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88字,读完约4分钟

新华社北京8月9日电(记者胡、黄耀腾、赵满军)将于8月10日出版的《半月谈》第15期,将刊登记者胡、、黄耀腾、赵满军撰写的《激活古村落,不仅仅是危楼改造》一文。全文总结如下:

目前,国家加大了农村危房改造力度,许多农民住进了新房。然而,一些村庄重建设轻发展,没有及时拓宽增加村民收入的渠道。“新屋无新村,新村无新貌”的现象依然存在。广西玉林市结合“旅游+”和“生态+”的新模式,激活了古村落,不仅改变了它们的面貌,也为村民的小康生活增添了激情。

《半月谈》刊文:激活老旧村庄,不止于危房改造

破旧的老房子焕然一新,“空新村”生机勃勃

20世纪90年代初,玉林市富民区富民镇张世村的村民陆续迁出,占地近100亩的旧村逐渐闲置,旧房无人问津,成为“空心村”。

2018年1月,张世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启动,政府邀请专业设计团队对传统民居进行生态修复、改造和升级,并纳入农村污水处理和有机农业发展。在整体设计下,村庄基础设施是全新的,村庄景观是独特的。

如今,这个老村子里的一些破旧房屋已经被修复并恢复了生活功能。贯穿村庄的溪流清澈见底,具有地方特色的舞台、茶馆、乡村历史博物馆等配套设施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

中午,村子里一家名为“丰收餐厅”的餐馆挤满了人。开餐馆的张世村村民陈勇(音译)表示,该村已成为一个景点,餐馆在旺季的日营业收入可达2万元。

在北流市新圩镇合村,一些建于清末民初的老房子得到了修复,村里建起了图书馆、咖啡屋和艺术工作室。这些老房子富有岭南特色,吸引了许多人前来参观。

激发村民内生动机,吸引社会资本参与

政府主导的旧村规划和修复工程增强了村民的受益意识,村民参与农村振兴和建设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在王永剑富民区成俊镇刘塘村南塘屯,南塘屯农村振兴委员会“80后”副主席正在带领近10名年轻村民改造村容。王永剑说,今年2月村委会成立后,促进了全村生活环境的改善,许多年轻人留下来,自愿参加工作,开展“三清理、三拆除”工作。

《半月谈》刊文:激活老旧村庄,不止于危房改造

“目前,南塘屯村民捐款11万多元,投资2500多人,几乎没有动用政府资金。”柳塘村党支部书记罗说。

这个村庄有活力和精神来吸引开发商的注意。禹州区任栋镇董鹏村已有数百年历史。村内古宅、古塔、古城墙保存完好,岭南古村落遗址文化公园也已建成。参与董鹏村旅游开发和经营的旅游公司负责人齐启峰表示,董鹏村的修复涉及古宅,村民们以30年宅基地租赁期的价格购买股份,占股份的10%,并按每年的经营收入分红。

《半月谈》刊文:激活老旧村庄,不止于危房改造

“村民的分红收入是每年15万到50万元。同时,村民可以独立经营寄宿家庭、服装租赁、农舍和其他项目。现在有20多名农民利用古庄项目来捆绑他们自己的农产品,每个家庭每年都可以赚更多的钱。2万元至5万元。”祁奇峰说道。

《半月谈》刊文:激活老旧村庄,不止于危房改造

文学和旅游的结合唤醒了美丽的乡村

半月刊记者在合村看到,红砖休闲长廊复古而不失田园情调,土地平整后种植在旧宅基地上的瓜果蔬菜生机勃勃,旧宅基地区的步道也有“我的路已蜿蜒,穿过一个遮蔽的树洞,枝繁叶茂,通向一个佛教的静修处”的魅力。在休息走廊里,几个村民正在休息。“这里晚上会更热闹,我们每天都来散步。”合村47岁的村民杨说。

《半月谈》刊文:激活老旧村庄,不止于危房改造

在张世村,这个曾经人迹罕至的老村庄现在成了村子里最热闹的地方。88岁的村民陈告诉半月潭的记者,他的家人在1999年搬进新居后很少回来,他们的祖屋无人照管。

“我们对祖居有着深厚的感情。现在我们很高兴看到祖屋的修复。”陈说,该村发展旅游业后,游客每天都来,村里变得更加热闹,租房收入可以从租祖屋中获得。

乡村旅游的发展往往离不开文化的支撑。和村按照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理念,发展了一种新型的农村集体经济。“村里有几个油漆工和一个乐队在租老房子。对于那些从事文化产业的人,我们将免收他们半年或一年的租金。”合村居民第一书记吴海英说。

《半月谈》刊文:激活老旧村庄,不止于危房改造

齐启枫说,通过挖掘历史、修缮旧居、文化下乡,农村真正聚集了人气,现在经济效益开始显现。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严松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半月谈》刊文:激活老旧村庄,不止于危房改造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20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