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578字,读完约6分钟

进入都市圈时代,“人与工业同行,人往高处走”是大势所趋。一方面,大城市正在加快“打桩”,而另一方面,小城市急于尝试,担心错过这一发展快车。

6月27日,《马鞍山日报》刊登了《马鞍山市人大常委会关于支持和保障南京都市圈建设长三角一体化优质发展合作示范区的决定》。据透露,它将与南京都市圈其他城市一起加快南京都市圈区域规划的修订。

位于合肥和南京的马鞍山再次高举“融入南京、连接南京、服务南京”的旗帜。蚌埠市位于苏皖边境地区,并未被纳入这两个地区,它甚至更为焦虑。

5月,蚌埠市发布了《合肥都市圈和南京都市圈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工作规划》,提出“力争成功加入合肥都市圈、南京都市圈、长三角城市经济发展协调会和g60科技创新走廊”。不久前,蚌埠市发改委主任一行来到南京市发改委,讨论蚌埠市全面进入南京都市圈的问题。

“小弟”接连抱紧南京 合肥:我不要面子的啊

这两个城市一个接一个地向南京靠拢,这让很多网民嘲笑:“你考虑过合肥的感受吗?”

用户评论:

@芝麻饼夹里脊肉:找省大哥谋生怎么了

@ Youth win94:旧熨斗没有问题。在最后一个相信合肥的城市,巢湖在地图上找不到

@团团是一只加菲猫:说实话,我在南京遇到安徽人的机会比遇到江苏人的机会大得多。所有问题都来自漳州马鞍山

@皮蛋_白羊:很好吃。宁靠合肥,不靠南京

@何五一:合肥:你能给我点面子吗

对于一个“夹缝”中的城市,包括南京和合肥,回归是一个多项选择的问题。对于南京和合肥来说,现在决定输赢还为时过早。

南京都市圈与合肥都市圈格局示意图空资料来源: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规划(2016年)

靠近南京

1667年,安徽与江南省以省为界。从此,走出省界或留在省内一直是安徽城市的“心结”。

事实上,在合肥被定为安徽省之前,南京一直是安徽省的省会。无论是以前的江南省省会,还是安徽建都后的合肥,南京都与他们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从历史上看,南京和合肥在安徽城市影响力上的竞争一直持续到今天。到2001年,南京提出“都市区”的概念,马鞍山、滁州、芜湖等城市的归属一度引起相当大的争议。从那以后,这成为了两个城市之间竞争的新“阵地”。

虽然与南京有着深入的联系,但这些城市与合肥之间的“亲密度”仍然不够。

由于安徽南北方向跨越多个地理区域,区域划分明显:皖北地区以淮河文化为代表,皖中地区以长江皖江文化为代表,皖南地区以新安江文化为代表。南京的存在使安徽省的分化更加明显。

池州的一个朋友告诉程叔叔,由于两个城市都位于长江流域,虽然池州离南京不近,但她对南京的认同感还是比合肥强。

同样,在马鞍山工作的王红(化名)对这两个城市的关系感觉特别明显。王红表示,与合肥相比,马鞍山与南京的交通联系更为紧密。甚至,马鞍山市和南京禄口国际机场的距离比南京市还要近。“马鞍山到南京很方便。乘高铁需要17分钟。你必须从南京转到合肥。”

“小弟”接连抱紧南京 合肥:我不要面子的啊

她补充道:“我想在周末去南京吃点好吃的,这基本上意味着在同一天出发和往返。”虽然合肥是省会,但我从小就没去过几次。”

芜湖、楚马、马来西亚三市的交通构成了“近南京,远合肥”的一个方面。据统计,南京至马鞍山、滁州的高铁最短运行时间不到20分钟,南京至芜湖仅需半个多小时。新建的城际铁路将把南京到滁州的时间缩短到10分钟。去年,马鞍山、芜湖等城市甚至提出推进与南京地铁的对接,让居住在安徽的“跨省上班族”更加方便。

“小弟”接连抱紧南京 合肥:我不要面子的啊

2016年,合肥都市区姗姗来迟。有人认为,这意味着芜湖,楚马,回归和合肥都市区。尽管如此,三大城市与南京都市圈的融合仍在不断深化。

去年,马鞍山与南京建立了合作工作机制。例如,在规划层面,为了更好地与南京合作,马鞍山市推动了邻近地区的规划修订,调整了空的格局和土地利用布局;此外,马鞍山市城市交通综合规划的编制也是根据南京市国家和省干线规划进行的。

“小弟”接连抱紧南京 合肥:我不要面子的啊

合肥有机会吗?

城市模式是用脚投票的结果。作为中国唯一的省际大都市圈,恒大研究院不久前发布的《2019中国十大最具潜力大都市圈》专题报告指出,由于南京大都市圈东强西弱的特点,最大的受益者一直是安徽的三个城市。

一个例子是,南京拥有大量的科技和教育创新资源,与几个城市发达的制造业相匹配。滁州高等教育科技创新城和马鞍山宁丹工业园通过总部生产基地模式实现了发展。

事实上,马鞍山也有类似的噪音。马鞍山市委党校副教授沈洁表示,南京工业正呈现出“从两个向三个撤退”的快速趋势,工业和资源正在向外转移。从产业发展规律和企业战略布局来看,向马鞍山辐射是大势所趋,“产业是南京与马来西亚合作的关键”。

“小弟”接连抱紧南京 合肥:我不要面子的啊

如果我们比较一下安徽省各城市的经济规模,芜湖、滁州和马鞍山位列前五名。

安徽省2018年城市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口数据(根据各城市统计公报)

地处省际边界往往意味着远离经济核心区,城市必须选择“自力更生”。然而,苏皖边境恰恰相反——依托南京的区域辐射能力,聚集了一大批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

这些城市都是安徽省的“尖子生”,所以合肥自然不想放弃与他们合作的机会。然而,对于南京这个省内排名第一的城市来说,这种合作更加迫切。为了提高区域辐射带动能力,南京需要更多的合作空空间,而这三个城市恰恰为南京提供了产业布局和人才合作的土壤。

“小弟”接连抱紧南京 合肥:我不要面子的啊

目前,在经济、科学研究等领域有更多优势的南京似乎让这些城市坠入爱河。然而,快速崛起的合肥,给南京带来了无形的压力。

就国内生产总值而言,合肥2006年刚刚超过1000亿元,2018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为7822.91亿元。据统计,合肥是2000年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增幅最大的省会城市。

在安徽相对薄弱的交通领域,合肥也在加紧努力:去年,合肥都市区开始编制区域交通一体化规划,将建成以合肥为中心,以刘贺、合春宁、合淮、合安、合杭为主轴的城际交通网络,基本形成“一小时通勤圈”和“30分钟居住圈”,滁州也将纳入其中。

“小弟”接连抱紧南京 合肥:我不要面子的啊

去年,长三角城市群次中心的定位将合肥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一些分析人士认为,面对江苏、无锡和常州等强市,南京的内部辐射驱动力有限,寻求省外合作会找到机会。在这种情况下,合肥的发展有可能重塑长三角城市的竞争格局。

“小弟”接连抱紧南京 合肥:我不要面子的啊

不过,国家发改委规划司的有关官员与程叔叔谈了另一种思路:“一个城市同时属于两个都市区是可行的,关键在于如何合作,同一个城市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不同的都市区。你可以在行业上与A市合作,也可以与B市合作生活和服务。怎么做是‘自然的’。”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小弟”接连抱紧南京 合肥:我不要面子的啊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37056.html