧失流动性,产品进入无限期逾期状态,并表示正在努力推进其他风险缓释方案,寻找强大的战略投资者,沟通协调债权人,跟踪评估债务人的经营状况。
诺亚财富的客户总是担心,即使未来新邦药业股价反弹,其质押股票的市值预计将达到30亿元,渤海银行作为优先投资者,很可能平仓离场,而诺亚财富作为M&A基金的中级水平,可能难以回笼。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黑龙江首富"大败局":100亿身家崩塌,"医药帝国"濒临破产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18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