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13字,读完约2分钟

围绕美丽的“花伞”,形成一个白色的花海。夜晚有灯光,呈现出五彩缤纷的景象。这是国际馆,2019年北京世博会的核心建筑之一,也是公园里最大的场馆。北京世博会期间,国际馆将作为各国、各地区、各园艺组织参与国际展览的室内展示场所,承担“与植物、园艺成为各方朋友”的重要任务。

九十四把“花伞”汇成一片海(北京世园会风采)

国际馆总设计师、北京建筑学院总建筑师岳虎(音)将其描述为“灵感与理性碰撞的结果”。国际馆被94把“花伞”围绕,采用环境优先的设计策略,通过柔和造型和单元组合的几何设计手法,有意识地淡化建筑形象。希望这些建筑能够融入自然环境,与“花伞”和树林形成对比,同时,为二次设计留出一个可操作的空房间。

九十四把“花伞”汇成一片海(北京世园会风采)

从远处看,在美丽的海沱山的映衬下,国际馆就像一片在树荫下盛开的花海,与周围的青山绿水形成了互补。整栋建筑不会让人想起某个特定的国家或地区。来自世界各地的参展商和游客来到这里就像走进了一片大森林。来自亚洲、欧洲、美洲和大洋洲的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园艺展览会将在国际馆举行。牡丹、月季、盆栽等国际园艺竞赛也将在国际馆举行,园内园艺领域将有“奥林匹克”竞赛。

九十四把“花伞”汇成一片海(北京世园会风采)

“看起来,94把‘花伞’看起来都一样,但实际上,每把‘花伞’的高度、仰角和弧度都不一样。”北京建工集团世博国际馆项目建设总监吴光达用一句话说明了建设的难度。

就高度而言,最高的伞是23.65米,最低的是17.56米。不仅如此,就连“花伞”上的每一片“花瓣”都有不同的高度,整个项目的不同点有5000多个详细的高度。施工人员必须完成制作操作平台、定位花伞柱、组装主梁、组装次构件、焊接、吊装花伞、定位花伞坐标、焊接等八道工序后,才能架设“花伞”。

九十四把“花伞”汇成一片海(北京世园会风采)

除了造型的美感外,94“花伞”还被赋予了更多的绿色、科学和智能功能。

针对延庆地区冬季降雪量大、易结冰的特点,在每个“花伞”的顶部设置融雪电缆,在“花伞”柱内设置雨水管道,雨水管道与地下水收集池和地面500立方米雨水收集井相连。无论是冬季融雪还是夏季降水,都可以沿“花伞”柱内的雨水管道分流储存,用于花园浇水和建筑日常运营。同时,在“花伞”的顶部铺设一层光伏薄膜,白天利用太阳能储存电能,为建筑物的夜间运行提供辅助电源。

九十四把“花伞”汇成一片海(北京世园会风采)

人民日报(2019年3月31日02版)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九十四把“花伞”汇成一片海(北京世园会风采)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31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