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93字,读完约4分钟
新华社上海1月18日电:上海探索“一网统一管理”解决城市运营问题
新华社记者周琳
在上海静安区的许多独居老人中,一个智能水表“水管家”似乎与普通水表没什么不同,它每半小时更新一次数据,并24小时保护老人。如果老年人的用水时间和用水量发生异常变化,数据将上传到城市网格化管理平台,社区工作者将主动联系老年人。
这只是上海城市运营“一网统一管理”的一小部分。在即将召开的上海两会上,如何用智慧赋予精致,推出“一网统一管理”的品牌,已成为上海城市建设的热门话题。
要完善特大城市的管理,必须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充分的数据共享和收集是基础。如今,基于“一网统一管理”的上海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平台,每一个地址的“地理信息”就像一个自然人的身份证号码一样,与上亿的数据叠加在一起,形成了上海城市运作的“活地图”。
这个“中央地图”创建了一个实时更新的“数字上海”,并为全球管理提供了一个强大的数据中心。上海数据交换中心首席执行官唐奇峰表示,“一个网络管理”的核心是数据和集成。该平台收集了来自近20个委员会、数十个系统和近150个数据项的数据。
在这张“中央地图”上,记者看到1495万个城市部件如井盖、路灯、消防栓、26816公里的地下管网、5529个各种建筑工地和深基坑、14020个社区、7000多名城管人员和车辆“在线”连接。这个无处不在的智能城市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已经通过政务外网被调用和共享。
上海市城市管理精细化学品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黄永砯表示,该平台已经上线,用于深基坑安全监管、玻璃幕墙安全监管、违章建筑管理、历史建筑保护监管、框架空线进线监管、供气监管、集团租金综合管理、修缮工程管理等应用场景。目前,上海共有16个区级平台和234个街道级平台
公共管理事件经过数据采集后,以前由部门连接的方式可以实现“一网打尽”。“例如,过去环保局对某个建筑工地闻了闻,发现pm2.5超标,就要先从环保局打电话到网络中心,再到住房建设委员会,然后由住房建设委员会去检查建筑工地是否超标,这是比较低效的。如今,一个地址是所有数据的叠加。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电网升级工作负责人王明强说。
在城市管理中,大量活动是跨级别、跨部门和跨区域的。如果一个感知房屋振动的网络传感器发出警报,会向谁报告?一辆渣土车从一个地区运土,经过两个地区,然后被运到第三个地区。谁负责?如何提高部门联动的效率?如今,通过数据收集,它可以通过系统集成得到准确的提升和解决。
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城市运营中的问题,17日召开了“一网统一管理”新应用开发者大会。围绕渣土车管理和“黑气”监测等城市治理难点,政府部门开辟生态,市场技术团队建议共同建立“一网统一管理”的有效应用。许多企业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成胜科技表示,从安全角度来看,渣土车右侧的盲点是受影响最严重的区域。你能用图像识别和深度学习来帮助提醒司机和行人吗?Hikvision提出了高空系统能否用于智能识别违章建筑、实时分析特定区域、配置业务信息以实现对违章业务的实时处理。
“我们就像开了一家应用商店。我们欢迎所有技术团队开发在实战中有用的应用程序,这些应用程序受到基层干部的喜爱,并在此应用程序库的基础上为大众所用。”王明强说。
下一步,各领域的智能应用将汇聚成一个保障城市安全的网络,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将与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深度融合,大城市综合管理能力将得到提升。各领域尖端技术的互联使这个无形的网络更智能、更先进、更敏感,使城市生活更加方便、有序和安全。
[我要纠正错误]责任编辑:齐修养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上海探索“一网统管”解城市运行难题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3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