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677字,读完约7分钟
新华社北京1月17日电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民生亮点是什么?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黄江林、李劲锋、严永观、齐思聪
2020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结束“十三五”规划的一年。最近,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先后召开了两次地方会议,各地出台的民生安排备受关注。
扶贫:列出并监督战争,以确保剩余的穷人摆脱贫困,并改善对重返贫困的监测机制
到2020年,将确保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所有贫困县都将按照现行标准不受限制。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许多省把扶贫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目标,实行挂牌督办。
甘肃省提出,其余17.5万贫困人口应当脱贫,八个贫困县应当脱帽退出;贵州将通过实施省级领导重点名单,对9个未封顶的深度贫困县和3个未封顶的剩余贫困人口超过1万人的贫困县进行监管,并将名单扩大到农村。
2019年,福建省让所有的贫困人口脱贫,所有的贫困村都脱帽致敬。因此,扶贫的重点是完善返贫监测和预警机制,加强扶贫与农村振兴的有机联系。湖北省建议加强对异地扶贫搬迁的后续支持,加强工业和就业扶贫,及时监测和帮助返贫和新兴贫困人口。
湖北省人大代表、恩施州巴东县吕聪坡镇野花村党支部书记王祖华说,虽然许多贫困人口已全面脱贫,贫困县已全部脱帽,但仍有必要通过振兴产业、综合保障、长期帮扶等方式,系统地巩固扶贫成果。与此同时,应建立一个准确的监测和快速识别新的贫困或重新陷入贫困的系统,以确保“没有人留在小康之路上”。
减税和减费:力度更强,环节更细致
2019年,新税减免总额超过2万亿元。今年,一些地方决定推出一个更大的减税和减费计划。
河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0年将全面实施减税、减费政策,每年减税、减费约1000亿元;浙江省表示,将制定和实施一系列降低成本、减轻负担的新措施,全年为企业减轻负担2700亿元;新疆拟实施减税、减费政策,降低企业的电、气、物流成本,进一步优化经营环境,激发各市场主体的活力。
天津大学法学院院长孙友海表示,减税和减费有效地激发了市场参与者的活力,增强了经济发展的信心,增强了企业的积极性,并使人民受益。下一步应继续实施;与此同时,一些中小企业享受的政策红利相对有限,应进一步调整和完善相关政策,使其更加准确,并与国家政策导向和产业导向相结合,确保企业和人民获得更切实的利益。
居民收入:明确增长目标,加强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
今年,许多地方都明确设定了居民收入增长目标。
北京提出居民收入增长应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河北省提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和7.5%左右。广西壮族自治区提出,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上将增长6%。
与此同时,今年许多地方都提出要加强对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增加就业收入。广西壮族自治区提议开展为期三年的提高职业技能和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的行动;北京提出今年要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并根据高新技术产业、城市运营保障和生活服务业的就业需求,实施上市、编目和菜单培训。
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高级技师虞照认为,目前制造业一线高科技人才数量不足的问题依然突出,许多转型升级产业也面临着人才短缺的困境。职业技能培训可以帮助劳动者适应新形势,提高收入水平。
就业和创业:明确新目标,稳定中低收入群体
地方政府工作报告继续把稳定就业放在突出位置。
河北省提出,2020年城镇新增就业85万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广东省的目标是在城市地区创造120万个新的就业机会;浙江省将新增80万城镇就业岗位,30万城镇失业人员将实现再就业。
许多国家的政府想尽一切办法为低收入群体的稳定就业创造条件,并提议加大努力确保关键群体的就业。河北省表示,将做好高校毕业生、下岗职工、农民工和军队离退休人员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工作;天津提出实施失业保险“护航行动”,帮助企业稳定岗位,千方百计为低收入群体稳定就业创造条件;浙江省将扎实做好就业工作,做好零就业家庭动态清理工作。
天津市政协常委、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张宝义认为,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下,重点群体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就业压力普遍加大。稳定这些人的就业非常重要。
养老保障:省级养老待遇的调整;改善社区和家庭护理服务
许多地方明确提出,到2020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将在省级统一筹集,为后续的养老保险待遇调整提供社会保障基金保障。
山西、湖北、甘肃等省已明确表示,到2020年,企业养老保险基金将实行统收统支。《湖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全面推进养老、失业、工伤保险省级统筹,并转移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
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教授向云华表示,为全面实现省级统筹,将在省级层面调整基金余额,这将有助于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同时,完善各地养老服务体系仍是一项重要举措。天津提出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养老失业,并向居家养老倾斜资源;山西省已明确表示,在推进社区居家养老的同时,将推动健康养老、居家养老等生活服务产业向高质量、多元化方向升级。
湖北省人大代表王继刚表示,在进一步完善社区和居家养老金字塔的同时,要继续丰富养老服务供给,加快构建以家庭为基础的社区机构协调、医疗保健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幼儿教育:增加幼儿园数量,促进学前教育的包容性升级
许多政府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列举了加快发展公立幼儿园和建立私立包容性园,并继续提高学前教育质量,重点解决这一民生痛点。
天津提出,到2020年,大力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幼儿园,建立市、区、幼儿园三级安全监控体系,提高学前教育质量,两年内完成新增10.8万个学位的目标;广东省计划增加100万个公立幼儿园学位,以实现公立幼儿园50%的儿童以及公立幼儿园和包容性私立幼儿园80%以上儿童的目标。
天津市市委常委马表示,全面二孩和人才引进等政策实施后,解决幼儿园资源短缺问题已成为每个城市的当务之急。
医疗卫生:深化分级诊疗体系,大力培养全科医生
许多地方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进一步推进分级诊疗体系,大力培养全科医生。
黑龙江省今年拟调入1500名全科医生,培训300名农村全科医生,继续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招聘500名执业医师;北京提出在试点基础上推进健康协会和紧密型医疗协会建设,引导二级医院和非公立医疗机构参与家庭医生签约,实现每万名居民拥有三名全科医生。
中国医师协会全科医学分会会长杜学平提出,除了重视对医生的培训外,还应该运用更多的激励机制,为基层医生和全科医生提供一个发展平台,使他们愿意深入基层服务。(参与写作:相磊)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刘洋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地方两会密集召开,传递哪些决胜全面小康的民生看点?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3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