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48字,读完约5分钟
“高收购”是许多投资者在股市下跌时最痛苦的记忆,但当市场回暖时,他们往往会情不自禁地追逐高收购,并重复以前的“高收购”经历。对于今年的投资者来说,第一季度的这波涨势已经有了很大的收获,盲目追求高仓位和重仓位,即“缩手缩脚饿死,缩手缩脚死”,已经成为“最佳投资方法”。值得注意的是,在喧嚣的市场中,大股东的减少是齐头并进的。
中央企业加入裁员大军
大股东的减持悄然开始。除了传统的"大户减持",如需要以较高的质押率和较紧的资金链"改善生活"的民营企业大股东,以及次新股中的风险投资基金外,中央企业本周也加入了减持浪潮。在八次风险警告被热钱忽视后,东方通信的大股东东方通信集团宣布了减持计划。虽然比例不高,只有2%,但涉及金额超过6亿元。
中央企业的大股东开始抛售股票,他们在二级市场减持的可能性一直很低,这表明一些一直在大幅发烫的股票已经出现了大泡沫。如果投资者采取以往盲目追高的操作方法,随时都有可能因减持流弹而受到冲击,以往胜利的果实也有可能再次丧失。
从过去的统计数据来看,大股东的密集减持并不一定意味着市场达到顶峰;相反,只有当市场热且交易活跃时,才会出现大幅下跌的迹象。理解这个现象并不难。只有当市场上有足够多的合约且股价理想时,大股东才会倾向于减持并套现。如果我们从这个方向考虑,当前减持潮的出现并不一定是坏事,至少它是向市场发出的“牛市证书”。
但是这个“证书”只能证明过去和现在,很难为未来的可持续性提供更多的证据。即使被大幅减持的股票在二级市场基金的帮助下再次上涨,这也不是一个可以无限制扩张的泡沫。一旦获利资金超过持续购买的增量资金,包邮游戏将随时戛然而止。从量变到质变需要时间,甚至疯狂的趋势可能会在最后的炒作阶段出现,但它仍然不能改变内在的价值“引力”。而下山返回的过程中,有时只需要一个照明弹就会不经意间打开。在我看来,东航大股东直接抛出减持方案是一个重要的信号亮点,促使投资者不参与通过该地块的魔鬼股票投机,也不是最后一个买单的人。
警惕妖股的投资风险
作为一只曾经实现过“十倍增长”的妖股,理性投资者从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或反复公告中判断当前股价中的大量泡沫并不难。本周,大股东以“国有股减持”的形式出现,这在央企中相对少见。除了真实货币和白银对股票价格的压力之外,这也给热钱带来了冲击:中央企业不能减持。这个震荡炸弹无疑会给市场带来巨大的影响,并让市场重新思考大幅炒股的风险。如果工业资本出现持续减少,热钱能否承受充满泡沫的股价水平是毫无疑问的。
然而,像东方通信这样在早期被高度炒作的妖股的大股东,都是中央企业或持股比例较高的地方国有企业。如果投机没有降温,随时可能遭遇减持公告的“精确打击”,投资风险值得高度警惕(见附表)。
事实上,在东航大股东宣布裁员计划之前,大幅裁员已经充斥了a股市场。据相关统计,2月份市场成交量下降的比例为0.5084%,达到历史高点,为近15年来的最高水平,甚至高于此前牛市高峰的比例。虽然股票市场的不断扩张使市场接受它的能力不断增强,但这一指标显然是一个充满利润的空.警告信息与东方通信类似,一些经过大量投机后被大股东减持的股票,如网科、广益科技、欧玛电器等。,经历了快速的调整,敢于在高位上行的投机资金逐渐不足。
白马股票是避风港
无论从内在价值还是价格博弈的角度来看,这些面临减持风险、股价被炒的品种都面临着越来越高的风险。特别是在4月份到来之后,年报和第一季度报告出现了集中现象,这并不排除业绩下滑公司的一些大股东在市场流动性较好的时候提前卖出的可能性。如果投资者接管并减持其股票,他们将遭受业绩下滑的风险,这将形成一种具有极大杀伤力的叠加效应。因此,投资者需要对一些业绩不佳的公司大幅裁员提高警惕。
从保存胜利果实的角度来看,避免大幅减持股票是一个更好的投资选择。相反,一些估值低、股息高的白马股可以作为避险工具,以避免减持的不确定性。在大量业绩不佳的股票面临减持压力的同时,白马股再次稳步上涨,其中贵州茅台曾突破800元大关,创下新的a股纪录。笔者认为,在新一轮公募基金设立和科技板块新一轮配置需求的推动下,新基金有望增加对低位白马股的关注,银行、钢铁、煤炭等板块值得观察。■
[编辑:荔湾]
免责声明:证券市场红色周刊力求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文章中提到的内容仅供参考。网站上显示的信息仅用于传播目的,并不代表《红色周刊》的观点,也不能保证此类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它不构成实质性的投资建议,所以操作风险由你自己承担。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保存胜利果实,不做减持买单人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30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