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17字,读完约5分钟
私募股权产品的申请需要很长时间吗?改革试点的新政策来了!
1月17日,中国资产管理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启动了私募基金产品备案“分离制+抽查制”试点改革。
那么,什么是“分离系统+抽查系统”?如何实现它?对私募股权产品的备案有什么影响?基金君梳理并解读了相关情况,让我们来看看。
支持上级,限制下级
私募股权备案有一个快速通道
公告称,从2020年2月7日起,协会将对继续合规经营且信用状况良好的私募基金经理试行“分离制+抽查制”。
什么是“分离系统+抽查系统”?即合格的私募基金管理人通过综合资产管理业务提交平台(“ambers系统”)提交私募基金备案申请后,协会将于次日在官方网站上公布基金的基本信息完成备案。
备案完成后,协会将对其合规性进行抽查。如果抽查发现基金不符合法律、法规和自律规则,将要求基金管理人进行整改。
对于不符合适用基准和相关条件的私募基金经理提交的申请,协会仍将维持现行的手工处理方式。
一些与该协会关系密切的人士告诉富俊,此举主要是针对私募股权产品在行业中反映出来的上市等待时间过长。“分离制+抽查制”类似于私募基金产品备案的快速通道,是对优秀私募的一种激励制度安排,同时也加强了事后监管。
据协会介绍,试点改革是为了进一步完善私募股权基金行业全过程动态信用管理机制,引导管理人员更加注重专业信用管理和信用积累,提高信用良好机构的备案效率,落实趋利避害的政策取向。
据了解,在“分离制+抽查制”试点期间,协会将及时监测和评估实施效果,定期测算和更新私募基金管理人适用的指标基准和条件,并采用“分离制+抽查制”动态转入或转出私募基金管理人。在此基础上,计划于2020年下半年正式公布适用“分离制+抽查制”的私募基金经理指数基准和条件。
信用信息成为一个关键指标
700名私募可以“提前领养”
那么,如何判断私募是否满足上述持续合规经营和良好信用状况的条件呢?
据了解,协会将在此前发布的《私募股权/股权和风险投资基金经理信用信息报告》的基础上,探索私募股权基金经理试行“分离制+抽查制”的客观指标基准和条件的形成。
在该报告中,私募基金经理的“一性三度”——“合规性、稳定性、专业性和透明度”的动态表现和得分分布将成为关键指标。具体如下:
首先,会员信用信息报告指标体系适用于所有注册经理,合规指标存在问题的经理将首先被淘汰;
其次,以管理者各项指标的第60百分位为指标基准,筛选出不符合指标80%以上的管理者。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定义可以应用“分离制+抽查制”的私募基金经理。
据协会初步测算,根据上述条件,将选择约700名私募基金经理,其中证券经理可覆盖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规模的57.2%;股权和风险资本经理可以覆盖私募股权和风险资本基金管理规模的14.6%。
值得注意的是,该协会对证券私募基金经理和股权及风险资本私募基金经理有不同的信用信息指标:证券主要有15个指标“一性三度”;股权和风险投资的“一性三度”指标有23个,“投资风格”指标有15个。
然而,只有15个指标和23个指标的“一性三度”被纳入调查的“分离制度”,而“投资风格”被暂时排除。据该协会称,信用信息报告已提供给私募股权基金经理以及私募股权和风险资本基金经理的成员。
2019年,私人股本基金的规模增加了近1万亿英镑
私募基金登记备案制度是我国私募基金行业自律管理制度的重要载体,也是私募基金管理者持续记录和积累信用的重要制度创新。
2019年12月,协会刚刚发布了《私募投资基金备案须知》(2019年版),进一步提高了登记备案工作的透明度和效率。
截至2019年12月底,协会已注册私募基金管理人24,471人,比2018年底的股份制机构增加23人,同比增长0.09%;现有私募股权基金81,739只,比2018年末增加7,097只,同比增长9.51%;管理资金规模13.74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9603.56亿元,同比增长7.52%。
其中,注册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经理有8857人,比上个月减少17人;共有14882名私募股权和风险资本基金经理,比上个月增加了2人;另有727名私募股权基金经理,比上个月减少了8名;共有5名私人资产配置经理。
此外,私募股权投资基金41399只,基金规模2.45万亿元,比上个月增加40.16亿元;私募股权投资基金28490只,基金规模8.59万亿元,比上个月增加222.25亿元;风险投资基金7978只,基金规模1.15万亿元,比上个月增加139.56亿元;其他民间投资基金3867只,基金规模1.55万亿元,比上个月减少457.97亿元;共有5只私募资产配置基金,基金规模为5.36亿元。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中基协放大招!私募基金备案快速通道来了 约700家有望首批尝鲜!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3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