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84字,读完约4分钟

2020年,COVID-19流行病在世界各地肆虐,医疗卫生行业的价值凸显。如何加快生物技术创新,提高医疗卫生水平,加快健康产业大发展?8月8日,hcare全球健康产业峰会的主要论坛给出了答案。

中国呼吸医学专家王晨院士在峰会上发表讲话,对医药卫生行业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这一流行病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健康是一项关系到民生、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全与稳定的主流社会事业。在未来的经济发展模式中,与食品、服装、住房和交通等消费增长相比,健康相关产业的增长是巨大的,可以称得上是未来最大的产业。

张文宏认为“第二波疫情”目前还是伪命题,高瓴期待全球医产学研融合

疫情并没有阻碍卫生行业的跨境交流与合作。美国梅奥诊所国际部总裁安东·德克尔(g. anton decker)表示,在当前形势下,加强医学、工业、教育和研究的全球联系更为必要:我们的研究人员,包括病毒学家、微生物学家、传染病专家和重症监护室医生,需要每天从世界各地了解不同的信息,并对新型冠状病毒进行科学研究。在应对COVID-19流行病时,我们需要全球合作。

张文宏认为“第二波疫情”目前还是伪命题,高瓴期待全球医产学研融合

事实上,COVID-19流行病的爆发也客观上加速了生产、教育、研究和医学之间的深度融合。今天的健康产业充满活力,就像当年信息产业爆发前夕一样,上下游之间的耦合效应越来越强。通过与产业、大学、科研和医药合作,构建一体化的创新生态,将大大降低整个产业的创新成本,加快药品和医疗器械研发的迭代速度,创造巨大的增量价值。高燕联合首席投资官兼合伙人易诺青表示,他对世界医药、工业、大学和研究一体化充满期待。

张文宏认为“第二波疫情”目前还是伪命题,高瓴期待全球医产学研融合

除了预测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会议还揭示了全球COVID-19流行病的最新进展。

王晨院士表示,COVID-19疫情不会很快过去,未来风险仍然很大。由于它是一种具有很强传染性和致病性的病毒,人类仍然是这种病毒的新宿主,病毒仍处于进化和变异的突出阶段。面对这种进化和变异,无论是社会干预还是科技干预,都不能保证完全产生特异性的综合抗体。

张文宏认为“第二波疫情”目前还是伪命题,高瓴期待全球医产学研融合

张文泓教授认为,所谓的秋冬季第二次爆发标志着第一次爆发的结束。目前,世界上第一波疫情还没有结束,所以第二波疫情仍然是一个错误的命题。他还强调,由于相对完整的防疫战略体系,中国最糟糕的时期已经过去。

来宾们表达了一种乐观的共识,即人类最终将战胜这种病毒。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如果我们回顾过去30年,人类已经基本上战胜了三种非常重要的病毒,即乙型肝炎、艾滋病毒和丙型肝炎..人类科学研究的能力和全社会对新型冠状病毒的重视,必将促使科学家研制疫苗和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王晓东院士说。

张文宏认为“第二波疫情”目前还是伪命题,高瓴期待全球医产学研融合

当治疗特异性药物在短期内难以在COVID-19中出现时,疫苗是最佳解决方案。

易诺清表示,COVID-19疫苗研发的五大技术路线是:灭活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重组蛋白疫苗、核酸疫苗(包括mrna和dna疫苗)和减毒疫苗。其中,在mrna疫苗方面,世界上第一个进入三期临床实践的是美国生物制药公司马尔德纳,而在中国进展最快的是苏州阿布根;腺病毒载体疫苗的代表企业是加拿大肯辛诺生物制品公司,重组蛋白疫苗的代表企业是三叶草生物。

张文宏认为“第二波疫情”目前还是伪命题,高瓴期待全球医产学研融合

此外,王晨院士号召临床工作、科研工作和行业工作人员通过跨行业融合,形成一个充满活力的交响乐团。

张文泓还认为,许多临床问题,从前端基础研究,到临床研究,再到产品,都需要创新和跨行业整合来解决。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将对健康产业的相当多的疾病有所期待。我也希望看到更多的王晓东院士从医学科研的前端走向后端,根据临床需要设计产品。我也希望由王院士领导的国家呼吸医学中心能够与整个临床网络相结合,以增强所有科学家和行业的权能。张文泓说。

张文宏认为“第二波疫情”目前还是伪命题,高瓴期待全球医产学研融合

(fuxiaoya @ lanjinger)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张文宏认为“第二波疫情”目前还是伪命题,高瓴期待全球医产学研融合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20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