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670字,读完约7分钟
□李艳峰
从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定位和优势出发,围绕“创新链”、“产业链”、“服务链”、“资金链”的整合以及大湾区的建设和发展,证券公司在建立相应的金融服务功能体系的过程中面临着重要的历史机遇。
在扩大内地、香港、澳门金融市场双向开放的过程中,证券公司应继续寻求投资银行、资产管理等更广泛的业务创新和发展机遇,明确证券公司服务实体经济、化解金融风险的主要责任,谱写新时代的新篇章。
粤港澳大湾区是继纽约湾区、三藩市湾区和东京湾区之后的第四个大湾区。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和发展潜力,它是中国加强对外开放的综合窗口,是连接东南亚市场的重要纽带,也是“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支撑区域。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将促进不同区域间优势互补、产业融合和结构升级,催生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需求,为证券公司转型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机遇。
证券公司迎接五大机遇
从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定位和优势出发,围绕“创新链”、“产业链”、“服务链”、“资金链”的整合以及大湾区的建设和发展,证券公司在建立相应的金融服务功能体系的过程中面临着重要的历史机遇。
首先,大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创新的金融服务。粤港澳大湾地区本身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使其在道路、铁路、机场、港口、桥梁和传输网络等领域拥有巨大的建设空空间。据有关部门估计,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高达数千亿美元。
第二,大湾区新兴实体经济的发展需要投融资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优势明显,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具有较强的产业发展优势,目标产值达数万亿元。证券公司迫切需要通过资本市场平台帮助优势企业走出去、进入,从而形成优势企业集群的有效整合和可持续增长,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
第三,大湾区特色金融发展需要创新的金融服务平台。粤港澳大湾区在航运金融、科技金融、金融租赁和绿色金融等特殊金融领域有着强劲的需求。证券公司迫切需要整合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期货市场、外汇市场以及多层次的金融和资本市场服务方案,挖掘大湾区金融创新的整合优势,为优势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有特色的金融服务平台,支持优势企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迈进。
第四,大湾区工业园区和创新示范中心的建设需要一个整体金融服务计划。为了优化协同创新环境,加快创新要素集聚,提高新兴技术原始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大湾区建设中不断涌现出各类工业园区和创新示范中心。其规划建设需要配套投融资服务方案的支持,特别是随着产业价值链的整合和粤港澳大湾区区块链金融的发展,证券公司迫切需要从投融资和政策制定方面协助地方政府进行整体发展规划。
第五,大湾区建设为人民币跨境业务发展带来机遇。中国香港拥有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基金池,处理全球约70%的离岸人民币支付交易,是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粤港澳大湾区的蓝图将促进多层次的市场机遇,推动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推动跨境人民币双向融资、跨境人民币债券发行、跨境人民币结算等合作。这为证券公司在本外币账户管理、外债宏观审慎管理和适应投融资便利化的外汇管理等领域创造了巨大的业务发展空间。
三个创新方向
随着佣金率的不断下降,中国证券公司面临着来自投资银行主营业务和创新发展的巨大压力。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为证券公司的创新和业务转型提供了机遇。
证券公司传统投资银行业务的发展与变革
证券公司应以金融创新推动大湾区建设模式创新,以金融产品和融资方案介入大湾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筹备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建设基金、资产证券化、资产管理计划等方案,将土地和基础设施红利融入大湾区可持续建设。
证券公司应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和“一带一路”重要建设为契机,提供整体投融资方案,支持以创新、创业项目和价值链为导向的并购,促进大型投行业务全面发展,形成大湾区优势产业和出口生产能力的有效融合,促进实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证券公司应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与合作,创新为地方政府服务的手段和服务内容,协助地方政府从投资政策、投资方案、税收规划、融资方案等不同方面制定政策的总体发展规划。,并加强财政与地方财政政策之间的专业合作,使优势企业有进入大湾区的愿望和能力,而地方政府的各种财政政策可以发挥最大的经济效应。
寻求金融中心建设和互联的创新
粤港澳大湾区有三个主要的金融城市,广州、深圳和香港,以及两个主要的证券交易所,香港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汇集了世界各地的许多金融巨头,如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为提升大湾区综合金融服务能力,证券公司应加强金融资本互联机制创新研究,探索资本合作平台和应用场景,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金融技术在大湾区构建金融基础设施平台,加强区块链金融服务支撑研究,加快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区、现代金融服务区、国际金融城等金融功能区方案设计研究。
证券公司应研究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金融手段,包括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基金、联合开展资产管理、建设跨境金融资产交易平台等。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的枢纽功能,充分发挥金融市场在要素配置中的作用,为大湾区创新升级和经济发展提供高效、适应性强的金融服务支持。
拓展港澳业务,完善国际商务体系
近年来,中国加快了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步伐,证券公司并购数量大幅增加,如中信证券收购CLSA、中国银河证券收购联昌证券等。国际知名投资银行在资金、技术和机制上具有强大优势,中国证券公司面临着与国际投资银行激烈竞争的局面。这就要求证券公司通过战略性并购有条不紊地完善国际业务体系,拓展在香港、澳门、东南亚、欧美的业务网络,完善国际营业执照,为国际业务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证券公司应通过不断完善治理机制,提升业务能力,完善制度创新、业务创新和产品创新,在创新发展互联互通机制的基础上拓展国内优势业务,以满足国内客户“走出去”和海外客户“引进来”的需求,增强满足双向跨境业务和套利机会需求的能力,构建一体化金融服务体系,完善外汇产品、跨境etf产品和资产管理计划产品,为客户提供全球多市场资产配置方案。
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中介和参与者,证券公司的高质量发展是建设充满活力和弹性的新经济的关键环节。粤港澳大湾区和“一带一路”的建设,为证券公司更上一层楼,形成创新驱动的新格局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在扩大内地、香港、澳门金融市场双向开放的过程中,证券公司应继续寻求投资银行、资产管理等更广泛的业务创新和发展机遇,明确证券公司服务实体经济、化解金融风险的主要责任,谱写新时代的新篇章。
(作者为中国银河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工作)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券商发展带来新契机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3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