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27字,读完约5分钟
人民网北京5月31日电(沈德平)“在考虑中国的金融风险时,不仅要关注债务方面,还要关注资产方面。这对研究中国的金融风险尤为重要。”昨天,国家金融发展实验室主任李阳在活动中表达了他的观点。他指出,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是三大战役的第一仗。要建立开放竞争的市场环境,创新特殊资产处置方式,提高处置效率,利用金融技术寻找潜在投资者,找到合适的定价,真正实现“资产处置”向“资产配置”的转变。
5月30日上午,主题为“中国特种资产行业机遇与创新”的50人中国特种资产论坛在北京揭幕,首届论坛正式召开。来自特殊资产管理领域的主管、专家和机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重点讨论了中国特殊资产行业的机遇和创新。李阳正是在这个论坛上表达了上述观点。
“特殊资产”通常是指因特殊原因而持有或需要处置和变现的资产,在业内也称为“不良资产”。俗话说,“你的蜂蜜就是你的砒霜。”特殊资产往往被视为错位的资源,其资产价值可以通过专业操作重新创造。
国家金融发展实验室主任李阳在“中国特殊资产50人论坛”上发表演讲。
建立开放的市场
让特殊资产迎接“黄金机遇期”
特殊资产行业是一个反经济周期的行业。近年来,受宏观经济和经济周期的影响,我国特殊资产处置任务越来越艰巨。同时,也促进了交易量的扩大、参与者的增加以及交易广度和深度的不断扩大。据中国保监会不完全的初步统计,2018年,中国商业银行处置了近2万亿元的特殊资产,比2017年增加了40%以上。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副部长孙在论坛上指出,“特殊资产行业迎来了一个黄金机遇期。”他说,中国经济正在从依赖增量,即从投资向股票效率转变,而特殊资产行业是实现这种股票效率提高的关键行业。
中国东方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监事胡建中也表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变化不仅是周期性变化,也是经济结构和发展阶段的变化,未来三到五年将是特殊资产的持有期。
面对新的变化和机遇,李阳认为,要进一步改善特殊资产处置环境,建立开放竞争的市场,打开资产的“黑箱”,让市场能够分析和处置资产。
创新的处置方法
让特殊资产的价值得到有效提升
李阳表示,过去特殊资产行业存在的“三振出局”处置模式,即“贴现、打包、诉讼”,已不能完全满足新时期的市场需求,特殊资产的防范和化解需要新的措施。
胡建中表示,在新阶段,资产公司和所有参与者都应努力经营和维护特殊资产,挖掘其内在潜力,提升特殊资产的价值。
重庆裕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波指出,目前,建立和完善特种资产市场体系是行业面临的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之一,最重要的是培育承上启下的二级市场,挖掘一批特种资产行业的投资者。构建市场良性发展的产业链、价值链和生态链,有效提升特殊资产价值。
提高处理效率
让金融技术赋予特殊资产的生态管理权力
李阳说:“运用现代金融技术工具和有效的制度和制度支持,有利于形成一个公平的特殊资产行业市场。”“这将有效提高中国的资产配置效率,真正保护国有资产。”
为了寻找金融技术授权下的特殊资产生态管理模式,相关行业组织已经进入“探索阶段”。平安银行特殊资产管理部总裁戴伟在论坛上表示,特殊资产领域的多层次市场、多元化参与者和多元化资产处置方式正在逐步形成。金融技术有利于加速整合,金融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实现更多的价值挖掘。
戴伟说:“特殊资产行业开放的趋势和格局已经形成。开放格局下的共享、合作、共赢将成为新形势下特种资产行业发展的主旋律和主旋律。金融技术将进一步加速金融处置。数据、信息、场景和智能,特殊资产的业务模式将更加关注技术授权、开放平台和生态管理三大主题。”
长期以来,我国专门承接和处置特殊资产的资产管理公司主要是四家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其处置方式主要包括诉讼追偿、资产重组、债转股、多元化出售、资产置换等。近年来,地方资产管理公司逐渐成为化解区域金融风险的重要力量。浙商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伟达指出,地方资产管理公司要积极为金融机构解困,努力充当全省金融体系的“清道夫”角色;要积极清理地方政府,充分保障区域经济稳定健康发展;我们要积极为困难企业解决问题,帮助民营企业,服务实体经济。此外,市场化、法制化的运行机制在有效控制和防范区域金融风险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作为首家探索网上处置特殊资产的互联网平台,阿里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陆指出,特殊资产领域正日益多元化、专业化、金融化和网络化。资产信息网络化和交易方网络化的趋势十分明显,随之而来的是资产零售和资产市场的逐步细分。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特殊资产处置变“资产配置”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35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