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26字,读完约3分钟
新华社天津4月16日电(记者周润建)“绿色霉菌怎么了?”"假蘑菇的原因是什么?""冬菇管理应该注意什么?"这样的帮助信息经常出现在天津农业大学的班立通教授的手机微信工作组里。作为一名农业科技特派员,班利通和他的团队帮助冀州食用菌随时随地接受菇农的技术咨询,深入农村为菇农提供技术指导,这已经成为他们团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班利通是天津近1000名农业科技委员之一。如今,这支队伍已经成长为天津贫困村扶贫的重要起点。
自2014年起,天津市科技局从全市选拔出技术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在行业内有影响力的技术人员,并组建了10-15人的支持团队。帮助小组设立了首席科技委员、骨干科技委员和基层委员,包括地方专家和技术专家,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帮助网络。到目前为止,该市已经组建了72个支援队。
食用菌是冀州种植结构中的重要产业之一,尤其是在东北部的滁头岭镇和西龙虎峪镇及其周边地区。近年来,我国北方已形成了大型食用菌种植基地。
班利通说,在滁沱岭镇,传统上种植蘑菇和白灵菇,但在一些困难的村庄,食用菌生产存在一些问题,如菌种退化、废菌棒处置不当、环境控制和菇棚管理不当等。
去年夏天,蘑菇种植户没有大规模生产蘑菇,这让他们非常焦虑。当电话打来时,班利通第一时间赶到了现场。经过反复调查,是由于菇棚内“基础温度”不足造成的,并采取措施及时制止损失。
潘基文不记得类似的请求发生了多少次。他说:“作为一名科技委员,你应该随时准备在蘑菇种植户最需要的时候给予他们最及时的帮助和支持,这样科技才能真正成为困难村农民的‘及时雨’。”
为使农民的农产品“瞄准市场,准确营销,效益最大化”,天津市科技局在困难村及周边选择了一批具有一定技术基础、展示效果好、服务热情高的农业科技企业,围绕普通百姓建设了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建立了技术研发与引进、集成与示范、对接与咨询、观察与培训为扶村服务的“四位一体”服务体系。
天津冀州钟毅梁健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是食用菌示范基地。“新品种引进后,基地和科技委员将组织菇农来基地进行培训、观察和研究。与传统品种相比,新品种不仅产量大,而且质量高。近年来,种植新品种的蘑菇种植者的收入每年增长约15%。”示范基地主席戴自豪地说。
天津除了发挥示范基地的作用外,还注重在帮扶过程中发挥示范户的“示范”作用。天津农业大学前校长邢克志是帮助水产产业的科技总监。“通过发送技术、发送利益和管理培训,整个过程都是负责任的。示范家庭赚了钱,获得了信心,带动了其他帮助者,提高了科技援助的效力。”邢克志说。
宁河区大沙窝村的脊髓灰质炎示范家庭苗强剑在2018年承包了一个60亩鱼塘,效益良好,总利润约为16万元。
“水产养殖害怕各种鱼类疾病,这些疾病发病急,变化快,而且往往是后来才发现的。如何预防、如何更新药物、科技委员的技术指导以及信息的及时传递让我感到放心。”苗高兴地对说。
“展农民,拿农民去挣”成了天津农业科技特派员的生动写照。数据显示,迄今为止,72个支助小组为困难的村庄和家庭组织了近1 500次培训和观察会议,服务了36 000多名农民,培训了26 000多名农民,展示和推广了1 000多种新产品。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严松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天津:农业科技特派员“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赚”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31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