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62字,读完约2分钟

新华社合肥1月19日电(记者钱彤)安徽省淮北市基层矛盾调解工作有了新举措

新华社记者陈诺、王敖南

邻居家门口的村道和水沟里突然布满了市民的花园,这让临猗镇瑶湖村的老王很焦虑,没有和邻居发生争执。老王拉起邻居的袖子说:“去,去镇上的茶馆。评论它!”

临涣镇位于安徽省濉溪县,曾是江苏、山东、河南、安徽三省的重要商埠。这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小镇,有着流行的饮茶文化,镇上有许多茶馆。喝茶后去看歌剧,饮茶者有一个说事情和判断事情的民俗。

五年前,临涣镇党委、政府在茶叶客户数量最多的宜欣茶馆成立了“和谐茶室”。临涣市法律服务办公室主任汪士鋐带头帮助人们调解婚姻财产纠纷、邻里纠纷和赡养纠纷,这样人们就不必为“小事”上法庭。

在茶室里,一个小圆桌上有一个水壶和几个茶杯,里面装满了当地独特的茶。老王和他的邻居走进茶馆,围着锅坐着。正当他们要继续“休息”时,喝茶的人聚集在一起。

老王喝了口茶,平静了一下情绪,把他所有的抱怨都倾诉了出来。饮茶的赵建才和张云霄一听,赶紧去现场和村干部一起丈量土地,然后回到茶楼倒茶,同时从朋友的角度和两家人聊天。最后,邻居们承认他们错了,他们“握手言和”。

茶馆里能评理——安徽淮北基层矛盾调解有新招

不久,被占用的路面腾空,小水沟恢复正常。一面旗帜被送到“和谐茶室”,并交给赵和张。原来,这两个人不是普通的饮茶者,而是特殊的调解人。

据报道,这家茶馆有14名特别调解员,平均年龄在50至60岁之间,他们都是当地德高望重的圣人。

“他们听他们说什么。”在汪士鋐看来,茶馆的环境和喝茶的气氛有利于平静情绪和理性交流。

今天,144个连欣茶室已经覆盖了镇上的19个行政村。邻里纠纷不仅在茶馆解决,而且镇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地方法院的诉前调解也将在茶馆进行。它慢慢变成了一个政策发布和舆论宣传的地方——宣讲四中全会精神,听取专家解读农村振兴战略,发表城镇转型的意见...

茶馆里能评理——安徽淮北基层矛盾调解有新招

小茶馆不仅事后“解决矛盾”,而且事前“促进和谐”。

“这是人民的基础。”刚刚结束演讲的汪士鋐仍然腰间挂着一个扩音器。他的布道以当地人真诚建造码头大桥的故事开始,持续了40分钟。

喝茶的人说已经举办了几十场这样的讲座,每次都很容易理解,也很有趣。

“茶馆是最有根基的,中央政策的精神用普通人的语言和他们周围的故事来宣扬,就像茶和水一样。”汪士鋐说。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严松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茶馆里能评理——安徽淮北基层矛盾调解有新招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3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