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17字,读完约5分钟
博众精工不仅日常运营严重依赖大客户,而且缺乏核心竞争力、自主生产能力和研发能力,为公司长期稳定发展埋下隐患。
自3月22日第一批申请科技板块的企业名单公布以来,已有100多家科技板块企业被接受,其中79家企业进入“询价”状态,27家企业披露了询价回复内容,其中包括主要从事自动化设备和自动化柔性生产线的博众精工。
4月1日,博众精工发布了一份长达500多页的招股说明书,5月1日,该公司回复了多达36家交易所的问询。在梳理了这两份文件后,《红色周刊》记者发现,博众精工不仅在日常经营中严重依赖大客户,而且核心竞争力、自主生产能力和R&D产能都不足,为公司的长期稳定发展埋下了隐患。
操作取决于苹果的态度
根据招股说明书,博众精工的主要产品包括自动化设备、夹具产品和核心零部件产品,其中自动化设备收入约占75%,夹具和零部件收入约占25%。报告期内(2016年至2018年),公司收入分别达到15.5亿元、19.9亿元和25.2亿元,未来两年同比增长28.45%和26.42%;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亲的净利润分别为2.6亿元、2.8亿元和3.1亿元,未来两年分别同比增长8.25%和8.95%。
《红色周刊》记者分析了博众精工的经营情况后发现,博众精工严重依赖大客户。报告期内,前五名客户分别贡献收入12.62亿元、16.66亿元和18.69亿元,分别占总收入的81.44%、83.72%和74.35%。其中,最大客户苹果的销售额占主营业务收入。至于对主要客户的依赖,交易所在询价信中也强调了这一点。
从正常运营的角度来看,如果一个公司有很大的客户依赖性,它将不可避免地陷入许多风险之中。例如,大客户供应商计划的调整可能导致企业陷入被替代的危机;另一个例子是主要客户的业绩下降,这可能会减少订单数量,导致依赖他们的公司收入下降;另一个例子是,如果一个大客户寻求做大profit/きだよよ0/,it,可能会降低依赖它的供应商的价格,导致供应商收入波动甚至急剧下降;此外,由于他们所依赖的大客户在产业链中占据明显的主导地位,这也可能导致账期的延长,进而导致供应商的应收账款比例较高,影响资金链的周转。
对于博众精工来说,上述风险有很大的机会,因为其最重要的大客户苹果近年来表现不佳。根据苹果公司披露的财务报告数据,2018年第四季度,其业绩开始下滑,收入和营业利润同比分别下降4.51%和11.14%;2019年第一季度,收入和营业利润进一步萎缩,降幅扩大至4.75%和12.82%。根据idc最新的手机市场跟踪报告,2018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苹果的市场份额下降了11.7%,而华为和vivo的市场份额同比分别增长了15.5%和10.8%。这种鲜明的对比充分表明,苹果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已经减弱。这种走弱的趋势显然不利于其一半的收入依赖苹果的博众精工,这直接导致
事实上,博众精工在回复询证函时也明确表示受到了影响,其对苹果的销售额从2017年的12.8亿元下降到2018年的11.8亿元,只有加上苹果指定铸造厂的收入,才勉强超过2017年。在对询证函的回复中,博众精工透露其对苹果的依赖无处不在。例如,在分析2018年苹果收入规模放缓的原因时,有人提到:“根据苹果两年内主要产品更换的销售策略,其主要产品iphone xs/xr/xsmax在2018年不是主要产品更换,其硬件设计和功能创新没有得到很大改善,因此对上游自动化设备供应商的设备需求不会显著增加。”这份声明表明,苹果的产品创新计划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公司的收入。
此外,博众精工还提到,“2018年,苹果的产品销售定价策略进行了调整,产品价格更高。价格过度上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市场对其产品的需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其产品的销售。这也导致苹果供应链中许多自动化设备供应商的收入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这一说法也表明,苹果公司近年来的产品定价问题严重影响了博众精工这样的自动化设备供应商的收入和利润表现,因为如果终端产品定价高,就意味着空的利润更大,上游供应商的价格也会更好,这对博众精工这样的公司是有利的。然而,相反,过高的定价将影响最终的销售量,整体收入可能会受到限制。如果苹果开始降低价格并确保其盈利能力以增加销售额,它将尽力降低成本,并通过向上游供应商如博众精工施加压力来转嫁成本。也正是苹果的成本转移行为,使得博众精工的主要产品自动化设备的平均单价从2016年到2018年持续走低,分别为27.95万元/台、24.34万元/台和22.94万元/台。在接下来的两年里,价格同比下降了12.93%和5.73%,毛利率也从2017年的47.27%下降至2018年
供应链中的位置有点尴尬
另外,由于大客户的严重依赖,大客户在会计期间也会处于强势地位,这也可以从博众精工连续几年的高应收账款中反映出来。
