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14字,读完约3分钟
新华社哈尔滨1月15日电:“从感情出发,忠于爱情”:人才回流助力东北振兴
杨思琦,孙晓雨
"我的家乡成了我儿子的家乡。"今年,80后学生聂迎来了哈尔滨工业大学第七年的教学生涯,而她8岁的儿子宁采则成了“冰城人”。
2014年,聂离开清华大学博士后工作站,到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工作,通过了拔尖人才政策,被评为副教授。聂秋月及其团队建造的空环境地面模拟装置被选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长期规划的重点项目。
从2005年酝酿的项目到2017年8月启动的项目,这个项目吸引了很多像聂这样的年轻人才。从最初的几个人到现在,它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拥有100多人的大型团队,年轻的研究人员占项目总数的80%以上。
人才流失是东北振兴和发展的一大痛点和难题。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黑龙江省“春鹅行动”成为亮点。继“龙头鹅项目”之后,此次行动将重点关注高校科研领域45岁以下的青年人才,通过鼓励自主研究、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加快培养科研后备人才。
“东北边疆地区和自然条件并不占优势,但人才政策可以温暖人心。”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才办公室副主任吴立刚表示,哈尔滨工业大学共有36个团队入选首批“龙头鹅项目”,2019年累计科研经费2.995亿元,有效激发了“主人+团队+平台+项目”,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近年来,黑龙江省出台了《关于激发人才活力、促进振兴发展的有关意见》等一系列创新举措,建立了科研创新、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相结合的立体化教育模式。创新实施领军人才梯队建设项目,选择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实施博士后青年人才计划,培养一批引领原创、突破关键技术、带动产业转型的高层次人才;重点服务重点行业发展和重大项目建设,支持用人单位引进和留住高技能和低技能人才。
在人才保障方面,黑龙江省不断完善人才服务保障体系,增加了人才住房、子女入学、医疗等生活保障。同时,推进人才分类评价改革,建立突出能力、突出业绩、突出实际贡献的分类评价机制。据统计,2019年,黑龙江省首批“龙头鹅工程”共有92个支持团队,聚集了873名高层次人才。
人才建设已经上路了。在正在召开的黑龙江省两会上,部分代表提出要进一步加大科研奖励和经费投入,完善职称评审制度,努力实现与我校教师同等学历的外教同等待遇,让优秀青年留下来好好干。同时,鼓励加强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专业对口人才,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提供智力支持。
[我想纠正错误]主编:范玉萌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始于情怀 成于事业 忠于热爱”:人才回流助力东北振兴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3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