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15字,读完约3分钟

在国务院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详细解释“三种制度”

——推进行政执法,严格规范公平文明

行政执法公开制度的核心是建设“阳光政府”,积极及时地向社会公开执法信息,接受监督

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注重规范执法程序,实现执法全过程的追溯和追溯管理

重大执法决定的法律审查制度侧重于确保法律的执行,使执法人员不能超越权力界限

“行政执法是否严格规范公平与文明,直接反映了依法行政的水平和程度,以及各级法治政府的建设情况。”在国务院办公厅4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司法部副部长刘振宇详细解释了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全面实施重大执法决定法律审查制度的指导意见》。

推进行政执法严格规范公正文明

刘振宇表示,要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开制度、执法全过程备案制度和重大执法决策法律审查制度。这三大体系围绕行政执法的源头、过程和结果等关键环节,对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具有基础性、整体性和突破性作用,对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维护政府公信力具有重要意义。

推进行政执法严格规范公正文明

据报道,中国大约80%的法律、90%的地方性法规和几乎所有的行政法规都是由行政机关实施的。2017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试点工作方案,在全国32个单位部署开展“三个体系”试点。一年多来,“三个体系”在规范执法程序、提高执法能力、加强执法监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推进行政执法严格规范公正文明

刘振宇指出,行政执法公开制度的重点是创建“阳光政府”,积极及时地向社会公开执法信息,让行政执法在阳光下运行,接受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侧重于规范执法程序,以文字、声像记录等形式记录行政执法的各个环节。全面系统地归档,实现执法全过程的追溯管理。重大执法决定法律审查制度的重点是确保执法合法,确保每一项重大执法决定都必须经过法律审查,使执法人员不能逾越权力的界限,保持法律的底线。

推进行政执法严格规范公正文明

执法越公开,就越有权威和可信度。针对行政执法信息公开不及时、不规范、不透明的问题,《意见》从强化事前公开、规范事中公开和强化事后公开三个方面明确了行政执法信息公开的主体、内容、形式、程序和责任。其中,增加了行政执法机关应当积极公开的信息。例如,要求执法机关积极公开行政执法人员的信息,以方便公众查询执法人员的姓名、证件号码、执法领域和区域。

推进行政执法严格规范公正文明

声像记录具有直观、有力的证据功能,规范执法监督,保障依法履行职责。为了充分发挥音像录制的作用,《意见》主要从录制范围、录制标准、录制设备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显然,现场执法活动和执法办案场所直接关系到人身自由、生命健康和重大财产权益,如查封、扣押财产、强制拆迁等,应当进行全程录音录像。

推进行政执法严格规范公正文明

法律审查是确保行政执法机关重大执法决策合法性和有效性的关键环节。《意见》从明确审计机构、审计范围和审计内容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要求,以确保重大执法决策经得起法律的检验。

现实生活中,少数人阻挠和抵制执法的现象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执法不力的问题也引起了热烈的讨论。司法部行政执法协调监察局局长赵振华表示,行政执法的权力是由法律规定和赋予的。行政执法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代表公共权力。执法相对人和相关人员有义务配合,特别是发现违法现象时,当事人应当配合行政执法人员进行调查和询问。(记者李万祥)

推进行政执法严格规范公正文明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刘洋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推进行政执法严格规范公正文明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22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