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311字,读完约8分钟

美国东部时间7月21日,美国以“保护美国知识产权和私人信息”为由,悍然要求中国关闭驻休斯敦总领馆,并在7月24日前撤离。

7月24日中午,中国宣布关闭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这是对美国此前要求关闭中国驻休斯敦总领事馆的反击。

从最初的贸易摩擦到商业和技术对抗,直到当前两国之间的意识形态斗争急剧上升,中美之间的冲突逐步升级,冲突的范围远远超过两国。

美国冲突升级的内在逻辑是什么?全球政治结构将会发生什么?中国应该如何应对矛盾的升级?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郑永年接受了《时代周刊》记者的专访。

“只是你想不起来,但没有他你做不到。”

时代周刊:美国最近下令关闭中国驻休斯敦总领事馆。这是什么意思?

郑永年:与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相比,当前的中美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甚至与2000年后有很大不同。如果我们仍然用当时的行为模板来推测,绝对没有办法理解美国的真实意图。

从美国现在对中国施加的压力来看,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只有你想不到,但没有它你就做不到。

具体到中国驻休斯敦总领事馆的关闭,我认为在当前升级的背景下这并不特别令人惊讶。事实上,在2017年和2018年,美国分别关闭了俄罗斯在旧金山的领事馆和西雅图的领事馆。

同时,这件事对美国来说是可以控制的。特朗普政府甚至可以预测,中国政府很有可能会关闭美国驻中国总领事馆。故意制造这些可控的冲突是美国目前的政治手段。这又回到了我刚才所说的。只是你想不起来,但是没有他你做不到。

郑永年:对待美国全方位打压,要有大国心态

时代周刊:美国国务卿庞贝再次要求欧洲国家选择一个边站。中国应该如何避免被牵着鼻子走?

郑永年:美国领导西方世界对抗中国,搞“身份政治”。对美国来说,这是最好的选择,但对中国来说,这是最糟糕的情况。

现在,美国要求欧洲国家站在一边,但国际关系理论提倡现实主义:从利益出发,不受意识形态的影响——这与美国目前提倡的“身份政治”完全相反。

“身份政治”的发展趋势令许多国家担忧。不久前,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外交事务》上发表了一份文件,对中美关系紧张表示高度关切。今天,很多人觉得由于中美关系的恶化,很多国家都处于压力之下,最终可能要做出选择。

郑永年:对待美国全方位打压,要有大国心态

“身份政治”对中国非常不利。在庞贝的叙述中,美国代表“民主”,中国代表另一个。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政府应该特别清醒,永远不要与美国搞“身份政治”,否则就会陷入陷阱。

这两个经济体不可能完全脱钩

时代周刊:从过去中国被迫以“强船利炮”融入世界市场,到现在中国受到各种压力,美国对中国市场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郑永年: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希望中国融入世界市场,更多地考虑经济利益;为了压制中国,应该更多地关注国家安全利益。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态度的变化更多的是由于他们关注焦点的变化。当国家安全利益受到威胁时,经济利益只能让步。

郑永年:对待美国全方位打压,要有大国心态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和美国将完全脱钩。相反,只要美国保持资本主义,只要资本流动,只要中国继续改革开放,这两个经济体就不可能完全脱钩,变得毫不相干。然而,它们之间的相互依赖将会减少,不可能像以前那样紧密。

郑永年:对待美国全方位打压,要有大国心态

两种制度和两个市场已经形成:以美国为中心的制度和以中国为中心的制度;一个以美国为中心的市场和一个以中国为中心的市场,但两种制度不会完全分开。

显然,这种趋势对中国不利。这要求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美国不是铁板一块,无论是脱钩论还是呼吁对华强硬政策,美国主要政府、强硬派和反华派别都在这么做,不能代表其他集团的声音。

目前,主张与美国打贸易战的主要是白宫,而不是华尔街。尽管现在许多美国商界支持特朗普参与贸易战,但他们的想法不同。这些既得利益的目标是迫使中国更加开放,而不是更加封闭,但白宫的冷战派希望中国再次封闭。

从资本主义的发展史来看,资本最终会战胜行政权力。自从美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以来,它从未放弃过赚钱的地方。资本是最理性的。中国市场如此之大,美国资本不可能完全放弃。

《时代周刊》:除了对贸易的依赖,许多中国人还担心科技和人员交流中的“技术冷战”。面对技术封锁,我们该怎么办?

