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303字,读完约6分钟

继今年6月深圳证监局公布131起非法私募后,7月23日,深圳证监局再次披露了部分非法私募的具体情况。

这一披露的细节令人震惊。一些私募实际上已经开始向70岁以上的高级投资者出售房屋和养老基金;还有一些私募通过索要房产和购买电话簿来获得数千个公共手机号码,并雇佣100多人打电话来达到促销目的。

非法私募的常规是什么?

据深圳证监局介绍,这些定向增发是如何吸引客户的?

一、宣传和推广:

1.通过互联网推广。深圳前海亚太富邦基金有限公司等机构违反规定,利用官方网站和腾讯视频发布广告,在热点论坛发布招股说明书。

2.微信已经突破了“熟人”的界限,成为一个公共交流的平台,很容易被用作公共宣传的工具。在被调查的机构中,有20多家机构通过微信群发布产品或添加好友在微信群中推广产品,有10多家机构设立微信公众账户发布推广文章。

盯上70岁老人养老金、卖房款 雇百余人打电话推介!违规私募乱象触目惊心

3.通过电话簿进行群组通话。例如,深圳前海新富资本管理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向该物业索要和购买电话簿,获得了数千个公共手机号码,并雇佣了100多人打电话来达到促销目的。

4.采取现场会议诱导。如深圳前海高新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等。,通过在豪华酒店举行的定期和不定期的招待会和答谢会向与会者分发宣传材料,并通过有奖销售和对老客户的回扣吸引新客户购买产品。

二、向不明对象筹集资金:

1.避免或突破一只基金中20名参与者的限制。如已移交公安机关的深圳久益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和深圳恒富汇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均以同一产品名称分期发行,参与项目的投资者超过数百人;深圳前海金鑫股权投资有限公司和深圳前海金牛新财富管理有限公司已发行多种产品投资同一项目,产品投资者累计超过200人;小牛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深圳小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富辉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和深圳文鼎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发行的产品,共涉及1000多名投资者,募集资金主要流向集团公司混合使用。

盯上70岁老人养老金、卖房款 雇百余人打电话推介!违规私募乱象触目惊心

2.未能严格遵守适用性要求。例如,深圳恒辉兴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和深圳盈兴源资产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向借入大量资金或单笔购买的不合格投资者募集资金;中天创业(深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存在高级投资者通过出售房屋和养老基金购买公司资金的情况;深圳洪钧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有很多投资者购买了不到10万件产品,这公然违反了合格投资者的要求;深圳新汇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向部分70岁以上的投资者募集资金,但未对投资者进行实质性审查,也未要求投资者提交相关资产证明。

盯上70岁老人养老金、卖房款 雇百余人打电话推介!违规私募乱象触目惊心

3.投资风险没有完全披露。如深圳前海汇能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深圳恒富汇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从没有稳定收入来源的家庭主妇、亲戚和老乡那里筹集资金并签订保本协议,并且没有完全告知产品。投资属性和投资目标风险;深圳新汇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销售人员向投资者夸大投资收益,代投资者签订基金合同,并未充分告知合同条款。

盯上70岁老人养老金、卖房款 雇百余人打电话推介!违规私募乱象触目惊心

第三,误导和欺骗公众

1.借用许可证的名称混淆了。很多私募股权机构都有“基金”和“基金管理”两个词,但在开展业务时,私募股权基金和公募基金的区别并没有完全提醒投资者,使投资者误以为它们是类似公募基金的特许机构,如深圳前海覃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和深圳金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一些机构在商品名称中使用知名特许机构的近似名称。例如,辖区内许多机构的名称都标有“金钟”、“SDIC”、“中融”等字样,但与相关国有机构没有关联。

盯上70岁老人养老金、卖房款 雇百余人打电话推介!违规私募乱象触目惊心

2、带注册信。一些私募以备案少量产品为信用增级,发行大量未注册产品。经核实,发现有40多项“少储备、多筹集”,大量体外免费产品加大了私募基金的宣传力度。例如,深圳市通盈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在协会中已经备案了三个产品,备案规模只有几千万元,但实际募集资金数十亿元,涉及上千名投资者。

盯上70岁老人养老金、卖房款 雇百余人打电话推介!违规私募乱象触目惊心

3.机构监管下的背书。例如,深圳市金钟郭蕊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已接到公安通知,与一家国有银行分行签订托管协议,为汕头市募集产品。实际上,大量投资者基于对托管机构的信任购买私募产品。

购买私募产品时要小心

由于投资门槛高达100万元,一旦投资者踩上非法私募的风头,他们将遭受更大的损失。深圳证监局表示,私募机构违规销售行为的核心根源在于未能保持“非公开发行”和“合格投资者”两条底线。

深圳证监局表示,近年来,私募股权基金行业在支持创新创业、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好坏参半、负面比较甚至“打雷”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行业形象和社会稳定。各私募机构应坚持私募的底线,确保基金销售的源头环节符合法律法规。

盯上70岁老人养老金、卖房款 雇百余人打电话推介!违规私募乱象触目惊心

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了私募爆破矿的投资者,发现私募爆破矿在销售过程中首先误导了投资者。例如,其中一个投资者投资400万元在一家私募公司的原因是为了听销售的夸大宣传。

北京智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王伟表示,与私募相关的案件呈上升趋势,他不推荐普通投资者参与私募。“因为没有公式告诉你哪只基金可以投资,哪只基金不能投资,普通投资者的知识和经验不足以识别如此复杂的交易。”

根据《证券投资基金法》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各类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人应以非公开方式向合格投资者募集资金,不得变相公开宣传,不得以私募股权基金的名义出售“清仓股票”。不允许“债务”和“明基实贷”性质的产品以私募股权基金的名义从事非法金融活动;已有违法违规行为的,应立即制止并及时整改到位。

盯上70岁老人养老金、卖房款 雇百余人打电话推介!违规私募乱象触目惊心

深圳证监局在通知中表示,辖区内所有私募机构应坚持私募监管底线,从源头上加强内部控制,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共同维护行业规范秩序。

下一步,深圳证监局将继续加强对辖区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人和私募股权销售机构的监管和执法,加强日常监管和现场检查,加快清理违法违规行为,促进辖区私募股权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盯上70岁老人养老金、卖房款 雇百余人打电话推介!违规私募乱象触目惊心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19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