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065字,读完约10分钟
4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召开政策吹风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央行、银监会多位官员出席了关于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的吹风会。
从会上传递的政策信号可以看出,今年宏观政策的重点仍然是继续改善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的融资环境。一方面,小微企业的信贷供给持续递增;另一方面,它将进一步降低小微企业的综合融资成本。
为此,国家发改委、央行、保监会等部委将推进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化建设,保持合理充裕的流动性,加大货币政策结构调整力度,督促银行完善小微金融激励机制和尽职豁免机制。
让我们先来看看这次会议的核心要点:
1.继续把信贷供给增量扩张作为银行业降低成本的主要出发点。坚持“增量降价”的工作思路,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年初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年初各项贷款增速,贷款余额不低于年初水平”的“两个增长”目标。
2.总体上,根据商业可持续性和“保本”原则,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将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保持在合理水平。对于个人贷款利率明显高于同行业或同市场同类产品平均水平的银行,要加强窗口指导,督促其完善定价机制。
3.目前,货币政策取向稳定,操作方法为相机选择、预调和微调,操作目标为适度从紧。因此,央行无意收紧货币政策或放松货币政策。我们不希望看到市场流动性短缺或市场流动性泛滥。
4.如果央行有朝一日实施“反向回购”或“麻辣粉”中期贷款便利化操作,这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已经转向大方向,而必须转向宽松,而只是为了调整短期流动性;另一方面,如果央行连续几天不进行反向回购,这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应该收紧,因为如果央行不这样做,就意味着货币政策相当充裕,因此没有必要这么做。如果政策一年改变几次,一次是紧的,另一次是松的,没有人能忍受。
5.小微企业贷款是根据“保证利润”和可持续经营的盈亏平衡点来衡量的。如果风险得到控制,不良贷款率控制在3%以下,利率的盈亏平衡点应为5%-5.7%。因此,不鼓励将小微企业贷款利率降至基准利率以下。极低的定价也可能导致监管套利,导致“二手交易商”倒卖资金和内外勾结的行为。我们也注意到了这一现象。
6.tmlf的运营是根据银行对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贷款的增量和需求综合确定的。每个季度收集银行对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贷款数据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基本上是在季度后第一个月的第四周运行,实际上是有规律的。
7.利率整固改革的进程将是积极而稳定的。我们不急于取得成功,但我们不会停滞不前。有人建议基准利率在未来可以被贷款最优惠利率(lpr)所取代,这是一个很好的观点。
稳健的货币政策不能收紧,可以观察到,dr007理解“紧缩和适度”
最近,关于货币政策是否已经转向的讨论一直很热烈。有人认为,基于一季度宏观经济的良好开局和防范股市和楼市泡沫风险的考虑,宽松的货币政策已经结束;有人认为,当前宏观经济的首要目标仍然是稳定增长,仍需要保持合理充裕的流动性。
针对市场争论,央行货币政策部主任孙国峰回应称,当前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依然复杂,不确定因素依然很多。在这种情况下,应根据经济增长和物价形势的变化,及时对稳健的货币政策进行预调整和微调,以在合理的范围内满足经济运行的需要。应该注意的是,稳健的货币政策在力度和紧缩程度上总体上是适当的。它过去没有放松,现在也不能收紧,它总是与名义经济增长率相匹配。下一阶段,央行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的调控,把握调控程度,注重保持货币信贷的合理增长。
央行副行长刘国强也强调,当前的货币政策取向是稳健的,操作方法是相机抉择、预调微调,操作目标是适度的紧度。“因此,央行无意收紧货币政策,也无意放松货币政策。我们不希望看到市场流动性短缺,也不希望看到市场流动性泛滥。”
刘国强透露,中央政治局在分析一季度经济形势时,并没有提出要改变货币政策取向。因此,如果央行有一天实施反向回购或中期贷款便利化操作(mlf),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将转向宽松,而只是调整短期流动性。相反,如果央行连续几天不进行反向回购操作,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应该收紧,因为如果央行不这样做,就意味着流动性相当充足,没有必要再次操作。
“如果政策一年改变几次,它将暂时紧缩,暂时放松,没有人能忍受。”刘国强说。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让市场更好地把握“适度紧缩”的内涵,刘国强“建议”一个参考判断指标——7天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利率(dr007)。他说利率是资本的价格,可以反映资本的供求关系。“看看这个(dr007)价格变化,我们可以看到流动性是宽松还是紧缩。”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正伟对经纪公司中国记者表示,去年下半年货币政策小幅放松后,从去年12月到今年3月初,2007年的利率将大多低于公开市场操作的7天反向回购利率,这表明当时的资金是宽松的。然而,自今年以来,央行已经减少了公开市场操作的频率。自3月份以来,dr007的利率已经上升,利率中心也逐渐上升到7天反向回购利率的水平。然而,如果dr007达到约2.8%的水平,央行还将进行反向回购和mlf操作。这可能表明,2007年的2.8%是央行近期货币政策操作的“锚”。
“然而,货币政策操作的‘锚’只在阶段有效,宽松和紧缩是相对的,取决于经济基本面。”鲁政委说,所谓m2增长和社会福利增长要与名义gdp相匹配,就是经济不好的时候,资金要宽松,经济好的时候,资金要重要,但最终要达到跨期平衡,重要的是全年能否实现。
