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667字,读完约9分钟

2月5日,《国家商报》记者独家报道了上海新生产的人免疫球蛋白因艾滋病抗体阳性而被叫停的事件。

2月6日晚,上海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消息称,上海市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在对上海新兴制药有限公司相关批号的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进行全面调查..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立即组织执法人员和专家进入生产现场,进行了调查和处置,控制了企业的所有相关生产和检验记录,对产品进行了抽样送检,并要求企业停产和启动紧急召回。

起底上海新兴:净利率曾高达50.5% 涉多起法律纠纷

上海新兴制药公司是什么样的公司?公司的管理结构是什么?谁是幕后的控股股东?它在国内等离子产品行业中处于什么地位?《国家商报》记者带着一系列问题,详细梳理了公司背后的“关系”。

据公开信息,上海新兴药业有限公司是国家指定的血液制品生产企业,主要从事血液制品的生产和销售。现由中国医药卫生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医药)控股。

目前,上海新产品的种类和数量在国内同行业中排名第二,原料血浆的综合利用率较高。公司年设计原料等离子加工能力超过300吨,在国内同行业企业中名列前茅。然而,上海新兴食品有限公司受到了两项处罚,其中一项是产品没有按照规定执行gmp。

起底上海新兴:净利率曾高达50.5% 涉多起法律纠纷

根据中国医药2018年半年度报告,上海新兴医药有限公司资产为37518.5万元,营业收入为9712.34万元,净利润为4907.33万元,净利率为50.5%。

“两步走”走进中医

根据工商登记信息,上海新兴医药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兼董事长为王。注册地址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南杨泾路518号。该公司未上市,由国家控制。

上海新兴成立于2000年8月,由中国新兴(集团)公司等单位共同发起,在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上海新兴血液制品研究所的基础上进行改革,注册资金1.64亿元。

当时,上海新兴的第一大股东是新兴集团,持股比例为51.83%,第二大股东是广东梅艳吉祥实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东梅艳”),持股比例为24.39%。

然而,这种持股情况近年来发生了很大变化。

2009年11月,新兴集团与中国通用技术集团公司重组,成为通用技术集团的全资子公司。随着新兴集团的整体重组,上海新兴也并入了通用技术集团。

2015年,上海第二大新兴股东广东梅艳也退出了上海的新兴“舞台”。一家名为中国制药的公司出现在上海新兴股东名单上,并以现金形式收购了广东梅艳持有的上海新兴24.39%的股权,成为上海新兴的第二大股东。

谁是中医?据公开信息,中药最大股东是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41.27%。因此,对上海新兴而言,中药不是局外人,而是通用科技集团的子公司。

两年后,2017年,上海新兴将其控股股东由新兴集团变更为通用技术集团医药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医药控股公司)。

根据年报信息,2017年10月,新兴集团持有的上海新兴51.83%的股份被无偿转让给通用科技集团医药控股有限公司。此时,上海最大的新兴股东由新兴集团转变为医药控股公司。目前,上海新兴大股东持股比例为:医药控股公司51.83%,中国医药控股公司24.39%。

起底上海新兴:净利率曾高达50.5% 涉多起法律纠纷

第二次股权调整发生在2018年。2018年5月,中国制药再次宣布将收购医疗控制公司持有的上海新兴26.61%的股权。此次收购完成后,中国制药持有上海新兴51%的股份,并成为上海新兴目前的控股股东。

为了梳理上海新兴的“前世”,让我们来看看另一家与上海新兴密切相关的公司——中国通用科技(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或许,我们会对上海新兴医药控制公司与中医药的关系有更深的了解。

根据国家商报公布的信息,原控股股东新兴集团、医药控股公司和现控股股东中国医药都是通用技术集团的子公司。此外,该公司持有医药控制公司和新兴集团100%的股份,以及中药41.27%的股份。由此可见,上海崛起背后真正的“大老板”应该是中国通用科技集团。

起底上海新兴:净利率曾高达50.5% 涉多起法律纠纷

通用技术集团在医药领域有很大的影响力。据公开信息,注册资本75亿元的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是以医药为重点的中央企业之一。业务领域涵盖医药行业、医药业务、医药国际贸易、医疗设备融资租赁、医院投资管理等领域,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产业链。

起底上海新兴:净利率曾高达50.5% 涉多起法律纠纷

2017年,集团制药行业在全国排名第51位,制药业务在全国排名第7位。本集团在该领域有两家上市公司,即中国医药和全球医药。

有四家全资等离子公司

根据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上海新兴的业务范围包括医疗保健品、生物制品、中西药品、医疗器械及其“四大技术”业务、卫生敷料等。

