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29字,读完约3分钟
“来,我们再练习一遍。我们应该把什么放在第一位?”
“接骨板!”
“是的,把接骨板弄直,把接骨板放在前面,中间留一个手指距离……”
在新疆阿克苏乌什县伊木马镇托万科麦盖提村就业市场的培训教室里,来自该县的教师正在对村民进行酒店服务培训,该县的酒店和村里的养老院正在等待招人。
艾哈迈德,两天前刚毕业?塔尔森被养老院招募,附近几个村庄的孤独老人将在春节前入住。
早上喂完牛和羊后,艾哈迈德去了养老院,铺床和打扫卫生,有30多张床需要整理。房子里的温度很合适,艾哈迈德的额头上有一层薄薄的汗珠。“这份工作不错,月薪至少2000,离家很近。”
艾哈迈德在19岁时成为他家庭的支柱,现在已经五年了。这个家庭有8个人,其中3个是残疾人。我爸爸几年前也发现了胃癌,只有我妈妈和姐姐可以帮忙做家务。“地里的收成不好。为了给父亲治病,我把家里的牛羊卖掉,向别人借了5万块。我成了一个有档案的贫困家庭。”
"现在这笔账已经还清了,牛羊也买回来了."中午,艾哈迈德想回家添加饲料,一路为记者计算去年的收成:田里的土壤得到了改良,收成很好。20吨玉米卖4万元,其他作物卖2.8万元,黑木耳卖1万元。此外,他开着一台挖掘机,他姐姐在一家裁缝店的年薪为10万元。“我有很多钱,我刚买了一辆二手车,我的家人去集市时会节约能源。”
种植黑木耳是艾哈迈德在过去两年里学到的一项新技能。开始的时候,他心里还在想:这是什么东西?如果不好呢?如果我卖不出去呢?
“真菌棒免费提供,技术人员上门指导,真菌晾干后,团队负责收集。”驻地队队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老干部局第一书记李克强给村民们吃了一颗定心丸:“走访民情,造福民生,凝聚人心。”艾哈迈德没有再犹豫,成为第一批试种农民。2000支黑木耳在4个月内赚了8000元。"浇水是自动的,我只需要采摘和干燥."
托万克麦盖提村有1500多人。当工作队在2017年首次到达时,有65个贫困家庭,233人。经过调查,工作组决定将黑木耳作为村内的支柱产业,并成立黑木耳产业孵化器,生产木耳棒,指导种植和购买一站式服务。现在,不仅村里的每一户人家都掌握了黑木耳的种植技术,而且周围的几个村子也被带动一起种植。
学着种植黑木耳,艾哈迈德已经很满意了,但李克强仍然不满意。“我们必须通过技术培训,让每个村民都有技能,每个家庭都有生意。”工作队在该村开设了长期培训课程,如电焊、家电维修、缝纫、糕点制作等。,让每一个有工作能力的贫困家庭都能参加培训。艾哈迈德去年报名参加了挖掘机培训班,刚学完就找到了一份工作,两个月就赚了8000块;我姐姐的裁缝技能也是在培训课程中学习的。截至目前,该村已有50多名村民在集市和就业市场开设了各种店铺,店主月收入已超过1万元。
“我女朋友在研究美容。当她完成后,我们将在村子里开一家商店,然后结婚。我的小妹妹学习很好,我想挣更多的钱供她上大学。”对于未来,艾哈迈德充满了期待。
人民日报(2020年1月18日06版)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户户有营生 日子有奔头(新春走基层?脱贫攻坚一线见闻)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3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