2016年至2018年,博众精工应收账款分别为4.6亿元、9.2亿元和8.6亿元,分别占总资产的29.52%、40.14%和30.34%。高额的应收账款不仅意味着公司的业绩只是“纸上谈兵”,还会占用更多的资金。一旦催收不及时,就会给企业的资金链带来压力。例如,2017年,博众精工的应收账款达到9.2亿元,约占总资产的40%,同比增长100%。这是因为“2017年,苹果调整了设备验收和支付流程,导致收款周期增加。”同时,为了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公司不得不借钱。数据显示,报告期内博众精工的负债率分别达到47.76%、64.24%和60.76%。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对单一大客户的依赖是博众精工未来业务流程中的一大风险点。当然,博众精工也在这种情况下做出了一些努力和尝试。例如,2018年,伟来汽车新开业,贡献了其收入的8.44%。然而,在其他行业开拓新客户也给博众精工带来了新的问题。博众精工在招股说明书中明确表示,消费电子行业一直被与其他行业相比较,因为它的技术门槛很高。它更愿意在装配和测试阶段给予自动化设备更好的利润空空间和付款条件,这也是博众精工近90%的收入来自消费电子产品的事实。对于威来汽车所属的汽车行业来说,空的利润相对不高。这种变化显然会拖累公司的毛利率表现。
R&D的投资比例已经下降,新专利也在减少
除了对大客户的依赖,博众精工的核心竞争力、自主生产能力和研发能力也值得商榷。对于博众精工来说,其产品所需的加工零件主要是自产和外协加工。然而,《红色周刊》记者发现,其对外加工始终占很大比重,近三年来占80%以上,而自产数量占很小比重,近三年分别为19.76%、11.03%和15.85%。
联交所亦就此事提出质询。对此,博众精工表示:“由于许多机加工零件生产工艺简单,不涉及精密制造,可以用相关机床设备完成,没有明显的技术障碍。因此,公司综合考虑了设备成本投入、人员配备、管理成本等因素,仅保留了部分技术含量高、工艺复杂的关键零部件进行自制,其余技术含量低、工艺简单的零部件通过外部加工方式采购。然而,据博众精工披露的前五大外包买家及其占外包采购总额的比例,近三年外包采购总额分别约为1.1亿元、2.67亿元和3.54亿元,分别占采购总额的15.09%、23.16%和25.58%,其余采购类别为机械、电器、辅助设备和原材料。因此,一个新的问题出现了。为什么外部加工的采购量不超过总采购量的四分之一,而数量总是占总加工件的80%?考虑到自产的机械加工件仅占总需求量的15%左右,这是否意味着其余采购的产品大部分是现成的零件,可以由公司组装成自动化生产设备?
事实上,根据公司披露的原材料采购的详细构成,有一些成型零件已经加工,而那些似乎需要自己加工的原材料,如各种金属、非金属板材和棒材,只占采购总额的3%至6%左右。问题是,如果博众精工在生产加工方面主要依靠购买现成零件和外部加工,就意味着其核心实力并不来自这方面。那么,博众精工的核心竞争力来自设计和开发自动化设备还是自动化生产线?
根据博众精工在R&D的投资,其2016年至2018年的R&D费用分别为1.98亿元、2.53亿元和2.88亿元。尽管金额在增加,但其收入比例在2018年有所下降。这三年的R&D比例分别为12.72%、12.72%和11.43%。
另外,对于博众精工来说,有一个特殊的点,其服务行业大多在消费电子领域,自动化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由于电子产品的频繁更新而频繁更新。根据博众精工的招股说明书数据,使用寿命约为1.5年。这种情况意味着,为了跟上技术更新的速度,博众精工需要频繁开发新设备和生产线,以保持其核心竞争力。然而,2018年其R&D投资比率的下降与上述逻辑相反。
《红色周刊》记者查看了博众精工的专利,发现在提及并引以为豪的1131项专利中,只有23项是在2017年后申请的,而自2018年以来申请的专利数量非常少,只有14项左右,其中大部分是设计专利。那么,这种情况是否意味着博众精工在研发和设计方面变得越来越“粗心”?如果你只依靠旧的,有没有可能你跟不上电子产品的升级?同时,一旦下游客户需要更新自动化生产设备,如果公司的R&D能力跟不上,就会失去核心竞争力。如果届时出现新的竞争对手,它将不可避免地面临订单减少的危机。事实上,这些风险点的存在需要警惕。
除了核心竞争力和R&D能力存在的问题外,博众精工在2017年继续支付3亿元的股息,尽管其净经营现金流为-1.57亿元,应收账款大幅增加,其中实际控制人及其妻子获得了约2.4亿元的股息。然而,就在分红之后,博众精工以需要补充营运资金为由借入了5.1亿元人民币的短期资金,这使得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上升了近17个百分点,达到64.24%。这次行动真的很吸引人。在获得巨额股息后,它突然借入大量资金。商业真的需要它的行为吗?如果是为了商业,为什么不在不支付股息的情况下投资扩大生产?
值得投资者关注的是,博众精工2017年的财务指标与前两年有所不同。资产减值方面,2016年为1001.57万元,2017年为4016.34万元,2018年为59.81万元,2017年价值大幅上升。据该公司称,这主要是由于应收账款和存货的增加,这增加了坏账准备的金额。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不禁会想,2017年的净利润是否有可能通过会计手段进行调整,因为只有通过压缩2017年的净利润,2018年才会有更大的增长率,这对粉饰其能否上市将起到很好的作用。
[编辑:梁爽]
免责声明:证券市场红色周刊力求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文章中提到的内容仅供参考。网站上显示的信息仅用于传播目的,并不代表《红色周刊》的观点,也不能保证此类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它不构成实质性的投资建议,所以操作风险由你自己承担。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身患”大客户依赖症 博众精工持续竞争力存忧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33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