郑永年:应该说,美国对中国的技术封锁已经开始。从短期来看,“技术冷战”确实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虽然中国是一个工业部门最完整的国家,可以生产一切,产量也很大,但它的产业链是低端的,附加值低,原创的东西太少。

对于“技术冷战”,我认为我们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我们应该加大对技术研发的投入。每个世界强国都是自力更生的。英国通过了工业革命,美国通过了重商主义,日本和韩国迅速消化了西方技术,然后转化为自主创新;德国过去远远落后于英国,但通过创新,它也成为了一个世界强国。

郑永年:对待美国全方位打压,要有大国心态

另一方面,我们必须依靠市场的力量。这是从苏联的教训中得出的结论。冷战期间,苏联的军事技术非常先进,甚至一度超过了美国。然而,这些技术是在行政命令制度下产生的,民用技术从未得到很大发展,也没有很好地转化为生产力,这是一种畸形的结构。

郑永年:对待美国全方位打压,要有大国心态

《时代周刊》:面对美国的压制,如何提高中国经济的开放水平?

郑永年:党的十八大重申了扩大对外开放的决心,这是中国政治领导层智慧和理性的体现,也是为了防止中国再次落入明朝的陷阱。

明朝时,郑和下西洋,中国的国力是世界上最强的。当时,海洋时代尚未开始,葡萄牙和西班牙的船只无法与明朝的船队相比。如果明朝的意识形态不是保守的,海洋时代仍然属于中国。然而,明清两代选择了“闭关锁国”,直到鸦片战争爆发,中国被西方用枪打开,我们失去了一个海洋时代。

郑永年:对待美国全方位打压,要有大国心态

当时,英国这个世界霸主,因为采取了“单边开放”的政策,所以能够称霸近200年。所谓“单边开放”,就是说你不向我开放没关系,但我会向你开放,这让英国强大了这么久。

在确保国家利益的前提下,你是黑暗的,我想变得更光明;你很保守,我想更开放。

成为一个大中产阶级

时代周刊:你以前多次指出,你应该用“大国心态”看待美国。你怎么理解它?

郑永年:刚才,中美之间的问题比较政治化。六十年代的中美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九十年代是一个政治问题,现在也是一个政治问题。为此,我们应该保持冷静的头脑和客观的立场。特别是,我们不应该搞民粹主义,并要求永远保持以开放的态度看待美国。这是一个大国的心态。通过保持这种心态,中国可以创造一个更大的开放格局,增强国力。

郑永年:对待美国全方位打压,要有大国心态

民族主义是不可避免的,中国也需要民族主义,但它不是非理性的民族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告诉我们,像德国和日本这样的非理性民族主义走上了错误的道路。因此,决策仍然需要理性。在制定政策时,我们应该实事求是。我们不应该受意识形态或情感的影响。

郑永年:对待美国全方位打压,要有大国心态

一旦民粹主义兴起,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骂回”,但在“骂回”的同时,我们已经陷入了西方设定的话语议程和其他人为中国设定的陷阱。

幸运的是,尽管国内社会确实存在非理性的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但中国有一个强大的领导集团,对当前形势保持清醒的头脑。

《时代周刊》:我们怎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大国心态”?

郑永年:孟子曾经说过:“有恒心的人就有恒心。”如果你想落入民粹主义的陷阱,中产阶级必须强大起来。

我们可以以美国为例。过去,美国可以说是一个“中产阶级社会”。二战后,美国中产阶级的比例达到70%;现在它是一个“富裕的社会”。今天,美国中产阶级不到50%。在奥巴马执政的八年里,美国中产阶级的规模每年下降1%。

在这种情况下,底层没有受益,中产阶级越来越少,民粹主义自然抬头。

回顾中国,虽然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中国还远远不是一个富裕的社会: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刚刚超过1万美元,而美国和新加坡都超过了6.5万美元。与此同时,中国的中产阶级占总人口的30%,在日本和亚洲的“四小龙”起飞后的20-30年间,中产阶级扩大到70%。

郑永年:对待美国全方位打压,要有大国心态

在一个社会中,当中产阶级强大时,很容易达成共识:如果中产阶级不增长,社会将难以稳定;如果中产阶级不增长,就很难建立消费社会,即使建立了,也很难持续发展;如果中产阶级不增长,就不可能谈论法治社会,因为中产阶级最需要法治。

郑永年:对待美国全方位打压,要有大国心态

因此,要让中国强大,我们不需要太多的花言巧语,只需要一个指标:让中产阶级变得更强大。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郑永年:对待美国全方位打压,要有大国心态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19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