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34字,读完约2分钟

新华社合肥1月4日电(记者徐海涛)传统的空燃气环境质量监测主要是基于分布在地面附近的观测点,这很难反映整个区域的情况,而卫星观测技术此前一直被外国垄断。近日,由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制并搭载在高芬5号卫星上的三个大气环境观测核心有效载荷通过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八研究所组织的在轨试验总结评审,标志着中国大气环境观测技术的新突破。

高分五号卫星大气环境观测载荷通过在轨测试评审

2018年5月,高芬5号卫星成功发射了这三个大气探测有效载荷,并在同一个月实现了启动成像。三个负载是大气痕量气体差分吸收光谱仪(emi)、大气温室气体监测器(gmi)和大气气溶胶多角度偏振检测器(dpc),它们负责观察污染气体、温室气体和颗粒物。

高分五号卫星大气环境观测载荷通过在轨测试评审

据报道,中国的大气环境监测过去依赖外国卫星的综合观测数据。由于原始数据没有实时发布,准确性和及时性得不到保证。中科院安徽光机所研究员司表示,这三种有效载荷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地球大气敏感成分的全球信息,分析地表污染源的产生、迁移和消散,将对环境监测与监管、应急判断和评估规划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高分五号卫星大气环境观测载荷通过在轨测试评审

评估结果表明,emi是中国首次获得大气痕量气体中二氧化氮的全球分布,其分布特征与国际同类卫星的结果一致;gmi获得的温室气体光谱数据与类似国际卫星的观测结果一致。Dpc获得了多光谱、多角度偏振图像,成功反演了陆地和sea/きだよ 0的全球光学厚度产品和云相分类产品。DPC已经成为世界上唯一可以在轨道上运行并使用偏振技术探测气溶胶的卫星遥感器。

高分五号卫星大气环境观测载荷通过在轨测试评审

[我要纠正错误]责任编辑:齐修养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高分五号卫星大气环境观测载荷通过在轨测试评审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22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