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54字,读完约4分钟
最近,物价上涨的话题引起了热烈的讨论:一些专家预测猪肉价格可能会同比上涨70%,某个地方的电影票会涨到300元。许多人开始担心今年我们是否会迎来一个物价上涨的周期。
然而,结合一季度发布的国民经济运行数据,上述担忧可以说是有些令人担忧:一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8%;今年3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3%,均低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3%左右的年度cpi增长目标。
与此同时,工业制成品价格(ppi)趋势保持温和。一季度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0.2%,三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0.4%。在不提高整体价格水平的情况下,它也为实体经济的合理利润水平提供了有效支持。
图片来源:新华社
核心消费物价指数稳定在1.8% ~ 1.9%。根据4月11日发布的3月份价格数据,猪肉价格上涨了5.1%,这影响了cpi上涨约0.12个百分点。这是猪肉价格连续25个月下跌后首次上涨。在这方面,有很多观点认为,生猪价格上涨将是通胀加剧的先兆。
猪肉价格确实自长期低迷以来首次上涨,但这能否表明整体价格将大幅上涨?
事实上,要判断一个时期的通货膨胀水平,以猪肉为代表的食品价格是一个重要的参考,但要更准确地判断长期的价格趋势,最好用核心cpi作为指标(即剔除受季节因素影响较大的食品、能源等指标)。
在过去的一个季度,中国的核心cpi在什么范围内?根据权威数据,当前核心cpi不仅没有上升,而且明显低于整体cpi走势。国家统计局城市司司长赵茂宏表示,从今年1月到3月,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分别为1.9%、1.8%和1.8%,显示出温和稳定的增长。
国家统计局发言人毛胜勇早前表示,核心cpi在半年多时间里基本稳定在1.8%~1.9%的合理水平。
除了核心cpi没有明显上升之外,一季度的价格运行也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即非食品价格的上涨有所下降。数据显示,第一季度非食品价格上涨1.7%,比去年同期低0.5个百分点,影响cpi约1.39个百分点。其中,服务价格上涨2.2%,增长率下降0.7个百分点。据赵茂宏分析,主要原因是部分地区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已经分阶段完成,医疗服务价格从去年同期的7.1%下降到1.5%。
一些专家还指出,食品价格上涨对价格的影响可能被夸大了,这意味着未来的价格上涨水平可能不会像一些机构预期的那样高。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正伟分析说,未来生猪价格的上涨可能不足以将cpi推高至3%以上。从数据来看,今年第一季度大型水产养殖企业生猪屠宰量持续上升,反映出生猪供应并不像市场想象的那样短缺。事实上,自3月中下旬以来,生猪价格上涨明显放缓。
生产者价格指数的稳步上升反映了强劲的需求。前一年,中国的ppi数据出现了明显的起伏:去年6月,ppi同比增长率创下4.7%的历史新高,这让很多人担心ppi对cpi的传导效应将很快发生,从而大幅提升整体价格;去年12月,ppi同比增速较上月下降了1.8个百分点,这让很多市场人士认为工业通缩即将到来。然而,事实上,这两种担心并没有实现。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今年第一季度的ppi数据显示出非常稳定的趋势:1月和2月的ppi同比增长0.1%,3月的ppi同比增长0.4%。
专家指出,目前ppi的适度增长反映了国内需求扩张的趋势。根据赵茂宏的同比和环比数据,3月份,随着工业企业纷纷在假期后重返工作岗位,市场需求趋旺。受原油、钢铁和其他行业价格上涨的推动,生产者价格指数结束了连续四个月的环比下降。
在判断未来趋势时,由于目前基础设施、投资和生产等指标呈现强劲趋势,有人指出工业品价格未来将得到更明确的支撑。华泰证券(Huatai Securities)首席宏观分析师李超表示,由于今年基础设施的增长速度可能较2018年有所反弹,而且年初的房地产数据并不疲软,钢铁和水泥等一些工业产品的价格可能会有所反映。结合对需求侧影响的判断,预计今年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ppi将继续呈现正增长。
(封面图片来源:新华社)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肉价将刺激CPI走高?对通胀无需过度担忧,“工业通缩”预期亦被证伪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32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