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28字,读完约3分钟

指节很粗,手背上的静脉很明显——这是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大庄村村民米金华的手。这些手在白天挥动锄头,在晚上跳舞。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乌石村村民朱9岁就开始绣嫁妆,并在丈夫家里结了40多对花鸟枕,被誉为“平而亮”。

在青海,有许多像米金华和朱这样的屠婶和五十多岁的绣花妈妈。他们从未想过有一天缝纫会改变他们的命运。

2015年,米金华的妻子患有脑出血和偏瘫。十多万元的医疗费使她的家庭陷入贫困。“小麦不能打到每亩300磅,只够吃,你能卖钱吗?”看到孩子们付不起学费,米金华哭了。

“这是你绣的向日葵吗?”也是在2015年,扶贫小组把互助县苏龙古刺绣有限公司的人带到了门口。彩色太阳花是土族的传统刺绣图案,象征着幸福。当工作小组提出报价时,她很震惊:“公司发出订单,按件支付,绣棕榈大小的向日葵,80元;托盘很大,600元!”

“学的是老手艺,绣的是新希望”

农业在白天解决食物和衣服,刺绣在晚上运转良好。在过去的一年里,米金华通过缝纫赚了3万多元,让全家人一只手摘下了贫困的帽子。

“幸福之花”绽放“附加值”。近年来,苏龙固探索了“公司+农民”的订单管理模式,让当地的阿姨和刺绣妈妈们足不出户就成为产业工人,吸纳了近200名贫困人口。公司负责人苏小莉介绍了服装辅料、箱包挂件等200多种新工艺品。“去年,网上和网下订单超过40万份,其中一半来自省外和海外。”互助县有26家像像素古龙这样的公司,它们带动成千上万的人工作,每月收入超过2000元。

“学的是老手艺,绣的是新希望”

一件深蓝色风衣,精致的蓝宝石耳环,流利的普通话,不时用微信处理订单——从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到凭借精湛的刺绣技艺被评为非遗传性继承人,再到成为“朱老板”,朱努尔的新角色是“扶贫行业的领军人物”。

“青海农牧区妇女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缺乏走出去的机会和视野。”青海省文化旅游厅副厅长夏露表示,刺绣业的发展为各族妇女提供了一个在家门口增加就业和收入的平台,促进了农村的振兴和传承,提升了妇女的地位。

“打造和提升‘绿色刺绣’品牌”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民族特色手工业扶贫研讨会在青海召开,制定扶持政策、成立行业协会等措施迅速推广...截至目前,青海省已在39个区县建立了藏绣、土绣、撒拉绣、蒙古绣等民族特色手工业扶贫作坊310个,吸纳贫困家庭2.2万户,人均年收入1.5万元。

“学的是老手艺,绣的是新希望”

如今,大庄村100多名土族妇女中,有近一半从事刺绣行业,而且大多是“80后”和“90后”。米金华笑着说:“学老手艺,绣新希望。”

人民日报(01版,2019年5月19日)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学的是老手艺,绣的是新希望”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34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