“在第一季度,很多时候隔夜资金的价格低于2%,这表明资金仍然非常宽松。虽然价格比过去略高,但整体价格水平并不太高,表明目前资金仍然比较充裕。目前,央行正在通过缩短增长来降低金融机构的长期债务成本,从而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为此,总体资金将保持合理和充裕。”一家大型基金交易银行告诉经纪公司中国记者。
银行发放小额贷款的利率盈亏平衡点为5%-5.7%
目前,保持合理、充足的流动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是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困难创造合适的货币环境。刘国强表示,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结构性矛盾依然相当突出,特别是实体经济仍面临成本上升等矛盾和困难。目前,进一步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增强小微企业等微观经济实体的信心,促进就业扩大和新动能增长,稳定当前经济平稳发展势头。
从有效性来看,它在解决小微企业融资困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具体而言,从贷款额来看,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3月底,小微企业普惠贷款余额为10万亿元,同比增长19.1%,增速比去年同期高10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季度末,国有大银行继续扮演“大雁”的角色。五大银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99万亿元,占全国普惠小微企业贷款的19.94%,完成年初制定的信贷计划的55.31%。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6.85%,比各类贷款增速高出12.4个百分点。有贷款余额的家庭数量为2,901,300户,比年初增加了452,200户,分阶段实现了“两次增加”的目标。
贷款价格方面,2019年第一季度新增普惠小微企业利率为6.87%,比2018年全年利率(7.39%)低0.52个百分点。五大银行一季度新增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为4.76%,同比下降0.13个百分点,五大银行最低利率达到4.45%。
虽然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下降了很多,但根据最近国务院常务会议的部署,今年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应在去年的基础上降低1个百分点。这一决定也在市场上引起了激烈的讨论和质疑。在银行利率已经很低的情况下,为了平衡风险,小额贷款利率还会有继续下降的空空间吗?
在这方面,中国保监会普惠金融部部长李俊峰透露,小微企业贷款是根据“保本盈利”和可持续经营的盈亏平衡点来衡量的。如果不良贷款率控制在3%以下,利率的盈亏平衡点应为5%-5.7%。监管部门鼓励商业银行按照“保证最低利润”和业务可持续的原则定价,以实现该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如果银行将小微企业贷款利率设定在5%-5.7%,就可以实现商业可持续性。我们不鼓励将小微企业贷款利率降至基准利率以下。极低的定价还可能带来监管套利,形成“两个贩子”倒卖资金、内外勾结的行为。”李俊峰表示,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相对较低,民间借贷机构和银行以外的借贷机构的贷款利率一般都在18%以上,两者之间的差距很大。如果我们不现实地定价,就会带来其他问题。
因此,为下一步降低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李俊峰指出,这不仅仅是为了降低利率,而是为了降低融资的综合成本。例如,在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构成中,有许多中间费用(担保费、评估费、公证费等)。除了利率,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也在推动减少为小微企业融资的各种额外费用。
此外,除了需要降低银行对小微企业的贷款成本外,下一步就是要引导非银行贷款机构降低定价。“现在银行贷款利率已经降到很低的水平,除银行机构以外的贷款机构,包括小额贷款公司和典当行的利率都在18%以上。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降低这些贷款机构的定价。如果他们的贷款利率下降几个百分点,小微企业将获得更强的融资意识。”李俊峰说。
增加小额贷款不会提高整个社会的杠杆率
第一季度信贷和社会融资的高增长率也让许多分析师相信,宏观部门的杠杆率在去年稳步下降后,今年将再次上升。然而,根据官方声明,尽管第一季度普惠金融贷款的增长率进一步提高,但总体杠杆率保持稳定。
“总体而言,我们推出的一系列结构性货币政策取得了积极成果。截至3月底,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增速同比提高10个百分点,但同时我们也保持了稳定的整体杠杆率。”孙国峰说道。
刘国强还强调,应同时考虑(信贷)的总量和结构。要保持总量的合理充裕和合理增长,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结构调整,即加大对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因此,一些地区应该放弃一些资源给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因此,整体杠杆率不会增加。
“此外,即使对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来说,目前的主要政策取向是加大支持力度,但从长远来看,我们也要综合考虑和把握力度,不仅要加大支持力度,还要考虑其风险,而不是‘分散’和实现可持续性。”刘国强说。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监管定调货币政策转向之争!没有收紧货币政策意图 三大要点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32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