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98字,读完约2分钟
投资者将美国股市十年来的长期牛市与中国a股市场进行了比较。具体来说,有人认为美国股票充分反映了长期低利率环境下宏观经济扩张的基本面,有人认为美国股票优胜劣汰和退市的制度建设导致了幸存者的偏差,有人讨论美国上市公司热衷于回购股票,有人分析美国公司整体上处于全球产业链分工的上游,等等。
长盛基金国际业务部总监吴达最近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了股市多头和一流公司多头的内生驱动力。他表示:尽管受到政策和市场资金情绪波动的影响,但股市或个股的长期表现实际上与长期向上获利能力最为相关。
吴达还举例说,如果用量化指标来衡量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美股的平均净利润约为6%,a股的平均净利润约为4%,美股的净资产收益率超过10%,a股的净资产收益率约为7%。这里的缺口长期以来一直制约着国内股市的表现。
然而,国内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不如美国股票。首先,它与我们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分工有关,而且它处于产业链的下游,所以它的盈利能力不强。第二,知识和技术进步有助于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根据吴达的分析,从R&D投资的角度来看,R&D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业的人均年投资是非知识产权密集型制造业的12.2倍,属于R&D投资高的产业。虽然中国仍然是一个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但是随着创新资源的积累和创新成果的转化,中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从不到10%逐步超过50%,形成了股市中最受欢迎的盈利能力提升。
通过分析美国历史上产业在gdp中的比重,我们可以发现R&D投资高的产业增长最快,如医药、计算机电子和半导体,这些产业的产值在gdp中增长最快。
在完全不考虑选股因素的前提下,简单地选择在R&D投资最高的企业进行均衡投资,其投资回报可以远远超过历史上美国股指的涨幅。因此,在国际股市中,R&D驱动的公司可以享受明显的估值溢价。吴达表示,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果我们关注研发支出的绝对数量,社会发展将导致单个项目的研发支出及其收入和绩效贡献明显增加,而这只能得到强大的大中型企业的支持,从而成为在行业竞争的洗牌中脱颖而出的优秀企业。
从这个角度筛选股票投资对象的方法,从历史业绩的验证来看,也适用于中资公司比例较高的国内a股市场和香港股市。例如,股市投资者早就熟悉科技it行业的龙头企业和医药消费行业的龙头企业,它们的业绩远远超过整体市场指数,整体年化回报率较低。
据吴达分析,中国经济总量达到世界第二大数量级后,市场投资的回报很可能来自R&D投资和技术升级的历史积累,优秀的企业代表也将为投资者带来长期的高质量回报,而不是历史上经济追赶时期的投资和建设驱动周期。这种差异在国际市场上也早已得到验证。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长盛基金吴达:企业盈利能力是股市长牛的内生驱动力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32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