据新兴医药官方网站介绍,1999年公司在上海浦东新区投资1.7亿元,建成了亚洲一流的血液制品生产基地,年设计原料血浆加工能力超过300吨。公司产品的品种和数量均居国内同行业前两位(目前,华兰生物是国内最大的血液制品生产商,共有12种),原料血浆综合利用率高。

起底上海新兴:净利率曾高达50.5% 涉多起法律纠纷

《国家商报》记者注意到,目前上海仍有四家新兴企业有外资:泰州新兴等离子股份有限公司、三明新兴等离子股份有限公司、余干新兴等离子股份有限公司和怀化新兴等离子股份有限公司..投资金额分别为1000万元、1000万元、1012万元和1384万元。

起底上海新兴:净利率曾高达50.5% 涉多起法律纠纷

上述四家企业的业务范围均包括采集和供应血浆。除怀化新兴原料血浆有限公司外,其他三家血浆公司的业务范围还包括乙肝专用免疫血浆和狂犬病专用免疫血浆等。

2018年8月30日,中国医药宣布,上海新兴的子公司三明新兴血浆有限公司(将乐新兴血浆采集站)已获得福建省卫生计生委颁发的血浆采集许可证。将乐新兴血浆采集站已获准注册并允许执业。有效期为2018年8月7日至2020年8月7日。

据中国医药介绍,将乐新兴血浆采集站可从获得《血浆采集许可证》之日起开始采集血浆,这将进一步增强上海新兴原料血浆的供应能力,提高其盈利水平,对公司的长远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

《国家商报》记者随后与上述四家等离子公司取得了联系。其中,三明新兴血浆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接到上海新兴医药的通知之前,他们不能接受媒体采访。“我们是上海新兴医药的全资子公司。我们必须得到上海新兴医药的授权才能接受媒体的采访。”

起底上海新兴:净利率曾高达50.5% 涉多起法律纠纷

在记者致电另一家裕固族新兴专卖有限公司后,另一名员工说:“我们现在有点忙,请稍后再打过来。”立即挂断电话。之后,记者打了很多次电话,但是没有人接。

但记者多次拨打的怀化新兴原料等离子有限公司工商注册信息公告电话无人接听。

记者随后试图联系上海新兴制药有限公司,但电话处于无法接通的状态,因此只要拨打该号码,就会立即自动挂断。

该公司卷入了许多法律纠纷

记者注意到,上海新兴制药有限公司在2018年和2016年遇到了许多法律纠纷。根据公开信息,上海新兴医药包含5项法律诉讼和2项行政处罚。

其中,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总)罚办字[2016]第2120160001号文件显示,上海新兴制药有限公司于2014年2月至2015年12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南杨泾路518号生产人纤维蛋白原。在此过程中,没有评估产品质量的潜在影响,并且在不增加成分的情况下改变了用于制备半成品的稀释原液。2016年3月,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根据《药品管理法》第78条警告上海新兴。

起底上海新兴:净利率曾高达50.5% 涉多起法律纠纷

处罚包括警告和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和药品临床试验机构资格。

根据怀化市环保局网站,2014年,怀化新兴原料血浆有限公司违反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并根据《湖南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第五条和第二十四条第一款被处以罚款,该办法已经实施。

此外,上海新兴医药还涉及5起法律纠纷。包括“张玉梅诉上海新兴医药有限公司劳动合同纠纷案”、“杨宝生、王建平与公司股权纠纷案”等。

人类免疫球蛋白市场蛋糕巨大

根据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研究院发布的《2017年生物制品批量发放年度报告》,2017年共有23家企业签约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ph4),共694个批次,1073.8196瓶,转换后的瓶数为1065.6664瓶(2.5g/瓶)。

根据前瞻性产业研究所的统计,从2013年到2017年,中国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的批量在这五年中增长了约70%。

据药物情报统计,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的市场前景非常好,近十年来增长迅速,近两年增长速度最快。2015年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年销售额仅为54.91亿元,到2016年,该药销售额达到66.08亿元,同比增长20.3%。同时,该药目前尚未进口,生物制品企业受到严格限制,巨大的市场蛋糕指日可待。

起底上海新兴:净利率曾高达50.5% 涉多起法律纠纷

从近两年的签约比例来看,上海来世、华兰生物、天坛生物和太邦生物占据了全国市场的65%左右。

根据药品情报数据,上海新兴多年来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销售额排名第19位,2016年销售额在整个行业中排名第20位,市场份额有限。

尽管如此,上海新兴的金融数据仍很乐观。根据中国医药2018年半年度报告,上海新兴医药有限公司资产为37518.5万元,营业收入为9712.34万元,净利润为4907.33万元,净利率为50.5%。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起底上海新兴:净利率曾高达50.5% 涉多起法律纠纷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22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