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565字,读完约6分钟
新华社北京4月18日电:当就业稳定时,中国经济将更加大胆——中国经济第一季度调查的就业文章
新华社记者齐、叶
就业是民生之本,财富之源。它不仅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也是社会稳定的垫脚石。今年,中国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第一季度的就业形势令各方担忧。
记者最近的调查发现,面对就业压力,相关政策相继出台,各地同时采取措施,实现了中国第一季度就业的顺利启动。
“稳定”一词占主导地位,第一季度的就业结果很难得到
播种、消毒、通风、覆土...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武川县五来山乡豆子铺村的食用菌大棚里,村民郝三川一直在忙碌,再过几个月,就是卖食用菌的旺季了。
“我可以在基地每天给7000个细菌棒供氧,而且儿童阅读的费用也不需要到处借来。”郝散说,她和妻子已经成为“工人”,月薪2万到3万元,比以前务农的收入高得多。
食用菌产业基地和“蘑菇扶贫车间”的建设吸纳了当地贫困户的就业。武川县允许许多当地居民在自家门口“按件计酬”,稳步增加就业人口,同时摘掉贫困县的“帽子”。
发展特色产业促进本地就业是中国持续促进稳定就业的缩影,也是应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环境的有效措施之一。
2018年,中国经济总量达到90万亿元的新水平。但与此同时,经济运行稳定多变,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我国将就业稳定列为“六个稳定”工作的重中之重,并通过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为就业稳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在离苏宁总部不远的江苏省南京市,800多套服务式公寓里挤满了年轻员工。这里不仅有电视机、洗衣机等家用电器,还有健身和社交场所。
2018年,一些企业缩减了就业规模,但苏宁逆势而行,新增员工6.8万人,并计划在2019年再招聘8万人。苏宁乐购集团高级副总裁孟祥生表示,这是苏宁转型后释放出的强大动能。
近年来,苏宁依托数据云、金融云、物流云等智能零售工具的支持,不断推出新的业态和模式,包括苏宁强调体验式消费的云店和苏宁面向日常生活的小卖部,成为苏宁“军事扩张”的动力。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第一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口324万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29.5%;1月、2月和3月,全国城市调查的失业率分别为5.1%、5.3%和5.2%,低于5.5%的预期目标。
3月底,外出务工人员总数为1.7651亿人,比上年同期增长210万人,增长1.2%,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0.1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由于外部需求放缓和春节等因素,今年前两个月城市调查失业率有所上升。然而,随着各项稳定就业政策的不断实施,就业形势进一步改善,总体就业形势保持稳定。
“稳定”这个词起了带头作用,就业结果很难得到。就业稳定,收入增加,老百姓安居乐业,经济体制稳定可持续。”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研究院副院长莫荣说。
压力不小,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
2月12日,新年的第八天,安徽省滁州市的城市体育馆已经挤满了参加“2019春风行动”招聘会的当地人。
“过去,我们都是在正月十五之后出去工作的,但是我听说今年的工作不容易找到。许多人在年底后的几天内就出去找工作了。”45岁的陈美丽告诉记者,她的丈夫已经回到浙江的一家工厂工作,她希望找到一份既能在家照顾老人又能照顾孩子的工作。
"许多地区的就业压力仍然相对较大."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研究院失业保险研究室主任袁说,作为一个拥有近14亿人口的大国,中国的就业压力本身就很大。第一季度,由于外部需求放缓,一些出口导向型企业的就业率下降。与此同时,春节前后,是换工作的高峰期。很多人,尤其是农民工,在假期前就辞职了,假期后又重新找工作,这使得就业压力凸显出来。
“就业形势总体保持稳定的同时,就业困难和就业困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国家统计局人口与就业统计司司长李锡如说。
李锡如认为,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一是部分大学毕业生和部分老年低技能工人与市场需求不匹配,导致供需错位,成为就业难的主要群体;二是企业急需的技术人才短缺严重。近年来,技术工人的需求比率一直在1.5以上,高级技术人员的需求比率甚至在2.0以上。沿海和中西部地区的一些企业出现了技术工人、技术工人和新人才短缺的情况。第三,解散过剩产能、清理“僵尸企业”、更换机器等结构性调整对低端行业从业人员产生挤出效应,增加了部分岗位人员的失业风险和就业压力。
采取多种措施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的就业
4月初,新秀嘉兴未来公园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员工”——能够搬运125公斤货物的工业机器人。他们可以完成批量货物的拆卸、分拣、包装和交付,实现全过程无需操作。
“过去,挑选工人一天要走几万步,但现在一天只需走2000多步。用一只机械臂工作一天可以防止工人弯腰大约20,000次。”工业机器人系统的操作者王菲菲说,通过这些“帮手”,他不需要像传统的公园工人那样做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只需要组织机械臂和机器人通过计算机工作,这使得工作更容易,效率是普通公园的五倍。
从外向包装工到机器人系统操作员,王菲菲的职业转变是新行业新职业的结果。
最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国家统计局正式发布了13个新职业的信息,包括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官方认证”让更多的人看到了推动就业的新职业的光明前景。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就业优先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层面,旨在强化各方面重视和支持就业的导向。此次发布的新职业信息也有利于加快就业发展,扩大就业能力,促进劳动者就业和创业。
此外,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大规模减税和减费、优化经营环境等政策正在推动企业进一步“减负”,同时刺激就业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为期三年的百万青年实习计划的推出,为数百万大学毕业生提供了就业实习机会,同时也使16至24岁的失业青年能够有效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支持困难企业的在职培训,给予适当补贴,实施职业技能提高行动,也是应对日益突出的结构性矛盾的必要准备...
“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的就业得益于持续的经济发展和结构优化,得益于积极就业政策的效果,也得益于各地区和各部门的努力。”莫荣表示,今后要继续疏通企业融资渠道,支持创业孵化载体建设,加强对残疾人、低收入家庭工人等重点群体的帮助和培训,采取多种措施,充分发挥就业“砥石”的重要作用。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刘淼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就业稳了,中国经济就有底气了——中国经济首季调研之就业篇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32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