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238字,读完约6分钟
证券时报记者孙伟
金融业的发展总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金融业的生产效率。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金融技术的发展正进入一个更高的发展阶段——智能金融。近日,中国金融四十论坛(cf40)召开了新一期“cf40孙读书会”和新书发布会《中国智能金融发展报告(2019)》,会议由cf40资深研究员、前中国证监会主席肖钢主持。
肖钢说,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竞争非常激烈,归根到底是交通、医疗、金融等行业的竞争。金融是最重要的应用领域,但其目前的应用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与互联网金融和数字转型相比,智能金融是金融技术的一种高级形式,是进一步升级。机器用颠覆性的变化取代了人类的劳动。智能金融可以促进交易成本的降低,增强金融服务和产品的灵活性和包容性,提高风险控制能力。然而,它也面临着治理原则和道德等问题。建议尽快研究发布智能金融标准体系框架,发布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应用的原则和指南。
中国的智能金融还处于浅应用阶段
在2017年国务院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提出“人工智能是引领未来的战略技术,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将发展人工智能视为增强国家竞争力、维护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并首次提出了智能金融。
到目前为止,智能金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报告称,智能金融是人工智能技术与金融业深度融合的新形式,是用机器取代和超越人类管理能力的商业模式变革。
“人工智能很简单。机器不仅取代了体力劳动,更重要的是,它取代了脑力劳动。它必须超越人类的智慧,所以它是颠覆性的。”肖钢表示,从金融角度来看,智能金融将带来两个维度的变化:第一,它将推动科技发展。由于数据要求高、业务复杂、风险溢出大,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将有更严格的要求和更大的技术挑战。因此,大力发展智能金融有利于实现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二是推进金融改革。
具体而言,肖钢表示,智能金融的发展将给金融业改革带来以下变化:第一,促进生产要素重组,降低交易成本,增加规模经济,减少信息不对称。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改变了传统的金融运作逻辑。例如,一些金融机构使用智能客户服务,这大大减轻了人工客户服务的压力;许多金融机构可以在小额信贷审批过程中引入智能审计,实现贷款秒;也有保险公司使用智能索赔,它可以实现超过95%的索赔率和非常快的速度。
第二,提高金融服务和产品的灵活性、适应性和包容性,特别是在包容性方面。由于智能风险控制的发展,那些不能在传统金融机构发放贷款的人现在可以享受贷款了。
第三,有利于提高风险防控能力。基于大数据分析和模型构建的智能金融可以发挥很好的预警和监控功能,有效抑制不良率和异常交易行为,减少资本损失。
肖刚表示,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主要分布在金融业务的前台、中间和后台。前台业务包括智能识别和智能营销,中间业务包括智能信用评估和智能风险控制,后台业务包括智能运营管理和平台建设。此外,近年来,聪明的投资机构已经开始,但相当多的机构尚未进一步提高其能力。
“总体而言,智能金融在中国仍处于浅层应用阶段,处于发展初期,正逐步从外围业务向核心领域渗透。”小刚说。
加快引入智能金融应用原则指南
尽管智能金融的发展可以带来许多好处,但它也面临着伦理和治理方面的挑战。其中,就伦理而言,该报告称,智能金融的伦理问题在于算法的特性及其所依赖的海量数据。一方面,人工智能的不透明性和不可解释性使得它比传统的统计方法更难检测和消除偏差。另一方面,数据源容易出现虚假描述和故意篡改,这给数据隐私和安全带来了挑战。
“目前,智能金融的一些模型和算法是不透明和不可解释的,需要特别注意,这些将成为智能金融发展的弱点。同时,由于人工智能依赖大数据模型算法进行机器学习,如果数据存在虚假描述甚至篡改,将对数据本身产生很大影响,从而影响模型运算的结果。”小刚说。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主席李东荣也表示,人工智能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可以有效地将金融产品和服务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但另一方面,也存在算法歧视和不公平等问题。与欧洲、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相比,目前我国对智能金融的应用还没有专门的原则性指导。因此,我国有必要加快智慧金融的制度建设。
谈到相关的原则和方针应该包括什么,李东荣提出了四点建议:第一,要遵守法律法规。创新总是走在监管的前面,监管部门不仅要为空提供有价值的创新空间,防止其被拖延,还要避免创新因缺乏边界约束而带来的负面影响。第二,我们应该以人为本。要推动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任何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出发点应该是增强人们对金融服务产品的获取感和满意度,使每一项产品都具有可追溯性和可审计性。第三,它应该是安全和可控的。金融领域最大的问题和挑战是风险防控,这是金融业永恒的主题。在金融领域应用人工智能时,应注意风险防控措施是否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第四,要有明确的权利和责任。无论是金融监管当局还是金融和商业机构,要在金融领域推广人工智能的产品和服务,其审计程序和社会披露程序都应在权利和责任、链条和责任方面明确。
对于智能金融的治理原则,除了遵循一般的人工智能治理原则和恪守伦理之外,肖钢还提出了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柔性治理,如实施监管沙箱机制。二是坚持市场需求导向,坚持适度监管的治理原则。三是以产业发展为目标,不要一蹴而就;同时,监管应紧跟智能金融的发展趋势,修订和完善监管原则。第四是智能治理,它使用技术来解决人工智能带来的新问题。第五,构建多主体参与、多层次治理体系。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CF40发布智能金融报告 肖钢等建言加快智能金融制度建设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20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