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39字,读完约3分钟
新华社沈阳5月21日电:平台树谋利益——辽宁几支黑恶势力“保护伞”运行轨迹观察
新华社记者范春生
近日,辽宁省纪律检查委员会监察委员会报告了5起典型的腐败案件和涉及黑与恶的“保护伞”。包括原丹东市副市长刘胜军在内的许多领导干部和司法人员,充当了黑恶组织的“保护伞”,身陷囹圄。
从去年开始,辽宁省各地在继续实施专项整治的同时,也开展了“破网开伞”的行动。记者跟踪了一批黑恶势力的“保护伞”大案,发现“保护伞”往往通过搭建平台、培植势力等手段参与黑恶势力团伙,相互勾结谋取利益,需要予以严厉打击,铲除其经营土壤。
从2018年到今年4月,辽宁省立案查处了近1000起涉及黑与恶的腐败和“保护伞”问题,查处了数百人,其中包括许多“大鱼”。丹东市公安局原副局长季宏生就是其中之一。去年11月,凤城市人民法院认定季宏生犯有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等四项罪行,判处他10年有期徒刑。站在码头上的季宏声说:“我以为通过风发信息是为了帮助我的朋友。”没什么大不了的。我不认为这是犯罪。现在我后悔了。”
一些公职人员参与了涉及黑与恶的腐败和“保护伞”案件,这为黑与恶势力的根深蒂固和不断壮大创造了条件。目前,“保护伞”参与恶势力呈现出不同的模式。总而言之,有三种主要方法。
首先,直接“包庇纵容”或泄露信息。辽宁省纪委监察委员会通报的原沈阳市公安局辽中分局局长李丹为顾黑社会性质组织充当“保护伞”的问题,就是这种手法的典型例子。2015年5月,应顾的请求,李丹利用职务之便,解决了顾黑社会组织成员李波、费庆龙恶意伤害案件,并非法取保候审,免除了李波、费庆龙的重刑。李丹还有其他违纪违法问题,如被开除党籍、公职、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等。
第二,帮助那些卷入黑与恶的人“站在讲台上,建立他们的力量”,培养他们的力量。大连西岗区法院原院长张自2000年以来,以其权威和影响力为他人编织利益网络平台,帮助他人在村里树立个人威望,最终形成恶势力,控制和操纵村集体权力,侵吞村集体财产。去年8月,涉嫌犯罪的张被移交司法机关。
此外,勾结黑恶势力垄断交易,谋取利益。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原沈阳市辽中区动物卫生监督所所长杨洁被顾要求停止辖区内其他动物卫生检疫机构的生猪检疫,违反规定,迫使生猪购买者到顾设立的生猪交易市场进行生猪检疫。在杨洁的保护和帮助下,顾一伙还在过去的辽宁省中部地区非法拦截并对收猪车辆实施检疫,总费用达117万元。杨洁因受贿和滥用职权被判处4年6个月有期徒刑。
从各地查处的案件来看,腐败和黑恶势力“保护伞”犯罪具有隐蔽性,黑恶势力与“保护伞”之间形成利益共同体。这使得调查和处理案件变得困难,需要所有各方的共同努力。
被调查者认为,“保护伞”问题是社会治理中的顽疾,不仅腐蚀腐败干部和司法队伍,也是滋生和蔓延恶势力犯罪的温床。建议纪检监察机关和公安机关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分工负责,密切配合,共同打击恶势力,深入“保护伞”,统筹兼顾,齐抓共管。
此外,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调查恶势力的“保护伞”不同于调查普通刑事案件和一般违纪违法案件。“保护伞”藏在幕后,有关部门应变“被动等待”为“主动调查”,加强准确查证,提高线索调查能力,努力形成威慑力量。
[我想纠正错误]主编:范玉萌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站台树威谋利益——辽宁几起黑恶势力“保护伞”运作轨迹观察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34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