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509字,读完约9分钟

来自南京的乐居财经新闻张春杰4月24日,“产业驱动的城市更新”资产管理论坛在南京召开。南京文策商业管理咨询公司董事总经理苏小青发表了题为《南京商业更新概述》的主旨演讲。以下是讲话的全文:

我一生都在做生意,我几乎从未改变过我的生意。我一直在南京。我认为我是最有资格谈论南京生意的人。今天,我在这里出丑,告诉你我的一些看法。告诉我们南京商业的演变,如何用一句话概括南京的商业?我选择了“南京是一个商业自信的城市”,从不模仿,总是超越。

苏晓晴:南京是一座商业自信的城市

事实上,南京原本是中华民国的首都。我过去工作的地方是南京中央购物中心。自中央购物中心开业以来,南京的商业已有83年的历史。中央购物中心最初只有两层,面积为8000平方米,现在有80000平方米。自从中央购物中心落户新街口,新街口就成了南京的商业中心。事实上,南京商业中心并不位于新街口,而是在城市的南部。无论如何,新街口只有0.3平方公里。在高峰期,有10个购物中心,面积为20,000平方米,所有的都是同样的形式。你可以想象当时的竞争有多激烈。然而,南京是中国最好的百货商店,南京新街口百货商店是5万到6万。到目前为止,新街口有30家大中型商业企业,分散着1600多家大小企业。现在,经过城市改造,特别是新街口地铁站,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地铁站,有28个出口。

苏晓晴:南京是一座商业自信的城市

当研究一个城市的商业时,我们更关心的是这个城市的人均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你为什么注意这些数字?它反映了城市的能力,例如,拿出2018年的数字来做一个排名。你可以看到全国排名最高的是南京,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每年69,100英镑。南京在江苏省排名第一,但其国内生产总值总是第二。为什么这个指数现在是城市研究的重要指数?我们谈论城市商业中三种形式的存在。首先是吸附形式。例如,过去在上海,长江以南的人会去上海买东西。然而,近年来,上海的吸附量一直在下降,因为周边地区富有且充满敌意。第二,像江苏和无锡一样,社会商品的总销售量是这个城市的销售力量。第三,像苏北的盐城和淮安,零售总额可能不能反映这个城市的实际消费能力,因为大量的消费流入像上海和南京这样的城市,所以我们可以考察这个城市和周边城市的关系。我以前在中央购物中心做研究。新街口的吸附量约为200亿。今天,我只能说还不到100亿。南京商业主要吸引安徽、山东、苏北、苏中和苏南的一小部分。

苏晓晴:南京是一座商业自信的城市

南京新街口是中国第一个商业区,这一直阻碍着南京其他商业区的形成。因此,可以说南京五年前还是新街口,而一条湖南路已经升起。湖南路的销售有可能因为湖南路城市的变化而立即下降,不再成为一个有吸引力的消费区域。南京城市商业网络规划中有四个城市级中心,即新街口、奥林匹克体育、南京南站和江北,江宁没有白家湖。甚至可以说,白家湖甚至不是一个区域性的商业中心,但此时,南京的四家企业,如金鹰和1912集团,联手打造了四大商业体,如最大的百货公司金鹰和1912年的文化商业区,这四家公司联手打造了这样一个商业圈。白家湖商圈的成功避开了新街口的强势,新街口是购物的首选,因为我们的消费者开始慢慢转变,不像过去,当他们用自己的品牌标榜自己的时候,他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消费时代,白家湖完全按照现代生活方式创造了一个新型的城市商圈。

苏晓晴:南京是一座商业自信的城市

说起南京的商业,我觉得合肥的商业网点就像是在摊蛋糕,几步之内就出现了一个10万平方米的购物中心。南京不是这样的。一个城市商业区的形成必须符合其传统的零售理念。首先,它必须建在地理中心,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和江苏省南京市。为什么今天它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商业区?因为它在南京的西南角。然而,从奥运会开始到今年的奥运会开始,它已经开始将奥运会挤到中间,并逐渐进入城市中心。因此,南京奥运会形成商业中心的时候到了,因为它不是在地理中心,而是现在在地理中心。其次,我们应该考虑商业区的能力,以及周围的居民是什么样的人。南京鼓楼区每平方公里有3.7万人,鼓楼区下关区合并后还有3.1万人。因此,根据我的工作经验,每平方公里不到10,000人应该尽量不投资商业。因此,商圈的能力、人口密度、聚集了什么样的人,以及他们是否有一定的消费能力,比如南京奥体,都聚集了许多白领和收入较高的人。当南京市政府建造奥林匹克运动会时,它给了它很多资源,南京的第一条地铁线给了它。一定有大商店,商店很难建造商业中心。区域中心和超区域中心有什么区别?区域中心只有一个商业中心,超区域中心必须在南京从两个商店聚集到三个商店。大型商店的聚集表明将来会有多少人发展。然后是竞争。只有大商店才能通过竞争创造一个大的商业圈。事实上,我们可以在零售理论中找到它。在1965年或1968年,零售圈理论中有一个最小差别原则,这是我们的消费者选择在哪里消费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在现实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消费者不是当场消费,他们很可能会走得很远,因为那里有很多东西,在同一个类别中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苏晓晴:南京是一座商业自信的城市

