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33字,读完约2分钟

5月14日,国家发改委和科技部联合发布了《关于构建市场化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的指导意见》。5月17日,该负责人就《指导意见》的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指导意见》指出,到2022年,以市场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将基本建立。强化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开展10万项绿色技术创新行动,培育10家年产值超过500亿元的绿色技术创新龙头企业,支持100家企业建立国家绿色企业技术中心,认定1000家绿色技术创新企业。

绿色技术创新机制瓶颈将被突破 两部门:允许发明人以持股、分红方式获得收

据负责人介绍,《指导意见》从培育绿色技术创新主体、强化绿色技术创新引导机制、推进绿色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示范应用、优化绿色技术创新环境、加强绿色技术创新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五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措施。每项政策和措施都有很强的问题导向性和针对性,着力解决建设市场化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的瓶颈和突出问题。

绿色技术创新机制瓶颈将被突破 两部门:允许发明人以持股、分红方式获得收

相关负责人表示,有必要通过政策激励来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例如,开展了10万项绿色技术创新,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国家重点R&D计划支持的绿色技术R&D项目比例不低于55%。

同时,要突破绿色技术创新的机制瓶颈。例如,绿色技术发明者或R&D团队被允许以持有股权、分红等形式获得技术转让、转化和收入。目前,科研人员离职后仍保留持有股权的权利,许多不同领域和类别的专业绿色技术创新联盟根据法律法规成立。

绿色技术创新机制瓶颈将被突破 两部门:允许发明人以持股、分红方式获得收

有必要对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起到引导作用。例如,制定和公布绿色产业目录、绿色技术推广目录、绿色技术和设备淘汰目录,充分发挥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在支持重点绿色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中的作用,制定公共和民间资金绿色投资标准和行为准则。

绿色技术创新机制瓶颈将被突破 两部门:允许发明人以持股、分红方式获得收

此外,要为绿色技术创新提供公共服务,规范创新主体的行为。如在绿色技术领域,培育和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等一批创新基地平台,建立全面的国家绿色技术交易市场,选择绿色技术创新基础好的城市建设绿色技术创新综合示范区。建立绿色技术侵权信息记录,将相关信息纳入国家公共信用共享平台,制定绿色技术创新中介评估规范和管理制度。

绿色技术创新机制瓶颈将被突破 两部门:允许发明人以持股、分红方式获得收

相关负责人表示,《指导意见》提出了相应的组织实施要求,列出了路线图和时间表,确定了牵头部门、主要成果形式和各项具体任务的完成时间,做到了职责明确、目标任务明确、时间要求明确。

(封面图片来源:照片网)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绿色技术创新机制瓶颈将被突破 两部门:允许发明人以持股、分红方式获得收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33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