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50字,读完约4分钟
每个记者张怀水每个编辑陈星
今年是摆脱贫困的一年,现在离年底只有四个月了。摆脱贫困的结果是什么?2020年后,按照中国目前的标准,消除绝对贫困是否等于结束扶贫?未来扶贫的方向和重点在哪里?
8月17日,国家商报和中国人民大学崇阳金融研究所联合推出了“深入了解中国”系列直播节目。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教授孙久文说,到2020年底,所有符合现行标准的贫困人口将全部脱贫,所有贫困县将全部解困,地区贫困问题将基本解决。“但是在目前的标准下消除绝对贫困并不意味着减缓贫困的结束。今后的扶贫工作将从解决绝对贫困转向缓解相对贫困。”
图片来源:全国人大重阳
孙久文指出,东部地区贫困人口分布不均。目前,中国的脱贫目标是“两忧三保”。有些人谈论摆脱贫困的目标,一般来说,收入是一个衡量标准,而不是摆脱贫困的目标。“扶贫的目标是实现‘两个保证,三个保证’,即解决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问题。”
孙久文还表示,截至2019年底,中国农村贫困人口为551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109万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6%,比上年末下降1.1个百分点。从全国各地区来看,2019年底农村贫困人口在减少,减贫速度比前一年快。其中,西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323万人,比上年减少593万人;中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181万人,比上年减少416万人;中国东部农村有47万贫困人口,比上年减少100万。
可以看出,中西部地区贫困人口数量明显高于东部地区,减少贫困的压力也高于东部地区。
孙久文指出,东部地区贫困人口总数肯定很少,但地区间发展差距明显,贫困人口分布不均衡。“例如,广东省的经济非常发达,但在粤北和粤西的山区,仍有人生活贫困。”
孙久文认为,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实现一个地区内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平衡和互补,是战胜贫困的重要出发点。
反贫困具有持久性特征,2020年是摆脱贫困的最后一年。今年1月25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发布了《关于开展挂牌督办工作的指导意见》,对挂牌督办工作做出了具体部署和安排。列举和监督战争的范围是2019年底未脱帽的52个县、贫困人口超过1000人的88个村和贫困发生率超过10%的1025个村,共计1113个村。
随着上市和监管战争的顺利进行,2020年后,在现行标准下消除绝对贫困人口是否意味着扶贫工作的结束?
“我想强调的是,反贫困具有长期性和持久性的特点,按照目前的标准,2020年后消除绝对贫困并不意味着扶贫工作的结束。虽然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变化,但是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并没有改变。因此,2020年后扶贫工作可能会有三个转变。”孙九文说道。
首先,它正在从解决绝对贫困向缓解相对贫困转变;二是从农村扶贫向统筹城乡扶贫转变;第三,它正在从解决贫困转向减轻相对贫困和振兴农村地区。“2020年后扶贫开发的总体目标,首先是在新时期建立与基本现代化相适应的体制机制,这是一项关键任务。二是着力弥补经济社会发展薄弱地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环境治理和产业发展的不足,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三是为低收入人群建立有利于收入增长、社会发展和多维度扶贫的政策环境,继续缩小发展差距。”
对于2020年后扶贫可能面临的问题,孙久文说,首先是相对贫困的标准。许多专家学者认为,贫困的标准是多维的,中国的扶贫事业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减贫的目标已经从解决收入贫困发展到解决多维贫困。
至于具体的扶贫目标,孙久文指出,“两忧三保”本身就是一个多维度的目标,涉及到很多方面。当然,它在将来可能会扩展到其他方面,这不能仅仅用收入标准来解释。
第二,两条线的整合。孙久文说,农村有两条线,一条是贫困线,另一条是最低生活保障线。贫困线由国家设定,但最低生活线由各地区设定。这两条线将来会合二为一吗?这需要思考和进一步研究。
最后一个问题是城乡贫困标准是否统一。孙久文指出,目前,城乡收入差距仍然很大,城乡统一的贫困标准不应该具备条件。
全球新肺炎疫情实时查询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消除绝对贫困等于扶贫工作终结?人民大学教授孙久文:不!未来将转向缓解相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21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