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27字,读完约5分钟
新华社南京一月六日电。问题:带着几十磅的画到处跑?变了。——南京市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观察
新华社记者凌军辉、沈宇发
审批时间减少了60%,申请材料减少了44%,企业计划审核费用节约了4000多万元...自2018年5月起,南京率先改革全国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优化了经营环境,企业获得了更多的“红利”。
批准“瘦身”和企业“提速”
“我有10年的建筑报道经验。我没想到南京的项目审批会这么顺利,这么快。”南京红瑞国际糖尿病医疗中心前期项目负责人郑秋曼对综合计划评审和数字化计划评审印象尤为深刻。“过去,我带着几十磅重的图纸跑了,我累得无法握手。现在我可以在网上得到它。至少可以节省两个月。”
改革以来,南京大大减少了工程建设项目的审批项目。截至目前,已取消9个审批项目,合并8个审批项目,改变管理方式26个项目,调整审批时限62个项目,建立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制度。
“项目能否提前开工、提前投产,审批效率是最关键的。”南京市建委主任黄辉表示,只有缩短时间,最大限度地减轻企业负担,才能创造一流的商业环境。
从8个月到1个多月,这是博世华宇转向系统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三期物流中心项目经理唐磊感受到的“南京速度”。“该公司在2013年建造第一期和第二期生产项目时,由于当时审批流程的限制,需要8个月时间才能提交审批。新的三期物流中心项目仅用了一个多月就完成了所有手续。”
知情承诺制度是南京市审批改革的一大创新。江苏维凯尔制药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孟祥一对漫长的环境影响评价过程感到困扰。现在,在他在报纸上发表了承诺声明之后,他成功地获得了行政批准函并完成了施工许可。
南京江北新区率先探索信用承诺制度,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由原来的“开工前审批”改为目前的“开工前检查”,大大提高了审批效率,受到企业的欢迎。
此外,南京还将供水、供电、供气的申请和安装纳入审批管理系统,从全链、全过程大大缩短了企业的审批时间。
政府“买单”,企业“减负”
位于江北新区中央商务区的东方万辉市B、C组,在进行水土保持方案评价时,过去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来处理报告,现在只需要提供报告表格。这是由于在南京开展了区域评估试点。
水土保持、地震安全、环境评估、文物保护...在南京江北新区和市级以上开发区,政府将对企业原来承担的各类评估进行区域评估,大大降低了企业成本。
“过去,建设单位单独办理地震安全性评价,平均每个项目成本超过60万元。我们核心区的超高层中心区有30多个地块项目,总造价近3000万元。”江北新区行政审批局相关业务负责人杨光表示,政府作为一个整体可以为企业节省一千万元的经济成本和大量的时间成本,实际上增强了企业的收益感。
为了减轻企业负担,南京还取消了现有的管线测绘收费服务项目,实现了全市公共区域管线图纸免费供应,图纸供应时限也降低到10-20天。同时,通过优化计划评审服务,为企业降低了部分计划评审费用。
"我感受到了南京对公司的真诚."南京康兴科技产业园运营管理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潘表示,政府的政策是让企业的“干货”受益,“我们可以放开手脚,做大做强”。
创建审批系统改革2.0的升级版本
"我们的项目进展如此之快,代理人也做出了贡献."江苏卡奈新能源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宋说:“在江宁,代理人跟踪项目建设过程,帮助我们协调审批部门。整个项目至少提前了半年。”
南京市建设委员会行政审批服务部主任唐军表示,南京市每个区都有一个代理中心,为企业提供全程免费代理服务。
江北新区某医疗中心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了水电问题。当地代理中心立即召集自来水公司和电力公司召开协调会,现场敲定解决方案。目前,水务公司已经进入施工现场。
南京市建立了覆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过程的审批制度。根据东南大学第三方研究小组的评估,南京在审批时间、披露承诺和平台建设方面处于领先水平。
“当我们进入一个部门时,我们可以了解和处理一切,我们不再需要管理多个部门,这非常高效。”江宁区格力电器(南京)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张斌对一站式审批表示赞赏。
继2018年推出100项商业环境政策后,南京在新的一年开始升级并推出100项新政策,不断深化“配送套装”改革,努力打造中国最佳商业环境的模范城市。
“我们将坚持向内和自我加压,并努力创造一个升级版的改革2.0。”黄辉表示,南京正在探索一条智能化审批的新途径,预计未来机器审批标准化事项将成为现实。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曹志斌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拎着几十斤重的图纸一趟趟跑?变了!——南京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观察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2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