但我们不能否认南京其实有自己的个性。为什么我说南京是一个有商业信心的城市?因为我们看到很多外资企业来到南京选择他们的地点,甚至开店。例如,在改革开放初期,王德民是上海大洋百货公司的老板,该公司选择在南京新街口选址。你想怎么来南京?原因很简单,这里的竞争太激烈了。当然,一些人冲进南京新街口,以失败告终。他们不是南京本地企业,不能满足一些地方特色。为什么香港购物中心在学校评估方面做得很好?因为香港人说中文,所以他们用中国人的思维逻辑和思维框架来思考中国消费者。不像外国人,外国人用英语作为思维逻辑和工具,当他们在这个地方思考消费时,有一个偏差。因此,南京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地方,外面的大型零售企业应该尽量不要进来。

苏晓晴:南京是一座商业自信的城市

南京被称为保守和缺乏创新。以下是南京业务的六个发展方向。首先,迎合新的消费。这里的每个女孩都出去购物,却不知道为什么她会带着一双鞋回来。她所不知道的可以通过消费习惯和数据准确描述出来?今天,消费的个性化确实给我们做生意留下了很大的困难。今天,所有的商业模式、商业模式和商业管理形式都是为大规模消费而设计的,我们必须迎合新的消费。第二,建立新的生态。如今,消费者的消费非常随意。甲瞄准新街口,消费行为是乙。甲和乙是什么关系?我们谈论人们的意识流,以及意识流的波动规律是什么。未来的零售竞争肯定不是商店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区之间的竞争。我选择上海的淮海路或南京路。南京路的所有商店都没有机会,所以我们必须从今天的消费习惯中学习新生态。第三,研究了连接方式。我傲慢地说了一句话。今天,商业零售中出现了新的词汇和新概念,我称之为网络语言。所以我们不要简单地否定一些新概念和词汇。第四,我们应该给一个新的形象,因为今天的竞争是文化的竞争,而文化的竞争是这家店的形象竞争,因为在过去,我们的消费者记住了形象以及功能,这是老一代人对商业印象的逻辑思维,但在未来却不是这样。事实上,在1995年,欧洲对新的零售模式做了一项研究,他们得出结论,购物中心未来的成功取决于你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第五,迎合新的生活方式。消费是理论书中所有的主观消费行为,所以今天新的生活方式是开放零售的概念。只要你接触到消费者,消费者最关心的是什么,你就应该研究如何做得更好来吸引他们。最后,一个商业区的形成将成为一个城市的新动能,所以许多旅游项目不赚钱,如公园门票,以刺激当地消费?我们必须站在这个逻辑思维中。

苏晓晴:南京是一座商业自信的城市

让我们再看一遍。当我从学徒开始进入商场当店员时,我的主人告诉我要注意消费者的需求。事实上,我们直到今天还没有做好。我们理性地说,消费者的需求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需求,另一个是需求,完全是两个层次。需要什么?需要是我必须做的。吃和买大米几乎都与生活有关,经常性的购买需求都是必要的。寻求什么?我想要它。也许我们年轻时没有足够的购买力。我们现在可能买不起。为了买一台彩电,我们必须存一年零两年的工资。今天的消费者非常简单地想买一台彩电。90年代和00年代后,需求不在于消费。他们花钱是为了自己的喜好,但我喜欢他们有钱的时候。现在,在90年代和00年代之后,他们为了自己的喜好而消费。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不知所措,不知道如何做生意。列出了一些现代词汇。在这样的话下我们该怎么办?

苏晓晴:南京是一座商业自信的城市

最后,我想用一句话表达我对南京商业的理解,希望能给你一些印象。“当你说新的零售,我不是指智能零售。”最初,商务部接触到新零售,从2018年开始,商务部基本上接受了智能零售,因为智能零售比新零售更具体、更生动。外面有波涛汹涌,但这里没有海浪。南京的生意一直很稳定。现在,我想用什么样的概念或知识产权来打动我们的每一位客人?我想起一个ip“我是民国大学先生”。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苏晓晴:南京是一座商业自信的城市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32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