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68字,读完约3分钟
新华社合肥5月22日电问:为什么清澈的水要向东流?——长三角一体化下的皖江产业转移示范区经验
新华社记者王艳、杨玉华、姜刚
“天门截断了楚江的去路,现在清水向东流”,长江向东流,潜伏在万江的时候,一口气冲过了天门山。中国唯一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经济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作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战略腹地,在承接产业转移、孕育和积累新的动能的过程中,以产业转型升级为重点。
升级转型:小拉链拉大产业
电解铜板和锌锭通过水平或向上连续铸造、拉丝、退火和压拉,被“转化”成拉链用异型丝,然后由智能拉链成套设备加工成“吐出”滑块、拉链和拉链。在安徽君毅金属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整套智能拉链设备正在组装调试中,等待交付给客户制作拉链。
“小拉链背后是一个1000亿元的大产业,但拉链的源头制造设备以前一直被外国垄断。通过国内企业的努力,这种情况现已得到扭转。”君毅公司董事长吴说。
日前,中国五金协会专门组织企业进行了调查。来自上海、江苏、浙江等地的11家拉链生产企业落户安徽省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22.8亿元。中国拉链智能设备和高端拉链产业在产业转移过程中经历了转型升级,实现了第二次“集聚”。
与其为企业担忧,不如聚集优质要素资源,加快吸收长三角产业溢出动能,快速向中高端迈进。
与“小拉链拉大产业”不同,芜湖通用航空空工业园区是“高举旗帜,奋力拼搏”。去年,这个工业园区生产了20架可航行的飞机,今年它的产量将翻一番。中电芜湖钻石飞机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洪玉宁表示,刚来芜湖时,中电集团有很多技术需要转移,需要一个产业孵化和落地的平台。目前,该企业规划的四个中心,包括研发和制造载人/无人飞机、研发复合材料、飞行试验、航空空遥感大数据,已经逐步建立。集团对投资这一领域越来越有信心,下的订单也越来越多。
科学技术改变了工业的组织形式,出现了没有生产车间的新工业园区。在繁昌县春谷工业园,你看不到生产线,也听不到机器的轰鸣声。自2015年以来,上海光机所、中国科学院、中国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10多所高校的科技团队聚集了30多家3d打印企业,基本构建了3d打印的整个产业链,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3d打印产业集群。
板块转移:从移动车间到建设R&D中心
安徽,一直是一个劳动力输出大省,人口回流已有多年;省外投资超过1万亿元,其中一半以上来自长江三角洲...随着劳动力和资本的回流,江苏、浙江和上海的一些产业开始向皖江城市带转移。
浙江省玉环市原有的汽车、摩托车零部件支柱产业约80%已经转移到安徽省芜湖县。整个产业链转移后,一个新的产业集聚开始了。目前,该产业集群规模150个,去年产值超过200亿元,荣获“全国汽车零部件出口加工基地”品牌。
“与前一轮产业转移不同的是,车间被转移了。这一轮产业升级越来越多的在转移,R&D中心在转移中成立,科技含量明显提高。”芜湖县县长魏秀芳说。
在皖江产业转移示范区,这样的新型产业集群越来越多。苏州许闯科技有限公司从苏州工业园区迁至铜陵经济开发区,是一家开发和生产光通信模块的企业。公司厂长王旭表示,来到铜陵是企业转型升级的新起点,他们开发的光通信模块打破了国际垄断。公司决定将5g产品和R&D中心放在这里。铜陵经济开发区依托许闯等一批转移转化企业,形成了电子信息材料新产业。
随着国家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出台,长三角的产业溢出效应再次加速。铜陵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薛表示,2017年,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投资仅为80亿元,去年猛增至138亿元,增幅超过70%。无独有偶,在过去的一年里,宣城经济开发区特别火爆,与长三角56个项目洽谈签约,其中80%在上海。
内涵转移:“等高对接”实现高质量发展
记者发现,今天,随着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无论是转移还是承接,都在新一轮产业转移中努力实现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和产业科学布局。
“前段时间,市里在浙江组织了一次调查,出乎我们的意料。过去,他们不愿意转移产业。现在他们欢迎外国来对接产业转移。”池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郭浩说。
“平等对接”和共同发展正成为各地承接产业转移的共识。一些地方出台了配套政策,另一些地方加强了对创新要素的支持,搭建了人才和技术研发支撑平台。
据合肥经济开发区财政局副局长费介绍,去年,合肥经济开发区制定出台了产业及配套服务政策支持体系,财政预算从2017年的1.3亿元增加到去年的2.4亿元,为产业转移和企业发展服务。
芜湖承接产业转移坚持产业竞争差异化。近年来,芜湖依托自身装备制造优势,重点培育机器人、智能设备、新能源汽车等1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形成了2个国家级基地、13个省级重大项目和专项项目。去年,该市支持了31个关键的R&D和创新平台。
“我们既要成为长三角一体化的受益者,也要成为其贡献者,在承接产业转移中要做到‘平等对接’和共同发展。”芜湖市委书记潘朝晖说。
[我要纠正错误]主编:吴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东流碧水凭何回?——长三角一体化下皖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见闻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34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