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533字,读完约6分钟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公告显示,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将于7月4日和5日就水泥产能置换方案举行三次听证会,分别是广西鹤山沪英建材有限公司(建峰)5500吨/日项目、广西玉峰水泥有限公司5500吨/日项目和南宁红石5000吨/日项目。

多地水泥再添新增产能 过剩或致风险加剧

业内人士表示,继贵州、云南之后,广西也加入了新增水泥产能项目的行列,跨省产能置换的实施将进一步加剧该地区产能过剩,企业和行业效益将面临下滑风险。

广西新增产能大幅增加

根据该公告,广西鹤山市湖鹰建材有限公司和南宁市红石水泥有限公司将在五个省进行更换。其中,南宁红狮水泥有限公司被浙江、内蒙古、山西、哈尔滨、安徽等省取代;广西鹤山市湖鹰建材有限公司被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新疆取代;广西玉峰水泥有限公司在山西晋城和运城被替换,其余在省内被替换。

多地水泥再添新增产能 过剩或致风险加剧

据数字水泥网统计,截至2018年底,广西设计熟料产能为7837万吨,广西三大龙头企业熟料浓度为64%,处于全国较好水平。

根据在建水泥项目,2019年广西将逐步完成融安县万德七星水泥、北流市路宝水泥、中铝红泥(港股02600)三个项目,年设计熟料产能378万吨。

据数字水泥网统计,如果听证会的三个项目全部完成,广西的熟料设计产能将从7837万吨增加到8550万吨,而实际熟料产能接近1亿吨。与此同时,前三家企业的集中度也从64%下降到53%,降幅达11个百分点。

需求方面,根据数字水泥网对广西未来水泥需求的预测,随着广东在建熟料生产线的投产和投产,广西对广东的水泥产量将大幅下降。广西水泥生产和销售规模保持在每年90-1.2亿吨,一直相当乐观,水泥生产和销售量已进入高水平,未来增长非常有限。随着供方产能的增加和需求的下降,水泥产能过剩的矛盾将更加突出,这将加剧广西水泥行业效益大幅下降的风险。

多地水泥再添新增产能 过剩或致风险加剧

根据以上三个项目的置换方案分析,鹤山沪鹰建材有限公司(剑锋)5500吨/日项目和南宁红石5000吨/日项目跨越五个省以上,置换能力多为至少两年未生产的“僵尸能力”,规模主要为1000吨/日

云贵并不乐观

这种现象也出现在云南和贵州。

根据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公布的唐山鸿业水泥有限公司部分熟料产能向省外转移的计划,唐山鸿业水泥有限公司已转移一条日产1500吨的水泥熟料生产线,受让方为云南建峰大站水泥有限公司,拟建项目名称为日产4000吨的熟料生产线。

多地水泥再添新增产能 过剩或致风险加剧

据统计,截至2019年4月,云南省拟建设熟料生产线16条,总产能1807万吨,占全国拟建设产能的30%,居全国首位。其中,已公示的16条生产线中有一条已于5月初投产;另一个原因是一些替代指标刚刚公布,具体交付进度还不清楚;其余14条生产线都在建设中。此外,据业内相关人士介绍,除已完成和置换的项目外,还有9个项目未进行产能置换,涉及水泥熟料产能705万吨。

多地水泥再添新增产能 过剩或致风险加剧

据数字水泥网统计,云南省现有水泥熟料产能为9294万吨。上述在建产能全部投产,小部分淘汰后,云南省设计熟料总产能将达到1.1亿吨,实际产能约为1.2亿吨。

近年来,云南省对水泥的需求持续上升。统计显示,2016年云南省水泥需求超过1亿吨;在接下来的两年里,它继续以3%-4%的速度增长。截至2018年,云南省水泥年需求量接近1.2亿吨,居中国第七位。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4月,云南省累计水泥产量为3900万吨,同比增长5.98%,全国排名进一步跃升至第四位。

多地水泥再添新增产能 过剩或致风险加剧

然而,业内人士表示,目前良好的供需关系是不可持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云南省仍然是一个产能过剩的地区。

数据显示,过去五年,云南省熟料产能利用率平均为67%,2018年最高为73%;预计2019年产能利用率与2018年持平。该行业的年剩余产能仍在30%左右。

此外,云南省的人均水泥消费量一直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空房有限公司大幅增加。2018年,云南省人均水泥消费量达到2.4吨,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8吨;它仅次于中国西南的贵州省。以贵州人均3吨的峰值消费量为基准,对云南人均消费量作出乐观的假设,可以估计其峰值需求量约为1.4亿吨,比目前高16%左右。

多地水泥再添新增产能 过剩或致风险加剧

在贵州,根据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近日的公告,贵州东丽水泥有限公司已接受甘肃年产21万吨熟料的产能,并计划建设5000吨/日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的技术改造项目。本项目设计熟料产能为155万吨/年,为省际产能置换项目。

多地水泥再添新增产能 过剩或致风险加剧

据业内人士称,贵州一直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从2014年到2016年。贵州熟料产能利用率低于70%,最低仅为60%。由于2016年和2017年只有一条年产78万吨熟料生产线投产,熟料产能利用率在2017年和2018年分别提高到75%和77%,但从全省来看,产能过剩仍然严重。

多地水泥再添新增产能 过剩或致风险加剧

据数字水泥网监测,近五年来,贵州省主流市场的水泥价格(包括现价)基本运行在全国平均线以下,与其他省份的主流市场相比处于较低的价格水平,特别是去年第四季度以来,由于需求下降和新增产能的释放,水泥价格持续下跌。 成为西南四省市(云南、贵州、四川、重庆)主流市场的最低价格区,也是与邻省湖南、广东、广西相比的最低价格区。

多地水泥再添新增产能 过剩或致风险加剧

产能置换需要适应当地条件

目前,中国水泥产能过剩问题尤为严重。新的产能置换规定提高了置换率,允许场外产能置换,为逐步解决产能过剩提供了科学可行的途径。产能置换应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

然而,随着行业供方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水泥价格不断提高,行业效益显著提高。在当前强劲的市场需求和充裕的每吨毛利(港股00494)的推动下,许多地方和企业仍希望通过不断提高产能来拉动经济增长,导致水泥产能增加而非减少。

多地水泥再添新增产能 过剩或致风险加剧

对此,数字水泥网总裁陈柏霖向《中国证券报》表示,置换政策,尤其是跨省置换政策,应该进一步完善。

他认为,水泥不同于其他散装材料,具有特殊的市场区域特征。跨省置换本身带来的问题是,虽然国家生产能力没有增加,但实际上是在增加特定市场领域的生产能力。此外,我们还应警惕更换过程中的“假”容量减少和更换后的“真”容量增加。

多地水泥再添新增产能 过剩或致风险加剧

陈柏霖认为,在水泥行业产能布局中,大型企业应发挥主导作用,鼓励有条件的龙头企业发挥资本和资源优势,推动落后和低效产能通过削减和置换退出市场,优化市场布局,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去产能。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多地水泥再添新增产能 过剩或致风险加剧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36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