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23字,读完约2分钟
2日,新年第一天上班的辽宁信息中心第四运维服务部主任石立华正在为即将召开的CPPCC会议做技术支持准备。"事业单位改革后,工作量大,但简单高效."石莉华说道。
事业单位改革是辽宁省近年来推进的一项重大改革措施。辽宁省按照事业单位企业化转制和公益性事业单位优化整合的原则,对原有的“小散弱”事业单位进行了大规模的“兼并和转移”。改革是前所未有的,参与改革的几十万人的工作发生了变化,石立华就是其中之一。
石立华曾是辽宁省知识产权局信息中心主任。在这次改革中,全省25个省级机关所属的政府信息机构被统一整合到省级信息中心。“客户越来越多,但专业性更强。”石立华说,过去除了财务和后勤这两个岗位外,只有两三个人能做专业技术工作。改革后,同样的15个机构基本上被分配到专业职位。
“改革就是要解决‘有人无事可做,有人无事可做’的问题。”在谈到改革的初衷时,辽宁省改革办公室副主任李举了一个例子,他说,只有99个省党群部门的机构占了员工总数的三分之二,不到10人,至少只有两三人。“这些单位有的名存实亡,有的屡建屡建,有的管理混乱,有的靠收费支撑。”李对说道。
2018年5月,辽宁省启动了公益性事业单位改革方案。辽宁省按照功能相似、功能相同的原则,推进优化整合。目前,除医疗、高校和地方税制外,27514个公益性事业单位已优化整合为2366个,减幅达90%以上,涉及41万人。
辽宁的事业单位改革不是简单的合并。去年,辽宁省根据中央政府在东北建设五个具有国际竞争力基地的任务,先后建立了五个服务中心,包括一个先进制造基地建设工程中心和一个重大技术装备战略基地工程中心。“这些新设机构是为‘五大基地’建设服务的,解决了‘无事可做’的问题。”李对说道。
早在公益性事业单位优化整合之前,辽宁省就在2016年开始探索事业单位企业化转制。目前,全省已有数千家经营机构转制为企业,成立了12个省级企业集团。数百个企业集团也在不同的城市成立。在按照市场规则行事的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躺在“沉睡”账户上的国有资产正成为价值不断增加的“蛋鸡”。
“辽宁的事业单位改革没有先例。我们摸着石头过河,转到中学,做我们所学的。简而言之,改革不能等,不能站,不能看!”李对说道。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辽宁事业单位大规模“撤并转” 数十万人工作生“变”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21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