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26字,读完约4分钟
新华社北京3月24日电问:中国有多少措施来结束结核病疫情?
新华社记者曲婷、刘玉轩
我国结核病死亡率稳步下降,但80%左右的结核病患者来自农村或流动人口,这给结核病防治目标带来了巨大挑战。国家卫生福利委员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相关部门正在为结核病综合防控模式奠定坚实基础,基层医疗机构在结核病防控中的作用逐渐凸显。
3月24日是第24个世界结核病日,今年的主题是“遏制结核病,建设健康中国”。国家卫生和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李斌21日在北京表示,他将与有关部门一起发起遏制结核病的行动,以实现尽早结束结核病疫情的目标。
——全面克服“耐药结核病”问题
国家卫生计生委医药管理局和医院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结核病的综合防治模式以及结核病诊疗规范和指南逐步完善。要充分发挥初级卫生保健系统的作用,帮助结核病患者,特别是耐药结核病患者定期、按时服药。
许多结核病防治专家表示,随着全球人口流动性的增加和耐药结核病菌株问题的日益严重,耐药结核病在中国的发病率居高不下,正在成为公共卫生的潜在威胁。
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传染病,人们对其更加熟悉。20年来,中国在结核病防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结核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实现了“双下降”,特别是死亡率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然而,耐药结核病会使利福平、异烟肼等传统治疗药物失效,这已逐渐成为近年来全球结核病防治的“棘手”问题。
盖茨基金会健康创新与合作部高级项目官员桓世通说,公众不仅应该知道结核病感染的危险,还应该建立起预防和治疗结核病的信心。绝大多数肺结核是可以治愈的,但是治疗需要很长的疗程。一般来说,肺结核病人需要6到8个月;耐药结核病的疗程为18至24个月。"只要你坚持每天服药,你就会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蒋,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中心政策规划部主任,从事结核病防治工作40余年。他指出,我国在普通结核病的发现和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耐药结核病的防治相对困难。“我们必须尽快提高耐药结核病的检出率和治疗率,这是非常紧迫的。”
他建议新的分子检测技术应该尽快在全国推广,特别是在县和区一级的指定医疗机构。传统的痰培养法检测耐药性需要3-4个月才能确诊,而新的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在实验室只需2小时,“也就是说,它阻断了近3-4个月的感染期,因此非常重要。”
——多管齐下,提高综合防控水平
目前,结核病患者的随访任务是在综合医院或指定医院进行。世界卫生组织中国代表处技术官员陈认为,这将产生高成本,并增加本已稀缺的医疗资源的压力。“建议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作用,将患者的随访工作下放到基层,这样可以降低治疗成本。”
昆山杜克大学全球健康助理教授龙倩表示,根据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医疗服务的报销比例将相应降低。在“三位一体”结核病预防模式下,普通结核病患者需要到县级定点医院就诊,而耐药结核病患者需要到市级或省级定点医院就诊。如果没有针对结核病的特殊报销政策,结核病患者,尤其是耐药患者,可以享受较低的报销比例,且自身费用较高。此外,患者还必须承担交通费和食宿费,这增加了结核病家庭的负担,许多结核病耐药患者不愿或无法坚持治疗。她呼吁筹集公共资金,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减轻病人的疾病负担。
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王路生表示,近年来,“中国卫生计生委-比尔及梅林达·盖茨基金会结核病防治项目”在浙江桐乡、宁夏吴中、吉林德惠进行了结核病按病种付费试点改革,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他说,中国结核病疫情严重的地区集中在西部和农村地区。如果我们能够创新结核病防治的政策和路径,就能有效地防止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并有助于扶贫。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姜晨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我国结核病死亡率稳步下降 终结结核病流行还有几步?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30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